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的交通规划发展

2010-01-01 04:18李红艳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6期
关键词:交通量城市交通分配

李红艳

(黑龙江省虎林市城市规划管理处,黑龙江 虎林 158400)

1 引言

我国城市用地面积扩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由此引起的城市交通量的大幅度增长,据统计资料表明,大城市机动车年增长率在10%以上,个别年份增长率达20%以上,自行车平均年增长率在10%以上。随着车辆的增长,城市交通量亦迅速增长。我国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表现为:普遍出现交通拥挤和堵塞,交通事故不断增多等。职工上下班乘车拥挤和出行时间延长,由于城市交通形势,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2 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演变

我国的城市交通规划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城市交通进入70年代及8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好转,人们已逐渐感觉到城市交通问题的严重性,迫切需要对城市交通进行综合治理,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城市交通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如:道路问题大城市公共交通问题、停车和步行问题等。经过调查论证,国内学术界一致认为,治理城市交通问题近期应从改善利用现有道路,提高通行能力入手,并提出了要从系统上综合治理城市交通的方针,各有关单位结合我国城市交通的实际,开展了城市交通的科学研究工作,相继提出了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又有了新的发展。有的城市开始探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新方法,并进行了研究。在交通规划过程中,普遍地推广应用了计算机技术。过去对交通调查望而生畏,主要是对成百万数据的处理感到困难。自从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城市交通后,它不但可以处理数百万数据,而且为建立各类城市交通模型及求解模型提供了条件,从而可以对城市交通从系统工程角度进行分析和预测。

3 城市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模式

城市交通属于城市大系统小相对独立的动态子系统。只有全面地掌握城心交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规律和特点,才能科学地全面地解决复杂的城市交通问题。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要重视研究城京用地与城市交通的关系,要研究社会经济与城市交通的关系,研究城市自然地理特征与城小交通的关系等。在进行城市交还规划时,既要注重治标,又要重视治本;既要重视改善利用现有路网的作用,又要重视新淀道路的规划和建设:既要重视动态交通的建设,义要重视静态交通的建洗既要保持市区道路网的畅还,又要考虑市域交通与城市交通的有机结合;既要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运行,又要考虑客货运换乘中心和枢纽的建设;既要重视交通工程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强化交通法规和交通教育;既要重视城市交通的直接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其社会效益和交通的整体功能与效益等。总之,进行城市交通规划时,要用系统工程的观点,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以术科学、全面、系统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在我国进行交通规划时,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通过交通规划,又可反馈修改、完善和加深城市总体现划。由于交通规划和建设是百年大计,要结合城市的发展战略,研究与城市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为了使城市交通规划留有发展余地,交通量预测应有高、中、低3个方案,以适应今后的发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弹性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可以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即: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也可称为方向性规划阶段,及与城市详细规划相适应的交通规划设计。城市交通发展战赂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交通走廊或主要交通网络。城市交通结构、城市战略规划的相应对策等。交通规划的定量化分析,一般采用四阶段规划法,即出行的产生、出行的分布、交通方式的划分及交通量在路网上的分配4个阶段。(1)出行的产生,通过对客、货流出行调查,获得城市各交通小区的客、货流出行产生量。这些参数是分析现状交通存在矛盾及进行交通预测的基础数据。根据这些参数,可归纳分析出城市现状客、货运交通方式的构成对居民出行日的构成,不同职业利用交通方式的程度,利用现有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2)出行分布,交通小区所产生的出行,一般可分为区内出行及区与区之间的出行两类。区与区之间的出行,一般可列成矩阵表,并利用OD 矩阵表数据,绘制成从O点到D点的网络图。这种空间网络图,不受地形、地物和建筑物、构筑物的限制。在每个交通小区出行产生与吸引相等时可应用三角表,否则即应用四角表。(3)交通方式的划分,通过城市居民出行调查和货流调查,可以获得现状城市客运和货运各种交通方式承担量的比重,也就是通常说的城市交通的结构。由于城市人口增加.用地面积扩大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交通构成不会是一成不变的。目前国内大多根据出行时间来研究确定各种交通方式的比例,即按照各种客运交通方式每次出行所花的时间来研究交通方式的转移。(4)交通量在路网上的分配,在交通量确定以后,要在全市的路网上进行分配。国内一般采用最短路径法分配交通量,也就是按距离最短成所花时间最省的原则来进行分配。出于此法所分路径交通量和实际发生的交通情况有差异,也就是有的路径可能集中大量的交通流量,而有的路径可能没有交通量。鉴于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目前又采用了道路最大容量限制法,即将要分配的交通量分成若干份,然后一份一份地住路径上进行分配,以避免分配一次就发生断路的情况。这样就有可能使每条道路都分配到交通统量。分配交通流量时,要使道路网上均匀地分布城市交通流量,最后可在城市道路网上画出流量流向图。分配交通量是城市交通规划定量化分析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这项工作可以校核道路网的布局是否合理,还可以合理地规划道路设施。在客运交通方面,利用所分客流,可以研究确定城市是否要快速轨道交通,如需要可以确定其网络走向,同时对常规公共交通网络提供定量依据:对城市道路网系统,在常规路网规划基础上,可以研究是否需要快速路系统等等。

4 城市私人交通和轻轨交通的发展

4.1 私人交通,我国目前的私人交通工具大量的是自行车,其次是摩托车,私家车数量相对较少。目前我国私人交通主要是自行车和摩托车(助力车)。它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采用的廉价交通工具,它具有机动灵活、节约能源、维修方便、多功能及无污染等优点,由于我国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只能选择花钱少的交通工具。在我国关于城市交通运输技术发展方向的政策性文件中,曾明确指出对大城市发展私家车的政策:一是要抑制大城市自行车的发展;二是对私家车车的发展要采取因势利导,发挥区域内出行的作用。

4.2 轻轨交通,目前世界上的快速有轨交通,是解决城市中大、中等运量较好的交通方式。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优点是运量大、速度快、无污染,在地下行驶时可节省城市用地缺点是一次投资大。限于我国的经济实力,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要普遍修建地铁或快速有轨交通是困难的。

5 结束语

我国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表现为交通拥挤和堵塞,交通事故不断增多,车速急剧下降和交通环境恶化,城市交通问题是现代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城市交通量得迅速增长。城市交通形势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就成为了我国城市交通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1]倪文彦和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进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2]鲁志强,《2000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战略》,广西经济研究所编.

[3]郭彦弘,城市规划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

[4]张凯.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国城市管理出版社,2009年.

猜你喜欢
交通量城市交通分配
基于ETC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量转换探究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思考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动态差法的交通量监测技术应用
上海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与实践
高速公路补偿交通量模型研究
基于四阶段法的公路交通量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