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体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2010-01-02 00:59黄晶晶
体育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专项武汉学院

黄晶晶

(1.武汉体育学院 武汉 430079)

武汉体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黄晶晶1

(1.武汉体育学院 武汉 430079)

对武汉体育学院221名健美操专项的学生进行了关于运动损伤的调查,得出了学生运动损伤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列出了可以采用的预防措施,以期为进一步优化健美操专项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武汉体育学院;健美操;运动损伤

健美操是一项人们喜爱的运动,它把身体的健与美融为一体,以力、健的动作为基础,用美妙动听的音乐为节拍,达到健身、健美、健心的目的。但在健美操运动中,为了达到健与美的和谐统一,要求练习者在高频率音乐节奏下,强有力、大幅度地完成各种跳跃、转体、屈伸、劈叉等动作,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如果练习者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身体素质差,或是由于健身指导员专业水平不够,采取了不合理的身体训练方法,运用了不正确的技术动作,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健美操专项学生在运动中的运动损伤,不仅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干扰和制约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从而导致培养的人才规格和质量大大降低。所以,进行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对进一步提高教学与训练的质量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武汉体育学院221名健美操专项的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查阅了大量与健美操训练及运动损伤相关的文献资料,以此作为研究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向武汉体育学院08级健美操专选班共232名学生发放运动损伤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32份,回收232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21份,有效率为95.3%。调查内容以参加健美操训练种出现的各种损伤及其成因为主。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武汉体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结果

本文对武汉体育学院的221名健美操专项学生进行了关于运动损伤的调查,调查分别从发生损伤的频率、损伤的部位特征和损伤的类型三个方面进行,结果如下。

2.1.1 武汉体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频率特征

对武汉体育学院健美操专项的221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有过受伤经历的学生有216名,这其中经常受伤的有22名,占整体调查对象的约10%;偶尔受伤的有159名,占整体的约71.9%;几乎没有受过伤的有36名,占整体的约16.3%;从来没有受过伤的仅4名,占整体的1.8%(具体数据详见表一)。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健美操技术动作的复杂性和难度性,加之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等原因,在整个健美操课程的系统学习过程中,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频率较高。

表1 武汉体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频率统计表

2.1.2 武汉体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部位特征

在对武汉体育学院216名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部位的调查中,共有身体的八个部位出现了运动损伤,这八个部位分别是:肩部、肘部、手腕、腰部、大腿、臀、膝关节、踝关节、足部和小腿。损伤部位出现的频率分别为7.24%、5.43%、20.81%、7.69%、9.95%、15.84%、18.10%、13.12%(见表 2)。由此可以看出,健美操专项学生发生损伤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手腕和踝、足部占到了全部受伤部位频率的38.91%。这是因为健美操当中,支撑和跳跃的动作较多,在支撑类的动作中,手腕对动作的缓冲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单纯的跳起落地的动作中,踝足则起着巨大的缓冲作用,从而使得腕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出现频率较高。其后膝、腰、大腿和臀部的受伤比率较为接近,列3~5位,占全部受伤部位出现频率的38.91%。最后小腿、肩部和肘关节产生损伤的频率较低,共计出现的频率为22.18%。

表2 武汉体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部位分布表

2.1.3 武汉体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类型特征

按照损伤后皮肤和黏膜是否完整来分类,运动损伤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两种。在对武汉体育学院216名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部位的调查中,开放性损伤出现较少且多为与地面磨檫或是与他人肢体发生严重碰撞造成的损伤,而闭合性损伤,如肌肉韧带拉伤、关节损伤、腱鞘炎等等则出现较多。从表三中可以看出,运动损伤出现最多的三种分别为肌肉韧带拉伤,占了整体的34.71%;关节损伤,占了整体的24.12;腱鞘炎,占了整体的21.72%。半月板损伤、骨折、骨膜炎、挫伤和其他损伤分别占了整体的5.55%、1.39%、4.17%、1.39%和6.48%。

表3 武汉体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种类统计表

3 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分析

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武汉体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的调查分析,得出了导致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3.1 准备活动不充分

准备活动是指在进行正式锻炼活动前所进行的适当的身体练习,其目的是为正式锻炼作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武汉体育学院健美操专项教学中有很多竞技动作内容,这些内容具有高难性和复杂多变的特点,训练中需动员的器官系统较多,对身体要求较高、较全面。准备活动不充分,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没有充分动员起来,微循环状况不良,体温没有升高,肌肉伸展性差,粘滞性强,关节活动范围小,力量不能很好地发挥,动作不协调,从而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其次,心理状态与运动损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思想麻痹大意、心情不好、情绪低落,都会使学生对锻炼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容易导致动作失常而引起各种运动损伤。

3.2 运动技术不够完善

从生理学角度来讲,活动中的每一次训练都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要成为一个全面训练的健美操运动员,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长远的训练计划,才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对专项技术训练不够,动作要领掌握不好,条件反射的定型就不巩固,就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运动技术不够完善的主要原因是在学习动作时没有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或没有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而,在做动作时,不能按正确的动作要求、节奏、方向、用力顺序来完成动作,从而造成肌肉、韧带的拉伤和关节的损伤。例如,在完成屈体并腿跳或俯撑动作时,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及落地技术,就很容易造成腕关节、肘关节或踝关节等部位的损伤。

3.3 疲劳状态下进行训练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们在运动以后产生的疲劳感,又可以分为肌肉疲劳、神经疲劳和器官劳三种。在健美操专项训练中,往往会由于运动量安排不当,常常学生训练时局部负荷过大,从而导致学生过度疲劳。这时,学生往往会出现肌肉的弹性、伸展性、力量和协调性明显降低、关节灵活性下降的状况,特别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如在后踢腿跳、弹踢腿跳、开合跳、双飞燕、并腿跳、大跨跳等动作的练习中,如果学生处于疲劳状态,就很容易造成关节之间相互挤压或局部负担过重,导致运动损伤的产生。

3.4 场地设施条件造成学生受伤

健美操运动对场地有特殊的要求,地板不仅要平整,而且应有弹性。锻炼场地不平整会造成落地时身体重心不稳,引起踝关节损伤。无弹性、太硬的场地会造成过度疲劳,小腿受到巨大的反作用力,引起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气候与损伤也有关联,气温过高、湿度过大,易发生疲劳,从而间接引起各种损伤;气温过低则会因肌肉僵硬而引起肌肉韧带拉伤。

3.5 挑战新的难度动作中造成运动损伤

由于健美操比赛难度的不断加强,竞争的日益激烈。促使学生有意识的不断提高自己的训练水平和难度。从而导致一些学生由于觉得自己在力量、速度、柔韧耐力以及身体各部分肌肉等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产生过度的自信心理,不断强加自己挑战一些高难度出现超负荷现象,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不合理的运动训练安排,超负荷的运动训练,急切完成某个动作或难度的欲望,都会成为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

4 健美操训练中预防运动损伤的对策

运动损伤是可以预防并减少的,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强化素质训练、合理安排训练负荷、加强医务监督或自我保护意识,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4.1 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在健美操训练当中,准备活动应采用一般性和专门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柔韧性练习时,教师或同学可给予练习者一定的助力,促使肌肉和结缔组织逐渐拉长,全身器官机能活跃,待柔韧性及体温等达到一定程度后,转入柔韧定位操练习。进行踢腿、跳步等动态练习时,要使学生大腿群肌肉得到充分的伸展,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大的伸展度,以增加关节活动幅度和肌肉的运动能力,巩固已获得的最佳身体姿态,带着最佳兴奋状态和体力进入大跳组合等练习,使损伤率降低到最低限。

4.2 强化素质训练

在进行健美操训练前,特别是进行大负荷、高难度动作的训练时,应有针对性地加强踝部机能训练。这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首先,加强力量练习。力量练习可以促使足部肌肉和小腿肌肉增强、弹性和协调性得到良好的发展。随着力量素质的提升,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其次,加强柔韧练习。健美操动作由于幅度大、难度高的特点,所以必须要加强柔韧练习。此练习活动最好安排在充分活动后进行。在逐步提高肌肉、韧带温度、减少粘性,加大肌肉、韧带大幅度伸展的承受力后,再做超常规的柔韧练习时,这样易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练习要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一次练习不求过多。随着学生柔韧素质的提升,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也会大大减少。

4.3 合理安排训练负荷

训练内容及负荷的安排应符合训练者的实际能力和接受能力、注意循序渐进。内容和量的安排要有针对性且目的明确,要防止局部负担过重,特别注意在疲劳状态下不要多做高强度、大负荷的动作,因为此时运动能力下降、防护应变能力减弱、注意力分散,超量的大负荷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4.4 加强医务监督或自我保护意识

由于健美操训练具有高速度、大强度的特点,在训练中稍有闪失就易损伤。运动员在思想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还应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在训练中,运动员应做好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自己的主观感觉(头晕、乏力等),特别应注意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有无酸痛、僵硬等症状,当有不良反应时,就不宜加大运动负荷量。此外,还应注意气候、场地、服装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还应学会一般医学按摩技法、物理治疗及损伤基本疗法,使得训练在相应的医务监督下实施。同时还应加强心理因素的强化训练以及训练后必要的放松练习,增强对损伤的预防。

5 结论

本文通过对武汉体育学院221名健美操专项学生进行关于运动损伤的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在整个健美操课程的系统学习过程中,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频率较高,且手腕和踝、足部受伤的几率较大,以肌肉韧带拉伤、关节损伤和腱鞘炎等闭合性损伤为主。

第二,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为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技术不够完善、在疲劳状态下进行训练、场地设施条件不完善和学生在挑战新的难度动作中造成运动损伤这几个方面。

第三,运动损伤是可以预防并减少的,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强化素质训练、合理安排训练负荷、加强医务监督或自我保护意识,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1 宗春林.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2000(9)

2 马利体.运动损伤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3 李学君.健美操运动中的损伤与预防探讨[J].重庆示范学院学报,2003,20(3)81—83

4 赵林革.李小军.我国普高校健美操运动员损伤特点[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21(4):424-425

5 黄艳红.健美操运动损伤之初探[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7(5)43-45

6 冯云.西宁地区女子健美操运动损伤的调查[J].青海大学学报,2004,22(4)103-104

7 魏纯镭.陈虎.高校健美操运动员腕部损伤的原因以防治[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8):32-34

8 李卫平等.我国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点及预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2):203-204

Research for Injuries of Aerobics Students of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WANGJingjing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Wuhan)

Survey on sports injuries Wuhan Institute of Aerobics 221 students conducted,sports injuries obtained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students.Based on this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producing sports injury,and the reasons listed under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can be used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special teaching aerobics to provide a new way of thinking.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aerobics;sports injury

王晶晶(1984-),女,河南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健美操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专项武汉学院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