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思考

2010-01-01 04:18肖云仙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6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合作学习教学方式

肖云仙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第三中学,山东 济宁277600)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这一概念明确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它基于“人多智广、集思广益”(Four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这一哲学思想,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同时,《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指出,合作精神的发展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为重要的能力,成功的事业关键在于群体的合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交流,合作更是其学习的基本环节!

同时,初中是英语系统化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承担着如何“启蒙”、如何带领学生“入门”的重任。正确的教学方式又是这一切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极大作用的。从激发学生主体性而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活动时间,包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探索创新的时间,而小组合作学习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使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也证明,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相学习,这样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更多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当然,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1 学生合作不积极

在开展小组活动的课堂上,有时会出现“冷场”。小组成员接到合作学习任务后不商量、不讨论。要么自己埋头单干,要么若无其事地做与之无关的事,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讨论与合作中来,小组合作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使合作流于形式。活动中缺乏平等的合作精神,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参与不主动。由于学生不同的性格、家庭背景及情感体验,有时程度好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很好活动;而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与别人交流,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使学习合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 合作学习不够深入

学生对于所讨论的话题了解不深,活动之前没有激活脑海中的相关知识,导致了在讨论时无话可说。或者小组成员想到哪说到哪,而且有时候小组成员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思想交流,致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不能深入开展。大班级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尤其是进行探究性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3 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小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但是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次数多;而另外一些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很少甚至从不发表个人意见,渐渐地他们对于一切语言活动都漠不关心。

而作为教师,其主要任务就是要学会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有效的对策,譬如:我在讲授在八年级英语Unit3时,发现这课出现的生词既多又长,如original、comfortable、inexpensive、expensive 等,于是,本人便提前一天在英语兴趣课上让学生对新课进行预习。再此之前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都根据成绩的好、中、差搭配而成(其实,教师应在授课之前应该精心编排学生的座位,力求使每个小组的水平(智力基础、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保持相对均衡,亦即每个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学优生与待优生,男女生数量相对平衡。),首先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根据所学音标从拼读单词→会读新词→读通句子→了解大意。逐步递进,使学生能初步了解教材内容。教学时,由于经过了合作预习,不到十分钟就解决了新词的读音。

在正确应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合理解决这种教学方式出现的问题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回避一些客观问题:(1)初中生语言运用能力还不甚成熟;过多的合作活动可能会造成学生语言运用准确率的降低。(2)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活跃了气氛,但对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3)由于同学先天性格的原因造成的组内能力发展不平衡无法彻底解决!

所以,我们在充分认识到初中英语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正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的问题还有待解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教师合作学习教学技能还需进一步提高。我们还需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提高技能,发挥小组合作的最好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陈琳,程晓堂.2002,为什么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P106.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合作学习教学方式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