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统筹城乡党建来统筹城乡发展

2009-12-24 10:48杨东广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新格局经济社会城乡

杨东广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这表明,统筹城乡党建是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其根本目的在于把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纳入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整体架构内,以统筹城乡党建来统筹城乡发展。

一、以统筹城乡党建来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性

以统筹城乡党建来统筹城乡发展,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根本要求,是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必然选择,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一)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视角看,有必要以统筹城乡党建来统筹城乡发展。当前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日益加快,这说明我国的城乡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要求城乡上层建筑的变化。城乡党建作为城乡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也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面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党建,探索建立城乡互动、区域联动、功能互补、共同提高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这是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紧迫任务。统筹城乡党建必然会促进城乡的统筹发展,这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具体体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统筹城乡党建,并要求以统筹城乡党建来统筹城乡发展。

(二)从解决城市与农村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视角看,有必要以统筹城乡党建来统筹城乡发展。由于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等诸多原因,我国形成了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党的基层组织也被划分为城市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两大体系。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随着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发展阶段,各类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频繁流动,城乡发展出现了大开放、大流动和大融合的趋势。与此同时,城市和农村的干部、人才、党员等基本要素也随着劳动力的市场化频繁流动,寻找更能适合他们发展的空间和舞台。这些变化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既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挑战是说基层党组织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新思路新发展,那就是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机遇是指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统筹城乡党建,能够较好地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因此,要彻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工农差别和城乡差距等现实问题,必须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

(三)从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视角看,有必要以统筹城乡党建来统筹城乡发展。党的建设从来都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者相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党的建设都要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与时俱进。这是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当前,城乡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利益关系多样化等新趋势,使城乡基层党建面临着新的时代课题。同时,城乡基层党建也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党建融合度不高、工作规划和运行相对分离、资源配置相对分割,组织设置、党员教育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体化进程缓慢等。只有统筹城乡党建,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城乡党建,就必须对城乡基层党组织功能、党组织设置、党的活动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等进行调整改革,不断提高城乡基层党建的整体水平,使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适应,更加协调,更加融合,走出一条基层党建服务经济建设中心的改革创新之路。

二、以统筹城乡党建来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思路

以统筹城乡党建来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工作的部署和安排上,既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重点突破。当前应着力解决四个问题,即明确思路、健全组织、整合资源和构建机制。

(一)明确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基本思路。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来构建城乡一体党建工作新格局,要坚持改革创新,以整体的思路、系统的观点和开放的理念改进党的基层工作,不断调整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加强城乡党员动态管理,创新活动形式和方式,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实现城乡互动,使统筹城乡党建与统筹城乡发展在指导思想上相互一致、在工作目标上相互协调、在工作成效上相互促进,在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党建新格局的过程中,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二)优化城乡基层党的组织设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经济成分、经济主体日益多元化,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流动加剧,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组织设置。优化城乡基层党的组织设置,应该坚持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优势互补、便于教育管理和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比如,实行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与社区联建等模式,建立“区域型”党组织;在产业链上、在专业协会中、在社区楼宇内,建立“产业型”党组织;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上党建活动,打造融就业、服务、咨询、信息、培训于一体的交流平台,建立“网络型”党组织;在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劳务市场、商贸市场,采取单独建、联合建等形式,建立“流动型”党组织。这样的党组织设置,能够实现区域联动、城乡互动、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建立整合城乡资源的基层党组织互助体系。城市有资金、技术、人才的优势,农村有土地、资源、劳动力的优势。如何把城市和农村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战略,就需要建立整合城乡资源的基层党组织互助体系。比如,可以开展“城乡手拉手、党群心连心”活动,使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城乡党员结对互助、城乡干部与群众结对帮扶,把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项目通过组织链送到农村,把农村的土地、资源、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势互补。再比如,在党建工作经费、党务管理人才等方面,引导城市支援农村;在活动场所、培训设施、教育网络等方面,实现城乡综合利用;在工作经验、技术信息、技能培训等方面,达到城乡互学共享,充分发挥城乡资源的整体优势,形成统筹城乡党建带动城乡共同发展的新合力。

(四)创新基层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建设一支有本领、重品行、作风硬的城乡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对于以统筹城乡党建促进城乡发展意义重大,这就要求创新基层干部培养选拔机制。比如,要建立选调人才进驻村镇制度,促使城市人才向农村流动,可以有计划地从市区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到农村基层挂职任职、驻村帮扶,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要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中培养选拔村干部,实施“能人村官”计划;从外出务工返乡的优秀人员中培养选拔村干部,实施“凤还巢”工程,等等,让优秀人才源源不断地进入村级组织领导班子。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只有创新基层干部培养选拔机制,才能构建统筹城乡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并通过统筹城乡党建来统筹城乡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

(责任编辑/于亚博)

猜你喜欢
新格局经济社会城乡
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城乡涌动创业潮
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新机制 新格局
创新应对媒体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