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热衷“国际奖”遭争议

2009-12-28 14:28
环球时报 2009-12-28
关键词:评奖环球时报

本报驻英、日、法、德、加记者 纪双城 萨苏 姚蒙 青木 陶短房 本报记者 雷达 卢长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人获得外国奖项成为越来越多行业的时髦。大到全球行业性奖项,小到智商评级,越来越多的外国元素闯进中国的评选座标。经过30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世界前十大公司里多家是中国公司,中国武广高铁26日创下“世界第一”的运营时速,“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外国奖”比“中国奖”吃香的情况却没有改变。一些企业和个人从“得奖”变成了“跑奖”、“要奖”。一些中国公司或“名人”经常把“某某国际奖获得者”的名号放在最显眼的地方。针对中国人的“国际奖情结”,国外一些人甚至专门创造出针对中国人的评奖。“什么时候中国人的国际奖情结没有了,中国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国。”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安德斯·鲍威尔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慨。

“国际评奖热”在中国“发烧”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经常为一些媒体写稿,并且在网上开博,因此邮箱里经常会有一些推销电话卡或者保险的邮件。不过,不久前他收到的一个邮件却让人非常惊异,这是邀请记者担任某个国际评奖委员会的委员,而且待遇丰厚。邮件来自一个名为“金牌国际汽车配件研究(日本)学会”的组织,内容显得很诚恳,称呼记者是业界“知名而且深受爱戴的关系者”,而记者的工作与汽车毫无关系。邮件还提示记者无须实际参与评奖工作,只要“保持对于评选工作的关心”,即可获得五位数的酬金。

在如今日本经济动荡的时候,这种风马牛不相及,而又从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让记者感到很迷惘。记者在一次朋友聚会时说起此事,许多朋友都表示收到过类似的邀请函。有熟悉情况的友人解释说,参加这样的评奖,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你作为评选委员,必须推荐一家中国相关公司,并确认其参加评奖,才可获得报酬。当然,参加企业肯定可以获奖,不过中奖条件则属于评奖委员会与企业协商的事情……

近年来,中国人对国际评奖热衷的新闻经常传出。一些“国际评奖机构”不但在日本,而且在欧美相当多的国家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行业。一些生活在当地的华人,也成了他们试图利用的桥梁。据说如果真的为他们和中国的企业联络,所谓的评奖委员会还会提供“充分”的材料,以展示其评奖的权威性和国际影响力,足够中方企业制作广告之用。

在中国,“国际评奖热”烧及的领域相当广泛。一些制片人、导演热衷于拍摄专门的“搏奖影片”,一个闯关不成就去另一个,许多影片已参加过多个、甚至多年国际评奖,却压根儿没在国内公映过。一些文学、艺术、科技人士在评职称、争取国家基金或者举办各种营利活动时往往拿出各种国际奖项,但这些奖项“水分不少”。新加坡《联合早报》27日称,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近日一次就撤销中国学者70篇造假论文。

“国际奖掺水的三大奥妙”

在西方,大多数知名的奖项,特别是科学类的奖项都有较高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但很多所谓“国际奖”的水分在不断增多,且“掺水”的奥妙各有不同。奥妙之一:夸大影响,借力打力。在国外,许多人文科学评奖的主观性很强,而且“门槛”很低,比如法国的文学奖多到一年400多个,一天摊一个还有富余。许多奖项属于“萝卜青菜、各人所爱”的小圈子,认同度非常低,也基本没什么影响,但一些获奖者便抓住这种“芝麻”大做文章,力图获得“西瓜”一样大的回报。前几年中国出了一名“才女作家”,当初靠一次“海外征文第一名”起家,但那个比赛其实是划区评比,她所在的赛区只有两名参加者。

近年来,德国工业设计奖项——红点奖,被热情参与的中国企业称之为世界工业设计领域规模最大的“奥斯卡金像奖”。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对于许多中国参赛企业的产品设计,这家评奖机构特设了“中国赛区”,在中国单独设奖。当然标准与德国总部评奖有所不同,但中国企业在宣传时,却很少说是“中国赛区”的奖项。当然,参赛也要付出高昂的参赛费。当地一些华人说,许多中国企业参加这样的评奖完全是为了给自己“贴金”。

奥妙之二:内外勾结,一拍即合。不论文艺界还是商界,一些所谓“大奖”事实上是“自弹自唱”——海外有些社团待价而沽,拿人钱财,替人办事,组织一个小规模的评奖,并把希望获奖者“保送”上位,钱货两讫后,剩下的事就是“获奖者”自己的了。去年,一个号称“剑桥”颁奖的留学生评奖活动在当地华人圈中搞得轰轰烈烈。主办单位是一家商业公司,但却挂着与英国多所高校联合主办的名义,向留学生征集论文。声明说,只要交纳一定的报名费,就可以有参评的资格。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留学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把原来写的一篇讲述商业建筑设计的作业交了上去,没想到竟然被告之获得了“优秀论文奖”。但等他到了颁奖现场才知道,获得该项“殊荣”的至少有100人。这个学生说,其实这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他觉得这个证书很值,因为凭着这个回到中国,应该是会被刮目相看的。

奥妙之三:李代桃僵,移花接木。一些企业自知产品无法在正规博览会上获奖,但照样前往会议举办地。一般而言,大型博览会的场外,都会同时举办一系列同类型的小型、外围展览会,这些展会门槛低、获奖也容易,企业、产品获得这些奖项回国后,就以“荣获国际博览会金奖”之类装点门面。加拿大当地朋友回忆称,温哥华世博会结束后,许多声称“获奖”的中国企业、产品,所获得的就是这种外围奖——是“温哥华的博览会”,但绝不是“温哥华博览会”的奖。

“洋奖项”不缺少参评者

近年来,中国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国际社会对中国也刮目相看,许多涉及中国的评选或排名纷纷出台。这些国际奖项或排名许多都是货真价实的。一位法国商界朋友强尼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欧洲,一些成熟的、有名的、有历史的奖项,无一不是真正看质量的,很少会有作弊。法国超市中凡是打上“法国特产”标签的食品,味道就是好,价格也比别的同类食品高。人们相信这样的品牌和评奖效应。

德国媒体最近报道,以汽车碰撞实验严格著称的德国最大汽车俱乐部——“全德汽车俱乐部ADAC”近日计划进军中国市场。德国媒体称,ADAC进军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中国汽车“评奖”,因为此前许多在此测试的中国汽车安全性不达标,不仅进军不了欧洲市场,而且影响中国国内市场的声誉。如果能通过这家俱乐部的测试,则一举两得。据报道,已经有很多中国汽车商来询问。不过,德国也有人反对 ADAC进军中国,一些分析人士担心,在中国,这家俱乐部很可能在中国汽车商的“金钱诱惑下”失去原来的标准。

不过,西方也有西方所谓的“国际奖”,甚至只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设计的。总部位于丹麦的“未来创意奖”就是这样一个奖项。《环球时报》记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未来创意奖”的主席格拉维森。这位主席曾得意洋洋地告诉记者,他刚开始“创意”出这个奖项时曾忐忑不安,但没想到他的那些亚洲朋友告诉他,“未来创意奖”帮助他们的产品在国内闯出了名气,为此格拉维森还获得了朋友一笔不菲的回报。

在英国生活了20多年的华侨邓先生告诉记者,在英国尤其是伦敦,一些打着“皇家”、“英国国家”等字眼的颁奖活动往往是名不副实的。但是这些劣质评奖从来没有缺过参评者。邓先生告诉记者,很多华人会通过各种渠道参加评比。究其原因,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对“与国际接轨”洋奖项的认同感明显高于“土奖项”,近年来中国国力提高,对国际荣誉的渴望随之膨胀,这也让一些人嗅到了“获利空间”,找到了可乘之机。

日本人也曾热衷国际大奖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安德斯·鲍威尔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不仅是中国,世界上很多国家在经历中国这样的发展阶段时,都存在过“国际奖情结”。比如日本和韩国,在经济开始高速发展的时期,就对在国际上争得某个奖项非常热衷。

在日本上个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大规模发展阶段,也曾经有过民间迷信国外获奖产品的时代。一方面,如果能够在国际获奖,无疑是对于其产品质量的肯定。但是,这种社会氛围也给日本带来了许多问题。前东京地检特搜组检察官田中森一在2008年日本最佳畅销书《反转》中,就曾记录过一个化名山本健夫的美籍日本人当年利用日本这种民间心理,在美国为一些与他有勾结的日本企业颁奖的事情。后来,日本政府及时加强了对企业有关奖项宣传真实性确认的法律要求,这种现象才没有蔓延。

鲍威尔说,各国到了发展的中后期,都迫切希望得到国际认可,大到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话语权、媒体关注度,小到某个产品的国际知名度等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会产生出“国际奖情结”,所以这倒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不过,中国实在太大了,而中国发展的国际影响之大也可称得上前无古人,所以当中国人有了“国际奖情结”,就会引发世界的关注。

中国人应该更自信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2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缺乏文化自信造成的。所有“后进”现代社会国家进入现代社会体系都面临一个如何被接受、如何获得认同的过程,这就形成了一种文化焦虑,一方面想向外界证实自己的文化多么优秀,有多么悠久的历史,而潜意识里却要取悦西方的文化。这种碰撞、融合的激烈程度取决于进入现代化的方式。而像中国这样从近代以来被西方用暴力方式纳入世界体系的国家相对更加敏感。中国在过去160多年时间里,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一直在两种极端之间摇摆,时而全盘西化,时而全面否定。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认为只有先获得西方认同才能自我认同的原因。现在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思考这个问题,说明我们的自身立场已经出现。

周宁说,虽然中国现在经济发展迅速,中国人的自信心也在迅速增强,但这种自信更多是建立在强大的国家经济基础上的,是跟过去的一种比较,得意的时候就抽取对自己有利的数据,中国的文化自信还远没有建立起来。中国崛起应该是文化的崛起,中国文化应该为全人类做出贡献,只有当中国文化能够给全人类提供价值观时,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建立起来,中国才能真正崛起。周宁说,重建中国的文化自信应该更加理性,不能再以过去激情的方式,要怀着平和的心态。重建中国的文化自信不需要西方的认可,中国自身就有完整的体系。“我们知道诺贝尔文学奖等奖项评选不公平,我们为什么还要取悦它?强者自然会得到认可,如果我们做强了,西方各种评选、奖项会自然找上门来。”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人对国外评奖格外看重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历史遗留问题,在过去积弱的时候,中国尤其渴望得到世界的肯定;二是现在全球化进程发展很快,到国外评奖反映了对全球化的重视,并希望借国外的肯定增加在本土的感召力,扩大内部影响。张颐武说,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人的自信心在逐步提高,对国际情况也越来越了解,国际认可的效应在呈现递减趋势。追求国际肯定不是坏事,也是有必要的,但不必过分重视,应该怀着一颗平常心,适当追求但不刻意夸大,得不到也不要失落。▲

猜你喜欢
评奖环球时报
本报调整刊期
评奖
文艺评奖不能沦为“评奖文艺”
文化部:大幅压缩全国性文艺评奖 减少60%以上
文化部全面清理整顿文艺评奖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本报五一期间休刊
环球时报负责人将与读者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