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大扶贫”格局

2009-12-24 10:48易发善
老区建设 2009年21期
关键词:整村温饱贫困人口

武宁县地处赣西北的幕阜山区,是一个融老区、山区、库区为一体的传统农业大县。全县下辖19个乡镇、1个街道办和1个开发区,其中省定贫困乡4个,扶贫开发重点村9个。在“十一五”扶贫规划实施过程中,全县各级扶贫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和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新阶段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任务,结合本地的实际,构建“大扶贫”格局。

针对新阶段的扶贫开发情况,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及时调整以往单一的专项扶贫机制,紧紧抓住当前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机遇,大力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资源整合、连片开发、整村推进”的大扶贫、大开发战略。

一、创新工作思路,转变扶贫理念

一是重新定位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的扶贫标准和扶贫线为契机,将过去侧重于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生存目标转到巩固贫困地区人口温饱,促进基本发展上来。二是充分整合扶贫资源。深入发掘和充分利用各种扶贫资源并加以科学整合开发,鼓励引导各类资金、人才、技术等经济发展要素参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形成合力,最大限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三是调整工作方式。将扶贫工作重心落实到村,把基层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建设和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四是创新资金项目管理。坚决按照“上级指导审批、村级组织实施”的原则,结合各村实际,科学制定村级发展规划,增加资金运行透明度,形成全社会特别是贫困群众共同监管扶贫资金项目的良好局面。

二、创新工作机制,形成整体合力

一是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板块开发、多元投入”的模式,彻底改变当前扶贫工作高投入、低产出局面,加大扶贫工作考核分值,明确和落实乡镇责权,强化各项帮扶责任制,积极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扶贫开发,形成比较完备的社会扶贫网络。二是创新投入机制。按照“统一规划、捆绑使用、渠道不乱,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进一步将扶贫开发的工作重心下移到县,资金下拨到村,集中整合财政扶贫、以工代赈等涉农支农资金,统筹安排使用。要注重支撑重点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和产业化项目,发挥整体效益,提高扶贫开发成效。三是创新扶贫推进机制。扶贫工作方式上要变均衡用力、投入分散的方法为重点突破,突出典型示范,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做到前后衔接不断档,巩固深化求长效,以形成扶贫开发“建设—巩固—提高—自我管理”的良性发展机制。

三、创新工作方式,协调统筹兼顾

在扶贫方式上坚持以开发为主兼顾低保救助,在扶贫资源上坚持政府投入引领社会参与,在扶贫手段上坚持科学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一是突出开发式扶贫。坚持开发与低保救助政策有效衔接,既要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也要关注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问题。二是坚持开发式扶贫与开放式扶贫相结合。要以开放的思维和理念,不断深化开发式扶贫工作,把“吸进来”和“放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在自身发展中更加融合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跳出扶贫抓扶贫。要从统筹城乡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将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移民搬迁扶贫、科技扶贫、连片开发扶贫等重点扶贫工作与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旅游发展、小城镇建设等相结合,统筹推进,协调发展,不断拓展扶贫的空间,增添扶贫的活力,提高扶贫的效益。城乡统筹在集中重点对最贫困的群体进行帮扶的同时,大力助富帮富促富,做强做大优势产业,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更有效地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形成和实现扶贫开发良性互助、持续科学发展的新格局。

[作者简介]易发善,男,江西武宁县扶贫办。

[责任编辑:李丽娜]

猜你喜欢
整村温饱贫困人口
蜘蛛(外一首)
数说70年
吕梁石楼金融扶贫出新招
标准保“温饱” 特色促“小康”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华阴市农综办全力开展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工作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论地区发展中的温饱与环保问题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 构建和谐文明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