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体育锻炼对南京市肥胖大学生的作用

2010-01-02 00:59
体育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有氧胆固醇显著性

姚 强

(1.正德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南京 211106)

附加体育锻炼对南京市肥胖大学生的作用

姚 强1

(1.正德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南京 211106)

目的:研究附加体育锻炼对肥胖大学生的作用,建立有效的体育锻炼方式作为控制大学生肥胖的有效策略,以期减少肥胖对健康和社会的长期影响。方法:50名18-19岁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健康男性肥胖学生,随机分为控制组(n=25)和运动组(n=25),两组均参加学校每周两次的体育课,运动组附加一个为期12周,每周3次的混合有氧训练和力量训练的综合锻炼计划。在实验前后对50名学生的体成分、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脂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结束后,控制组的体重明显高于运动组,且BMI指数没有显著性变化;运动组的体成分、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脂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一周两次的高校体育课程对控制大学生肥胖无效;而该附加体育锻炼计划对控制大学生肥胖具有较好的效果。

附加锻炼;肥胖;大学生

随着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的逐渐减少,大学生肥胖的发生率正在迅速上升,肥胖的早发可以导致成年后胰岛素抵抗、癌症、中风和心衰等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增加[1]。目前对于控制大学生肥胖的有效锻炼方式的研究甚少,大部分集中在长期有氧锻炼的作用上且很少涉及对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因素的研究,肥胖大学生会觉得长期有氧训练缺乏变化,从而拒绝有规律的持续运动[3]。我们应鼓励大学生建立持续的体育锻炼习惯,帮助他们进入成年后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更应着重于建立长期运动的习惯,而不在于过分减少脂肪[2]。因此,我们通过本实验来寻求一个有效的降低、控制大学生肥胖的运动计划,培养他们持续的体育锻炼习惯,以期降低肥胖对健康和社会的长期不良影响。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50名肥胖(BMI≥25)的南京市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男性学生,年龄在18-19岁间,随机分为控制组(control group,C组,平均年龄18.75±0.82)和运动组(exercise group,E组,平均年龄 18.31±0.78)。实验对象身体基本健康,无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血常规和尿常规正常。所有的实验对象均在当地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体检,体检合格后方可参加此项实验。

1.2 方法

1.2.1 实验方案

实验对象均参加学校每周两次的在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体育课锻炼,并由专业的体育教师负责课程中的一切活动。E组将另参加一个为期12周,每周3次,每次60min的附加锻炼计划。所有实验对象均被要求避免与其平时不同的身体活动及饮食习惯,并由专人负责记录实验对象每日的活动及饮食情况。

锻炼计划是一个包括有氧训练和力量训练的综合训练计划,有氧训练的强度控制在70%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训练开始时,强度将从50%最大心率开始,以确保受试者建立对完成训练计划的积极心态[4]。训练的强度和密度将采用递增负荷的训练手段,每次训练都包括为期5min的热身和整理运动。力量训练在学校的健身房进行,主要进行举重练习,训练采用递增负荷法,最初负荷为一组8RM的杠铃上举训练,每周递增负荷至每次3组,每组5RM的负荷,组间休息1min。先进行力量训练,再进行有氧训练,每次训练一共持续60min。

1.2.2 体成分的测定

使用日本 YAMATO体成分分析仪(型号:DF830)测量实验对象的身高(精确到0.1cm)和体重(精确到0.01kg),并在实验前后分别自动得出实验对象的BMI指数、瘦体重和脂肪含量。

1.2.3 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

使用香港EHSY LAB提供的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ELISA试剂盒,美国 Thermo酶标仪(型号:MK3)对实验前后受试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值进行测定。

1.2.4 血脂测定

在实验前和实验结束24h后,受试者在医院抽血进行化验。抽取血液样板5ml,使用 Reflotron plus快速全血生化分析仪对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进行测定。

1.3 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Means±SD)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受试者概况及体成分

表1 两组受试者概况及体成分比较

由表1可知,在实验开始时,两组人员在身高、体重、BMI指数、脂肪比和瘦体重上都没有显著性差异。C组在训练前后身高、BMI指数、脂肪比和瘦体重方面都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而体重显著增高;E组在实验结束后BMI指数和脂肪比明显下降,瘦体重显著增大,体重下降但没有显著性差异。

2.2 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

表2 两组受试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比较

由表2可知,在实验开始时,两组人员在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E组在实验结束后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下降。

2.3 血清脂肪含量(表3)

表3 两组受试者血清脂肪含量比较

由表3可知,在实验开始时,两组人员在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E组在实验结束后总胆固醇含量明显下降,甘油三酯含量下降,但没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简称体质指数,是体现人体身高与体重的内在关系的一种体质指数,是衡量人体肥瘦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5]。瘦体重(lean body mass,LBM)主要成分是骨骼、肌肉等。正常情况,瘦体重与身体脂肪含量有一定比例。测量瘦体重对促进能量转换和耗氧、调节水盐代谢等具有重要意义。在运动训练中保持较高的瘦体重,对提高有氧耐力和运动能力具有积极意义[6]。本实验发现,在12周的附加体育锻炼后,E组的BMI指数和瘦体重均发生显著性变化,虽然还在正常数值以上,但和实验前相比,我们仍然可以判定该实验使受试者的肥胖程度下降,接近或达到了正常大学生的BMI和瘦体重值。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人类重要的急性期反应蛋白,其不受红细胞、HB、脂质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是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7]。CRP含量愈多,表明病变活动度愈高。炎症恢复过程中,若CRP阳性,预示仍有突然出现临床症状的可能性;停用激素后已转阴的CRP又转为阳性时,表明病变活动在继续。研究发现有氧运动可以使老年人血清CRP含量显著下降,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8]。本实验发现,有氧运动结合力量训练后,对于大学生的血清CRP含量具有显著下调功能,可以有效的降低肥胖大学生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机率。

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其血清浓度可作为脂代谢的指标。国内外专家推荐成人理想胆固醇值<5.2mmol/L。总胆固醇增多可造成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高血压等疾病。总胆固醇水平的增加可引起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率[9]。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是一项重要的临床血脂常规测定指标,特别是随着对其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的深入,TG作为冠心病的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急性运动或有氧运动来作为对抗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酯的重要手段,很少采用力量训练来达到降血脂的目的[10,11]。本实验结果表明,有氧训练结合力量训练对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具有较明显的作用,经过训练后实验组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基本达到正常水平,甘油三酯水平虽然没有出现显著性下降,但已接近正常水平,说明有氧训练结合力量训练对于降低血脂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运动方式。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4.1.1 规律的有氧运动能提高人体最大摄氧量,降低血压,所以采用运动干预的手段来控制肥胖应以有氧运动为主。

4.1.2 运动中应以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配合力量训练,能有效的去除体内多余脂肪,使肥胖学生BMI指数下降。

4.1.3 目前高校体育课的运动方案并不能有效控制肥胖大学生的发生发展,应寻求一种更有效的锻炼方式来解决大学生肥胖的问题。

4.2 建议

4.2.1 采用运动干预的方式和手段时,不仅要培养他们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观念,同时也应从膳食上达到营养平衡。

4.2.2 对肥胖大学生减脂,应给与控制体重的理论指导,从而提高自我锻炼能力。

1 Jerome G J,Young DR,Dalcin A,et al.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of persons with mental illness attending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programs[J].Schizophr Res.2009,108(1-3):252-7

2 Klijn PHC,Van Bann-Slootweg,Van Stel HF.Aerobic exercise in adolescents with obesity: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a modular training program and the modified shuttle test[J].BMC Pediatric.2007,7:19

3 Watts K,Jones TW,Davis EA,et al.Exercise training in ob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current concepts[J].Sports Med.2005,35:375-92

4 Calders P,Deforche B,Verschelde S.et al.Predictors of 6-minute walk test and 12-minute walk/run test in ob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Eur J Pediatr.2008,167(5):563-8

5 Kirk SF,Cramm CL,Price SL,et al.BMI:a vital sign for patients and health professionals[J].Can Nurse.2009,105(1):25-8

6 Stefani RT.The relative power output and relative lean body mass of World and Olympic male and female champions with implications for gender equity[J].J Sports Sci.2006,24(12):1329-39

7 Adam FM,Nara MG,Adam JM.Acta Med Indones.Fasting insulin,adiponectin,hs-CRP levels,and the components of metabolic syndrome[J].2006,38(4):179-84

8 Kohut ML,McCann DA,Russell DW,et al.Aerobic exercise,but not flexibility/resistance exercise,reduces serum IL-

18,CRP,and IL-6 independent of beta-blockers,BMI,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in older adults[J].Brain Behav Immun.2006,20(3):201-9

9 Arnett DK,Jacobs DR,Luepker RV,et al.Twentyyear trends in serum cholesterol,hypercholesterolemia,and cholesterol medication use:the Minnesota Heart Survey,1980-1982 to 2000-2002[J].Circulation,2005,112(25):3884-3891

10 Schenk S,Horowitz JF.Acute exercise increases triglyceride synthesis in skeletal muscle and prevents fatty acid-induced insulin resistance[J].J Clin Invest.2007,117(6):1690-8

11 Lee EN.The effects of tai chi exercise program on blood pressure,total cholesterol and cortisol level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Taehan Kanho Hakhoe Chi.2004,34(5):829-37

Effect of Additional Exercise on Nanjing College Students with Obesity

YAO Qiang
(Department of Sports,Zhengde Institute,Nanjing)

Objective:To study the additional effect of exercise on Nanjing college students with obesity,establish an effective exercise programmers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with obesity,which could be a strategy for decreasing obesity and help limit obesity-associated long-term health and societal impact.Methods:50 male students with 18-19 years old,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25)and exercise group(n=25).Both the E group and C group participated in the typical 2 sessions of 60-minute physical education per week in schools,the exercise group has a 12-week three times weekly additional exercise training,which comprised a combination of circuit-based resistance training and aerobic exercises,in additional to typical physical education sessions.Then we measured the body composition,serum C-reactive protein and lipids.Results:In the control group,body weight higher than E group significantly at the end of the 12-week period.Exercise training significantly improved lean muscle mass,body mass index,Serum CRP concentrations.Conclusion:This study supports that an additional exercise training program,beyond the typical twice weekly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to produce physiological benefits in the management of obesity in college students.

additional exercise;obesity;college students

姚 强(1977-),男,江苏泰州人,讲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有氧胆固醇显著性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谈谈胆固醇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