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露计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09-12-24 10:48江西省九江市扶贫办综合科
老区建设 2009年21期
关键词: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技术培训

江西省九江市扶贫办综合科

近期,我们深入县、乡镇、村、培训机构和相关部门走访座谈,对我市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主要特点

(一)注重宣传引导。首先,我们出台了《九江市“雨露计划”2006-2010实施意见》,把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列入对各县(市)扶贫部门的目标考核。采取对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部门实行专项补贴、对培训投入大和培训质量好的单位给予重点奖励、对自主创业的农民提供创业基金扶持等措施进行鼓励引导。

(二)突出分类培训。根据农民的不同需求,加强了三个方面的培训。一是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实用技术培训。三是创业本领培训。

(三)加强基地建设。按照《关于对全省农村转移培训机构实行认定和授牌的通知》的要求,我市在原14个省、市培训基地的基础上,重新认定了23个培训机构为江西省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其中,市区7个、县(市)16个。注重加强对培训基地的监管,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二、存在问题

(一)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雨露计划”实施以来,培训的成效逐渐被广大贫困群众认可,农民对待培训的态度已从消极怀疑转向主动接受,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转移培训反应冷淡。二是被动应付。三是依赖思想严重。相当一部分农民甚至村干部对“雨露计划”的有关政策理解有偏差,一味地依赖政府,存有“等、靠、要”的思想。

(二)培训基地质量不高且重复建设

我市已有的23处培训基地,除市里几家培训基地具备一定的规模外,所在县里的基地都存在规模偏小、设施简陋等问题。所建基地培训专业设置大体相似,仅仅是规模和条件有所不同。

(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不够

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年龄偏大和女性劳动力,仍愿意留在当地学一些实用技术增加收入。我市农村实用技术在培训内容、经费投入、培训考核等方面的力度不够大,不能更好地满足待转移劳动力的现实需求。

(四)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农民参与培训获得的大都是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中高级职业资格培训还没有全面启动,随着劳动力需求层次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青年农民希望接受中高级技能培训,但缺少经费保障,致使培训难以开展。

三、对策建议

(一)把握农民需求,激发农民参训的积极性

相关职能部门每年对劳动力状况和需求进行一次调查,摸清已培训转移、已培训未转移和尚未培训农民的底子,准确把握农民期望接受的培训内容、喜欢的培训方式、愿意参加的培训地点等。

(二)整合培训资源,打造高质量培训基地

一是对现有培训基地进行整合。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质量不高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在对现有基地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打破“属地农民、属地培训”的框框,统一规划基地建设。

(三)强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着重加强三个方面的培训。一是加强致富技能培训。围绕特色蔬菜、特色林果、特色苗木的种植和网箱养鱼及特种动物养殖等农业经济,通过短平快办班模式,快速提高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致富技能。二是加强实用技术指导。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采取送技能下乡,送服务上门、发放明白纸、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开展种植、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三是加强自主创业培训。应大力实施创业型“小老板”培训工程,引导农民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并采取政府贴息贷款等多项扶持政策帮助农民创业,以此带动农民当地就业致富。

(四)强化就业服务,推进劳动力的培训转移

在继续实施“订单式”培训、挖掘现有企业用工潜力,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推介工作,畅通农民转移就业和市场的接洽渠道。

[责任编辑:扬依]

猜你喜欢
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技术培训
高炉炉前风口用电动葫芦改造实用技术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深化农业技术推广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杂志社果业实用技术VCD光盘
UGNX软件技术在农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辽宁省大梨树村成为国家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
环境保护部北京会议与培训基地锅炉煤改气项目
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落户达西村
农业部第26家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揭牌
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邮购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