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探究

2010-01-01 04:18张全成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6期
关键词:煤炭资源废弃物煤炭企业

张全成

(中平能化集团技术中心,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我国资源稀缺,尤其是能源。据统计,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1%、4%与54%,可以说能源资源存在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这注定了我国能源结构只能以煤为主。目前,我国己探明的煤炭储量超过1万亿吨,煤炭详查资源为1086亿吨,但精查资源仅为617亿吨,而可供大中型矿井利用的不足300亿吨。在考虑大力节约能源优化经济结构的前提下,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也要达到30亿吨标准煤。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要保持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综合竞争能力,必须在生产煤炭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利用资源,做到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发展循环经济。

1 循环经济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近年来,煤炭企业传统的单向直线发展模式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快资源利用和循环利用”,更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1 循环经济的概念、特征和原则

“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人、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其理论基础是生态学。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这种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相反,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再思考、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修复”的5R 为基本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商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资源—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成本,尽可能大地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人、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

1.2 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2.1 循环经济为煤炭资源开发带来了新的理念

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再思考”是指要改变旧经济理论,不仅要研究资本循环、劳力循环,也要研究资源循环,生产的目的除了创造社会新财富以外,还要保护被破坏的最重要的社会财富,维系生态系统;“减量化”是指对废物的产生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末端治理的方式来加以避免:“再利用”是指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循环”是指废品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再修复”就是不断地修复被人类活动破坏的生态系统与自然和谐,也是创造财富。也就是说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来通过预防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尽可能多次使用物品;尽可能使废弃物资源化。对无法减少再循环再使用的废弃物作无害化处理,并不断修复由于我们的生产而造成的污染与环境的破坏。从而使每一个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都得到循环往复的利用。

1.2.2 循环经济为煤炭企业开发提供了新的机制

针对目前我国煤炭开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煤炭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实际,以人为本,富于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双重作用,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社会氛围。

2 保障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 着力营造重视循环经济的氛围

(1)加强战略研究。各类专项规划都要将发展循环经济放在首要位置,将循环经济理念、原则应用到规划中,确定重点行业及矿业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煤炭资源利用的法律体系,以法制来约束煤炭企业的无序生产,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3)加大对煤炭企业的监管力度,在全国建立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达标认证制度。加强对各地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纯洁执法队伍,真正形成“一级管一级、一环扣一环,环环不脱节”的立体监管监察体系。(4)大力宣传倡导节约煤炭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节约型社会。推进循环经济,矿区的员工起重要的作用,为此煤炭企业要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倡导生态价值观与绿色消费观,杜绝对煤炭资源的浪费行为。同时要求煤炭企业都要建立健全煤炭资源节约责任制,将资源节约纳入工作岗位职责之中,纳入日常管理与工作考核之中。

2.2 加强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煤炭企业经营的本质是经营资源,如何经营好资源是关键所在。(1)要建立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制度,借鉴国外对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实践与政策,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评价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指标考核,明确煤炭资源产权关系,从经济、政策两个方面建立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激励机制,提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建设。(2)回收利用二次矿产资源。通过强化管理促进技改并采用新工艺,把产生的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经过加工作为原料,可以生产水泥和墙体等建筑材料,既减少了排放废弃物,又增加了就业。(3)在资源开采环节,坚持洁净生产,大力提高资源回收率,杜绝采肥丢瘦现象的发生。(4)加强环境管理。环保早抓早主动,环境成本可以转化为环境收益。充实资环部门力量,组建专门队伍,强化管理。高标准做好煤电化基地总体规划环评。启动塌陷地整治的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塌陷区综合整治,宜水则水,宜田则因,宜建则建。加快土地复垦,消化矸石,覆土造地,置换土地。启动矿区环境调查工程。(5)加强采矿活动的监督。设立监督人制度,该监督人是专业人士,受政府机构委托,同时对几个煤矿进行经常性和临时性检查,如发现违规行为,立即提出制止和改善措施,或下达停产通知,甚至交司法部门处理。

2.3 加快技术进步,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2.3.1 结合实际引进国外先进开采技术,采用大型自动化、智能化采矿设备进行综合机械化采煤,尽量采煤设备无轨化、液压化和自动化,引入无人驾驭、机器人作业等新技术,减少矿山事故,采取整体性预防和环保措施,保护采矿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减少乃至消除地策灾害发生,从而有效避免矿区内的地质灾害,将煤炭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2.3.2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在煤炭生产中,改变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在生产末端严格控制废弃物的排放。煤炭生产的主要废弃物是矸石和矿井水。在原煤生产过程中,努力杜绝割顶、割底现象,积极采取煤矸分流措施,从生产源头减少矸石割出量,采用煤矸石井下充填技术,减少煤矸石流向地面的数量。推广应用矿井水复用技术,实现矿井水井下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开采中的浪费。

2.4 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多层次组织结构

必须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构筑节约型和高效率的循环体系,彻底改变目前高消费、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否则,经济的发展必将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来支持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2.4.1 在企业层面上要求煤矿企业节能降耗,减少矿业产品和服务的资源使用量,减少矿业产品和服务的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加强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力,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矿产资源。

2.4.2 在区域层面上,加强矿业生态园区的建设,根据煤炭资源条件,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完善煤炭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总之,煤炭企业通过加大在环境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发展产业链,是完全有条件实现主要污染的最小化排放和矿井水、煤矸石等废物的综合利用,从而逐步达到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只有走循环经济之路,煤炭企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1]冯之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场深刻的变革[J].北京日报,2005-07-18.

猜你喜欢
煤炭资源废弃物煤炭企业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废弃物”中有孩子的快乐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安徽省煤炭资源特征分析
新疆《煤炭资源开采天然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评述
我国煤炭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