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设计中创新理念的应用

2010-01-01 04:18曹丽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6期
关键词:建筑师建筑设计创作

曹丽新

(伊春林业勘察设计院,黑龙江 伊春 153000)

1 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的区别

我们的国家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建筑艺术更是我们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传统的建筑设计偏重于技术,而现代建筑设计则面向功能化,环保化,科技化等多方面发展,将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既重视设计的内容也注重设计过程的管理,所以建筑不但要满足现代人的要求,还要有利于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也就是要创造条件,使人与自然协调,科技与人文共同进步。为此,建筑设计师要有一个整体的观念,要视建筑设计为一个系统的工程,从整体中把握,满足人在使用和功能上的要求,为人类创造一个最适宜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在传统的设计中,大多是按照原有的经验操作,模仿已有的建筑模式进行效仿。而现代建筑设计则是要求预测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分析人们的心理、生存需求及创造性的发挥相互结合,并贯穿开发的全过程,从市场需求到可行性进行研究,从具体施工到工艺修改等等多方面的工作。

2 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基本条件

现代建筑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是提高建筑构思创意水平的重要途径。它与解析性逻辑思维的根本区别在于创造思维是一个囊括创造主体多种因素的集合体,是决定设计作品一个多元创作的重要机制。这一点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尤为重要。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就是创作者自我意识与自我潜能的一个表现,例如创作的动机,创作的本意等都构成了设计创作工作的动力。设计者没有动力、没有激情就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这里面也包括兴趣、爱好、信念、独立性等多种心理因素。产生创作的动机是确保设计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产生的重要因素,也是在建筑设计中产生创新思想的重要条件。

设计创作者通常富有超长的想象力,常带有综合因素,因为设计创作是一种知识集合过程和形象思维比较突出的创作活动,这就是设计灵感。设计灵感是一种思维的跳跃。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体验都是设计灵感的培养。对人文知识的理解与积累也是一种设计思维的培育。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和领悟也是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现代建筑设计工作者的基本条件。

设计者最大的创作源泉就是想象力,想象就是凭借潜在的理论知识与直觉的感召对现实的事物大胆的进行猜测与联想,提出观点,将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中的图像进行重新组合的结果。想象力的开拓,在于设计者在工作中的认同度以及在设计中激发想象的各种外在条件。想象力也是艺术的一种直觉能力。想象力的开拓有助于新的艺术形象得产生,就是产生事物本质的设计灵感的过程。培养想象力对一个现代建筑设计师来时也是尤为中还要的。

3 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理论基础

尊重客观环境被多数建筑师们看作是创新的首要。国家一级建筑设计师杨文焱副教授认为针对广东地区的气候、地域环境,应该有一种比较适合的空间形式能够做到节能,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很大的创新。青年建筑师钟乔则认为,设计一个建筑物时更多的是一个分析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畅想的过程,只有在场地分析、环境分析、人文分析、气候分析等基础之上,才可以谈到建筑的创新。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总建筑师冼剑雄先生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建筑创新并不容易,必须结合地域、文化等客观环境的差异。比如在南方做建筑,既要体现南方文化、地域特点,又要体现南方传统,在国际化潮流背景下,还要研究如何融合的问题。瀚华公司前几年在设计广州竹韵山庄的会所时,一反过去常做的加法形式,采取减法将主体建筑往地下走,实现了较小的建筑体量,保护了周边的树林。这样的创新手段只有在对建筑场地形成了充分理解才能运用出来。

建筑设计创造科学理论的体系化和规范化一直是设计创作者倡导的,从提高构思创意水平到工程设计实践,都应该加强职业设计规范化理论的建设。

4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理论的运用

4.1 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设计相结合的创新

建筑艺术是社会的艺术,也是历史的艺术,他的本质在于不断的创新、发展和改革,才能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在学习传统建筑设计时要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来吸取从古至今的建筑设计的精华,把建筑设计创新作为设计创作的的高度来衡量现代建筑设计的创作水准,从而反映新观念的设计创作。西方建筑师在其社会发展进程和文化框架中有意识地发展了现代建筑,而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建筑师则是被动地被拽入了现代设计。日本的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矶琦新、安藤忠雄等人的作品,既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又不失本国韵味,堪称为现代建筑的日本表现。而我国北京的京广大厦、广州的白天鹅宾馆、武汉的晴川饭店等与美国的联合国总部大厦、西格拉姆大厦等,无论从设计到理念都是那么的格调一致——在风格西化的同时,抹去了民族特色。

建筑作为一种视觉产品,既要创新,又要与艺术性、地域环境、人文环境以及风格相结合,体现出作品的美学价值。“创新要与文化融合,提炼出一条明晰的思路,不能左手是《诗经》、《春秋》,右手是《哈姆雷特》。”

4.2 现代建筑设计中人文精神的创新

建筑创作不是孤立的,它是在人们心里认知的美的意向以及对美的转换和映照。所以建筑艺术形象应具有强大的视觉表达力和冲击力,这样才会引起人们对其美的共鸣。在现在的市政建设、建筑等这些迅速增长的新建筑中所具有的意义是异乎寻常的,因为他们联系着一种人文精神,一种公众精神,一种首创精神;这种精神都是新建筑、新城市多承载的人们认知的美的意向。是新的人文景观,是人们心里的认知与归属感的聚集点,体现着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与象征性的表现,也是市民自豪感相结合的新的美学意向,主要通过这些城市建筑所反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是建筑设计整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现代新美学建筑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特征,以及对城市的环境、人文精神的尊重与认同。

4.3 现代建筑设计中科技的创新

现代建筑设计的科技化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储存和处理技术的运用,而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

建筑设计的创新不仅可以体现在建筑外形中,也可以体现在建筑技术中。例如:在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设计中就有多处创新之处,在围护结构设计中包含了生态舱的设计、相变蓄热地板的设计、植被屋面的设计及各种幕墙的设计。其中的生态舱位于建筑物一层北部,将绿色植物引入室内,创造性地在建筑内部增加了与自然接触的人性化空间,并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内环境质量。能源主要采用太阳能和天然气,将这些天然能源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减少了动力电的使用。

5 结束语

创新是现代建筑师的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态度,所以就需要设计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各种自然知识积累。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龚维敏教授曾经说过“相信真正的创新是有创意的建筑师个体内部隐含着的一些要素通过长期积累,在合适状态下的实现。”他自己觉得有些创作灵感不是来自建筑,而是来自电影、文学、艺术,甚至是生活,创作灵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就像画家在创作前都要经过大量的写生与临摹一样,其实创新的源本都在于平常的生活之中。

[1]陈少峰.试论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思路[J].建材与装饰:上旬.市场营销 2009(09).

[2]刘青.对现代建筑设计新思维的见解[J].广东科技,2009(14).

[3]魏志敏.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构思论述[J].四川建材,2008(02).

[4]石军.对现代建筑设计理论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26).

猜你喜欢
建筑师建筑设计创作
《一墙之隔》创作谈
当建筑师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创作随笔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