六次检查“逮到”前列腺癌

2009-12-23 02:29张文明
祝您健康 2009年2期
关键词:德政癌灶前列腺癌

吴 志 张文明

今年61岁的军队退休干部刘德政(化名),身体一直不错,从没生过什么大病。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经常感到身体倦乏,而且白天时常腹痛,晚上尿频。在福州总医院体检时。他的血压测试、B超、胸透、尿检、血检等各项检查结果均为正常,仅前列腺液有一项指标比正常值稍高。

尽管偏高的指标并未超出正常范围太多,但这一小小的“蛛丝马迹”却引起了医学影像科主任陈自谦主任医师的警觉。刘德政听从陈主任的建议,又做了前列腺超声检查,结果发现前列腺除回声不均匀外,并无其他异常。而陈主任认为,前列腺回声不均匀有可能就是病症的直接表现。紧接着,陈主任又给刘德政做了磁共振检查,从检查结果来看,尽管前列腺没有增大,但腺体右侧边缘却存在异常信号。于是,又对其实施了更为精确、细致的“前列腺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结果,正如陈主任所料,前列腺的右侧边缘叶存在有明显的肿瘤血管。长约0.5厘米,如黄豆般大小。通过对检查结果的分析,陈主任认为,虽然刘德政的前列腺没有出现增大症状,但腺体内存在肿瘤血管这一情况符合恶性肿瘤的表现。为进一步确诊病情。患者又接受了前列腺的“PET-CT”检查,其结果与磁共振的影像检查结果完全相同,因此,确诊为早期前列腺癌。由于发现及时,刘德政体内的肿瘤得到了及时控制,经治疗,3个月后完全治愈。

近20年里,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在迅速上升,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三常见的癌症,每年全球新发病例约50万人。我国有关专家认为,早期前列腺癌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可实施根治手术的恶性肿瘤。术后病人无需打针、吃药,肿瘤不会复发或转移,但这一切都有赖于早期发现,即临床症状没有出现时,患者就被确诊。但遗憾的是,我国很多前列腺癌患者被发现时,往往已经发生了骨或淋巴转移,因此,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目前,常用的筛查手段是抽血查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直肠指诊。相对于直肠指诊,由于其他一些前列腺疾病,比如良性增生、炎症也会影响到上述血液指标,因此发现PSA异常之后并不能确诊,必须借助影像学检查手段,如:超声、磁共振等。以明确癌灶是否存在以及它的大小和侵犯范围。同时,穿刺活检仍是明确究竟有无癌灶存在并对癌灶进行评估和分期必不可少的手段。

前列腺癌是60岁以上男性的易患肿瘤,因发病部位较为隐蔽,症状不明显,早期发现只能靠人群筛查。而欧美国家的老年男性对前列腺癌有很高的警惕性,即使身体非常健康,每年也要去医院进行体检。因此,专家建议,老年男性每年至少要做一次前列腺检查。

(编辑兆文)

猜你喜欢
德政癌灶前列腺癌
MRI-DWI对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发微小癌灶的诊断价值
探讨CT对乙肝肝硬化相关性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
Anomalous anisotropic magnetoresistance in single-crystalline Co/SrTiO3(001)heterostructures∗
前列腺癌复发和转移的治疗
关注前列腺癌
认识前列腺癌
乳腺癌多发性癌灶的相关因素分析与临床研究
超声评分法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孔子德政思想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