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P 实验成果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及应用

2010-01-01 04:18甘贵平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6期
关键词:主体评价课堂教学

甘贵平

(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福建 南平 353000)

1 研究背景

多年实践证明,小学JIP实验符合我国教育改革实际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它突出并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自觉性。我们应该积极探求主体参与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利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JIP”实验的成功经验来推进素质教育,以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方法为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2 JIP实验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

2.1 启示一,要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教师首先要有“主体参与”意识和远见,从而赋予教育教学中去。即要对构建“主体-创造-发展”育人模式的原则有正确认识。实施这一模式的原则是16 字原则,即“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

主体参与。JIP实验的主体参与是指学生作为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主动、创造性的参与学习活动并达到一定的质和量。所谓“质”,是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按照学生主体性发展内在逻辑,可分为三个层次:浅层次参与,是学生感性的参与,虽不够稳定,却是学生从依赖性向主动性转化的起点,是实现后两级“参与”的基础;中等层次参与,为理性的参与,此时学生的认知动机已具备独立性和自觉性,从感性参与走向思维参与,表现为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性活动;深层次参与,是创新性参与,也是学习主体参与的最高层次和目的。表现为学生善于思考、求异、创新的思维习惯和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综合素质。主体参与的“量”,指的是教育教学中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机会,这是“质”的保证和条件。

分层指导。是针对班级授课中明显存在的个体差异,要求小学体育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过程。“教育不是为了消除差异,而是要使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完善。”小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能力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需要小学体育教师的积极引导,分层指导是促进大面积学生主体参与由潜层次向深层次发展的关键。

及时反馈。是指依据现代控制论的反馈原理,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适时的信息交流,并对双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对学生来说,通过反馈及时进行自我评价,实现自我调节,提高学习质量。

激励评价。按照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尊重学生的自尊、自爱为前提,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主动尝试成功为目的,通过评价,激励、矫正、引导学生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激励评价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2.2 启示二,确立并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是观念的转变,同时又有教师的工作和教学思想的调整问题。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能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转变旧有的教育观念,确立起新的教育观念,如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新的质量观。教师的教学思路要从单向的教学活动,发展到双向的教学活动;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发展到思维启迪、能力培养、学法指导。教师从备课到教学都要注意融入到学生的思路中去。观念和能力紧密相连,新观念能否实践,要靠能力驾驭;能力不及,再新的观念也难以实现。JIP实验十分重视从观念和能力上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

2.3 启示三,学习质量是学生成长过程的重要展示标志。学习质量应该涵盖学生成长的全部要素,即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学习能力、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等。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就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 小学体育教学对JIP实验成果的应用

3.1 构建主体参与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构建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与能力的主渠道,基本构建思路包括:

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为特点,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与能力为目标,由统一设计同步推进的、教师教的程序与学生学的程序有机组成。它的实施原则就是“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应以完成知识教学、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发展这样三位一体为教学目的,并以此为前提认真设计备课。

为学生小组与个人学习活动提供最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指导学生在新的现实情况下理解原有知识,形成新概念和新的操作方式,进而独立运用已学知识形成智力操作和实际操作的技能和技巧。

3.2 形成主体参与型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在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着重通过以下渠道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三维的教学设计。根据人的主体的生成机制设计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为教师调控活动、学生认知活动和学生心智发展同步设计的三维教学结构。教师在课前操作层面上,要认真了解学生知、情、意、行底码,在学生“最邻近发展区”着力,提供教学支架,精心设计每节课每项的教与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优化,为课堂教学提供鲜活、生动的脚本。

构建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基本过程。启—疑,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启发诱导学生主动质疑,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议,教师在前设“情境”中导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主体感知,进行消化、理解。讲—求,教师有针对性地讲授教学内容,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知识、了解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使学生思维将旧内容与新认知衔接、同化。矫—练,教师通过分层设计练习,帮助学生进行应用性实践,及时反馈与矫正,促进学生运用知识并形成技能。归—结,引导学生梳理、归纳、概括所学知识,优化学生认知新结构。设—创,教师通过分层设计探索性问题,激发想象,诱导发散,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

激发兴趣,促进参与。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游戏、表演、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教师生动的语言、直观形象的教具、颜色鲜明的场地设施都会深深地吸引学生。还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再创造,使课的内容故事化、情境化、唱游化、趣味化,使他们在欢乐宽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就学习了本领,磨练了意志,完成了教学任务。

优化教学环境,珍视“童心世界”的课程资源价值。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教师的职业容易给人居高临下、爱批评人的角色,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隐性距离,学生始终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鼓励学生说:“你真棒!”、“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等等。这些语言激发了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要努力!”的良好心理。实验证明,这种民主、和谐、平等、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安全的心境状态,架起了师生感情的桥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因“材”施教,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在教学实践中,首先做到“多层次”,旨在人人参与。根据同一教学班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采取分层次教学,创设成功体验的教学情境。针对学生不同的层次设计相应的教学要求、内容、目标和方法,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对于好生,充分满足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用“优秀”的标准来严格要求,不断提高水平。对待中等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不断改进,提高成绩,争取带到“优秀”标准。对待差生,教师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选择适当的练习内容,激发兴趣,鼓励其积极参与,努力达到“及格”,力争“良好”,使之通过练习不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信心。就这样,教师把好、中、差的学生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朝着各自的目标努力拚搏,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要做到“频活动”,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较为频繁的为学生提供多种参与机会,旨在学生深入参与。体育教学过程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而学习的过程是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的主体性活动。素质教育的特征之一是内化性,内化性必须经过主体才能实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一要动耳能听、会倾、听-听老师讲解,听他人意见;二要动眼能看会观察-观察别人如何做动作,做动作的顺序等;三要动脑能想会思考-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四要动口能说会分析评价-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给他人正确的评价;五要动手能做会练习-练习所学动作以及创新动作。通过五动到五会,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不仅让肢体参与,而且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从而确保学生主体地位。

积极创设多向互动的教学情景。互动是师生间、学生间动态信息交流,它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小组讨论,进行思想的沟通乃至碰撞,以达到集思广益、突破创新的目的。

建立与完善学生学习质量综合评价制度。学生学习质量综合评价制度制定的目的是建立面向主体、科学全面、便于操作、寓导于评、全面反映学生学习质量综合水平的评价机制。在评价方法上,突破传统、单一的学生被动接受教师鉴定的局限,实行三级评估制度,即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总评相结合,其评估比例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进行适度的调整。在评价内容上,从学生运动水平,身心健康、合作交流等方面对学生主体性发展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实践证明: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评价比过去以学科成绩为中心的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全面的发展。

4 结束语

随着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把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最好的老师,是让学生知道他们自己是自己的最好的老师。亦即,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怎样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小学体育教师要解放思想,给学生创造广阔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学生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合作,开拓创新,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不断探求。

[1]罗希尧,王伯英.《学校体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史根东主编.《主体教育概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倪传荣.《主体创造发展-中学JIP实验在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张天宝.《基础教育新概念-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张文菁.《主体参与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第二期.

[6]裴娣娜.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学科教育》,2000年第一期.

猜你喜欢
主体评价课堂教学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