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板框架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

2010-01-01 04:18许志攀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6期
关键词:梁底龙骨框架结构

许志攀

(衢州市建筑工程管理处,浙江 衢州 324000)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下二层,地上主楼三十一层,裙房四层,建筑总面积为108958m2,总高为95.70m,局部最高处101.00m,工程确定了陕西省"长安杯",陕西省文明工地,陕西省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管理目标。一至四层裙房为商业用房,五层以上标准层为办公及住宅用房,层高2.9m,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8度。在正立面中间部位即20~23 轴之间5~21 层有一高度达46m 的无板框架结构,框架柱截面1200×1200mm,横向3 跨柱距10000mm,纵向3跨柱距6800mm;框架梁截面均为600、700mm,从裙房屋面开始每隔三层即在8 层、11 层、14层、17 层、20 层与框架柱连接。在21 层以上重新恢复现浇楼板,板厚1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由于2/B-1/H 轴与20-23 轴之间空洞高达46.4m,且每隔3 层(8.70m)设有框架梁,框架结构还需承担21 层以上十层建筑结构的荷载,是重要的结构构件,如此高的无板框架结构施工在一般工程项目上是很少遇到的,空洞部位的无板框架结构施工成了该项目施工的最大难点,也直接影响到了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无板框架结构施工的最大特点一是高空作业,二是工人无施工操作面,解决了这二个问题,就能很好的解决了无板框架结构施工难题。

2 模板工程

2.1 梁模板工程

2.1.1 梁模板安装工艺流程: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进行复核→搭设梁模板支架→安放可调头→安装梁底楞→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板、安装上下锁口楞、斜撑楞、腰楞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连接牢固→预检验收。

2.1.2 梁模施工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支架纵横距按空洞架子大样图确定,步距1.80m。模板为巧~厚竹胶板,木方采用60mm×80mm 木方。支设梁模板前,应按尺寸先将梁底、梁侧模板加工好,并将底模顺着梁长方向安上4 道60mm×80mm 木方;梁底小横杆安放间距同立杆横距,采用Ф48×3.2 的钢管主龙骨,安放梁底时梁底模两侧必须清理干净,以便梁底模、侧模紧密接触,侧模和底模下衬的木方要钉牢,拼缝严密,尽量减少漏浆,使浇筑出的梁边角整齐,减小修补的工作量。

2.1.3 梁模安装应注意的质量问题:梁底不平、下挠;梁侧模板不平直;梁上下口涨模;防治方法是:梁、底模板的龙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间距应通过设计计算决定,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作业中应认真执行设计要求,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变形。模板支柱基础应防止下沉挠度过大,使梁产生下挠。梁模板应按设计或规范起拱。梁模板上下口应设销口楞,再进行侧向支撑,以保证上下口模板不变形。

2.2 顶板模板施工

2.2.1 施工流程:搭设支架→安装横纵大小龙骨→调整板下皮标高及起拱一铺设顶板模板→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预检验收。

2.2.2 按照模板设计要求搭设支架,并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调整上支托的标高及起拱的高度。模板支架纵距800mm、横距800mm。

2.2.3 按照模板设计的要求支搭板下的大小龙骨,其间距必须符合模板设计的要求。次龙骨采用60mm×80mm 方木,间距不大于250mm,主龙骨采用[8 槽钢,间距1000mm。

2.2.4 铺设竹胶板模板,必须保证模板拼缝的严密。相邻两块竹胶板的端部挤好密封条,突出的部分用小刀刮净。模板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标高,并进行校正。

2.3 梁板模板拆除

2.3.1 工艺流程: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拆除侧模板→下调楼板支柱→使模板下降一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木龙骨及支柱→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

2.3.2 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而后拆除梁侧模板上的水平钢管及斜支撑,轻撬梁侧模板,使之与混凝土表面脱离。

2.3.3 下调支柱顶端丝杆螺杆后,轻撬模板下的龙骨,使龙骨与模板分离,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切不可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每块竹胶板拆下时,或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或将支柱顶托螺杆在下调相当高度,以托住拆下的模板。严禁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

2.3.4 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与楼板模板相同。但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板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支柱顶托螺杆,然后向两端逐根下调,拆除梁底模支柱时,亦从跨中向两端作业。

3 钢筋工程

3.1 钢筋的连接

3.1.1 本工程钢筋连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D≥18mrn 的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D<18 的钢筋采用绑扎连接。

3.1.2 直径大于等于18mm 的钢筋均采用滚压剥肋直螺纹连接的施工方法,这种接头的性能和特点主要表现为:接头强度高,质量稳定,延伸效果好,适应性强,不受钢筋花纹及其化学成份影响,且无焊接热,无明火,无污染,不受气候和环境影响,能在小的场地和钢筋排列密集部位施工作业。

3.1.3 钢筋的连接为:钢筋就位→拧下钢筋保护帽或套筒保护盖→接头拧紧→施工质量检验。要求钢筋连接操作时必须用板手或管钳将连接接头拧紧,并随即将己拧紧的接头作好标记。

3.2 梁柱钢筋绑扎

3.2.1 必须确保负弯矩筋、吊筋位置和间距,梁与柱交接处,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2.2 梁柱受力钢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30d 区域范围内(不少于500mm),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3.2.3 梁纵向受力钢筋为双排或三排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为25mm 的短钢筋,确保钢筋位置准确。柱钢筋绑扎完后的整体垂直度必须符合要求,严禁歪斜后生拉硬拽。

3.3 顶板钢筋绑扎

3.3.1 钢筋搭接长度、位置和数量的要求必须符合规范规定。板与次梁、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3.3.2 板内双层双向钢筋或双层钢筋设马凳,马凳按楼板厚度确定马凳钢筋直径,一般为Ф8-10,板厚200mm时马凳筋为Ф12,马凳间距均为1000mm,以保证上层钢筋的位置准确。

4 混凝土工程

4.1 混凝土浇筑

4.1.1 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杂物、油污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模板。深度较大的竖向结构中,浇框架柱混凝土时浇灌高度超过3米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采用串筒溜槽进行布置。

4.1.2 梁、柱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40cm,振动时间扒5秒,一般至振实和表面露浆为止,尤其在钢筋埋件较密部位(节点)要多振,以防产生空洞,使用振动器要快插慢拔,振动棒应避免碰钢筋、模板、预埋管线等。混凝土浇捣应分层浇捣,每层厚度控制在50cm 以内,上下两层间歇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振动捧插入下层混凝土应5cm以上,确保两层的紧密结合。楼板混凝土采用平板振动器,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互相重合,覆盖已捣实混凝土的边缘。

4.1.3 混凝土浇捣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不得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

4.2 框架柱施工缝处理

由于框架柱高达8.7m,分二次施工完成,第一次施工4.5m,第二次与框架梁一同浇筑,对于1.2×l.2m 的大截面框架柱来说,施工缝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框架柱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对框架柱施工缝的处理方法进行明确,确保框架柱的施工质量达到优良。

4.2.1 绑扎钢筋强,先检查施工缝位置混凝土接触面的质量,如有混凝土蜂窝、孔洞的应先进行剔除清理,浮浆层刮除后进行表面凿毛。

4.2.2 绑扎完钢筋封闭模板前,先清理施工缝上的垃圾杂物,确保施工缝位置无影响混凝土粘接的物体。

4.2.3 浇筑混凝土前,用塑料套管对框架柱主筋进行保护,使其免受混凝土污染,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接强度。

4.2.4 混凝土浇筑时,对施工缝进行浇水湿润充分,并铺设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浆一层,增加施工缝位置新老混凝土的粘接。

5 结束语

无板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研究是结合工程施工实际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经对传统施工工艺技术的分析、比较,提出充分利用和发挥结构自身承载能力,解决施工荷载问题的技术路线,采取分层悬挑、翻转支模的新施工工艺技术,有效解决了高、重无板框架结构支模施工的技术难题,实践证明,该技术工程应用安全可靠、质量保证、技术经济效益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1]徐俊传.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模板架的设计和施工明[J].施工技术,2007,(2):40~42.

[2]孟向惠等.高层框架(框剪)结构节点施工探讨[J].建筑施工,2008,(5):374~376.

猜你喜欢
梁底龙骨框架结构
斜拉桥梁底维修施工吊架的设计和安装
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检修车的设计与应用
无黏结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拆改加固设计
特大型缆索体系桥梁梁底检查车检测与评估方法
架龙骨
浅谈梁底裂缝修补技术在清嘉高速中的应用
基于ANSYS的多层框架结构隔震性能分析
识别真假龙骨
基于OPENSEES的框架结构时程分析研究
煅龙骨现代临床量效关系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