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与周边先发区域的比较分析

2010-01-04 08:26
海峡科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海峡西岸海西经济区

郭 弢



后危机时代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与周边先发区域的比较分析

郭 弢

民航福建空管分局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冲击;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东部活跃经济带薄弱一极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被提上国家战略,福建省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该文通过对海西经济区与周边先发区域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建设海西经济区应该主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对产业布局进行重新构建,同时继续推进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协作,从而逐步形成中国东部沿海一线的完整发展布局。

海峡西岸经济区 产业布局 比较分析 发展战略

1 引言

21世纪以来,全球区域经济合作飞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浪潮席卷全球。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逐步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基本形成,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以及中、西部大开发等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都得以蓬勃发展。面对各个区域板块的强势崛起,位于长三角、珠三角重要地理衔接地带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却因为历史原因,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被动发展的状态,其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甚至是产业结构方面,都与相邻的两大区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福建能否在东部沿海一线的经济活跃板块中占有一席之地?问题已经紧迫地提出来了。

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部分。2009年5月中央又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为海西区域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海峡西岸经济区由此从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的决策,进入国家战略支持的重点区域。福建由此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受到剧烈冲击。中国东部沿海作为全国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也受到了广泛的影响。进入2009年后,由于世界各国政府通力合作,采取了史无前例的措施对市场进行积极且行之有效的干预。出于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全球经济开始显示出脆弱的复苏,人们开始使用“后金融危机时期”来表述当前的世界经济。经济危机往往是科技创新与产业革命的“助推器”,这被证明是一个历史规律。福建省能否在这样的历史关口,利用危机背景进行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完成全新的产业布局,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2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图1 海峡西岸经济区所辖区域

目前,由于福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本文以福建省的经济发展代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福建地处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三角洲之间,面朝台湾省,这样的区位特征对于海西区域经济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福建已经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尤其在制造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迅猛发展夹击下,由于内外因素的制约,使得处于夹缝中的福建发展呈现出落后之势,区域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问题和挑战。与“两洲”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几项“短板”:

2.1 与“两洲”经济落差大,面临“边缘化”危险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以上海为龙头,由沪、苏、浙三地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复合型区域,土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已被公认为世界六大城市带之一,2007年长三角16城市GDP占全国经济总量18.9%。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指由广东省珠江流域的14个市、县、区组成的区域。改革开放以来,依托临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以及深圳特区的政策优势,珠三角一直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和这两个经济区相比较,以福建为主体的“海西”区域发展从主要经济指标上衡量,在绝对指标中的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方面,规模都处于劣势;在相对指标上,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固定投资等方面,强度明显偏弱。三个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详见下表(表2)。

表1 2007年海西与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

数据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及《福建省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福建与两大三角洲之间存在的巨大经济落差,是福建面临的最大压力和挑战。即便是福建最大的对台优势,也未得到充分利用,台资“北上南下”却错过了福建,截至2007年底,福建省实际利用台资只占全国1/4左右,仍然落在广东、江苏等省后头。在这两大三角洲迅猛发展的夹击下,倘若海西不能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将找不到可以赖以吸附的载体,整个区域将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

2.2 中心城市发展滞后,对外辐射能力不强

在区域经济开发中,中心城市具有明显的龙头和枢纽地位,中心城市对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可以使经济发展更具有主动性和可持续性。而作为海西主体的福建省的大城市数量少,规模偏小,经济实力不强。从数量上看,海峡西岸经济的大城市在城市总数中的比重小。福建省的23个城市中,大城市以上城市仅2个,只占8.7%。而邻近的江苏省10个、安徽省5个、广东省5个,分别占其城市总数的24.4%、22.7%、9.6%。从非农业人口规模看,福州在全国26个省会(不包括4个直辖市和拉萨)中居第20位;厦门市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居末位;从建成区面积看,福州在全国26个省会中居第22位;厦门市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14位。从经济实力上看,厦门、福州和泉州这三个公认的海峡西岸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都偏小。这些都制约了这三大城市的对外辐射能力。

另一方面,同相邻的珠三角、长三角相比,缺少广阔的经济腹地,产业支撑能力薄弱。珠三角背靠港澳,长三角依托江浙,二者前后左右均可辐射千里。反观福建,山多平原少的地理特征造成的封闭状态限制了经济的辐射范围,使福州、厦门、泉州城市难以起到经济“火车头”的作用。而福建省内业已存在的城乡差距、山海差距等问题,也严重阻碍着内陆城市对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接收,因此在海西建设中也应当重视并大力解决这些问题。

2.3 产业创新能力弱,持续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伴随着沿海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处于两大三角洲“对接”枢纽的福建省,逐渐成为各种市场要素融合、聚集,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经济带,机械、信息和石化三大主导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总体而言,福建产业集群还是主要集中在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的轻型产业。尽管福州、厦门等城市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已初见规模,但是福建的高新产业规模较小,并且创新能力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的中心城市而言,有较大的差距(见表2,经济学界通常采用专利授权量来衡量创新能力,其中又以发明专利拥有最高的技术创新含金量。)

表2 截至2007年海西与周边区域的专利状况比较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必须在各种资源的综合有效组合和高效利用的基础上,实现持续创新,尤其在软资源的累积和使用上。持续创新的能力与科技环境(包括政府的科技部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等等)支持的程度息息相关,其支持力度体现在直接投入创新的资源和引导创新活动方向的能力上。制度与文化为持续创新提供外部环境,间接或直接地影响了创新的绩效和效率,决定了持续创新的发展方向。而福建省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数目少,崇尚学习研究的社会氛围不浓,使得福建各类人才累积不足。这种薄弱的基础,也导致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能力不足。

2.4 品牌效应不足,整体竞争力有待提高

在竞争力方面,虽然福建整体的制造业总体水平位居全国第八位,在服装、制鞋、陶瓷、水泥、石材、电子、塑料制品、化纤、纸制品方面在全国有一定优势,但是形成规模的集群只有福州马尾显示器、青口汽车、厦门IT、湄洲湾石化、泉州石材等。而且,由于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导致福建省内产业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品牌知名度都远远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见表2),整体竞争力较弱。

但曾先生订酒店时出现错误,本来计划预订1日入住的酒店,但订成2日入住的酒店。虽然有网友质疑“斯德哥尔摩发电机”旅店是一家廉价青旅,但记者16日看到了曾先生出示的预订信息,在上述旅店用人民币831元订了一间房间。

表3 海西产业品牌影响力与周边地区的比较

数据来源:中国名牌网,中国驰名商标网,中国商标专网。

2.5 产业链条不完整,结构与珠三角趋同

从现有的产业结构来看,目前,福建省已初步形成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及制品—化纤—纺织—服装—皮革制品—塑料制品产业链,以及冶金—金属制品—专用、通用设备—汽车船舶—电气机械—电子信息产业链这两大产业链。但是还有许多产业链条不完整,不少原材料需要到外省购买,因而缺乏产业链集聚,企业就很难做大做强,而部分产业链过短的现象,又使得工业产业集群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使集群的产品停留在资源的初级加工上。

从结构对比来看,珠江三角洲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三大新兴支柱产业群,石化与汽车工业是珠江三角洲重化工业的重点,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和广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福建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主要分布在纺织、服装、鞋帽、建材、机械、石化、食品、工艺品、电子、林业工业、电器电气、轻工制品等行业,其中被确立为三大支柱产业的电子、机械及石化产业,与珠三角的发展趋向一致。

3 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未来产业发展的思考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知,作为海西核心的福建省在产业发展的多个方面落后于周边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带的一块凹陷区,福建应该积极借鉴“两洲”的发展经验,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中国东部沿海三个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在区域发展模式、产业发展基础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未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应该立足于这些差异,紧紧抓住“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机遇,依据自身的优势和实力,采取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

3.1 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

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F.Perrour)提出的增长极理论指出,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经济增长极,并通过增长极的辐射带动效用,实现整个区域的共同发展。从海峡西岸的具体情况来看,包括厦门以及泉州、漳州部分区域在内的闽东南金三角无疑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最具实力和潜力的经济增长极。未来海峡西岸经济区要通过整合这一区域的优势资源,打造一个强有力的经济增长中心,使之成为打动海峡西岸经济区整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

3.2 细分政策区,争取特殊政策,发挥区位优势

中国的市场经济带有浓厚的中央集权特色,不管是哪一层面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协调。在中央财政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一下,政策优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和工具。但是,对于中央政府而言,政策优惠在一定程度上所起的作用是运用政府的力量对经济资源进行再分配,这就会造成政策优惠区域和非优惠区域的利益纷争。因此,政策优惠的面积不可能过大,而以省一级行政区的名义向中央争取优惠政策更是不可行的。作为中国区域经济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自然离不开中央政策的支持,但是在争取政策的形势上需要加以变通。以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优势,划分不同的政策区域,争取特殊的优惠政策。

3.3 主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推进闽台经贸关系发展,首先要加大政策开放力度,深化直接、双向、全面“三通”,形成更积极、更开放的对台合作格局。争取对台先行先试政策,探索两岸合作具体模式;其次要加强闽台产业深度对接,强化对台商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合作,吸收台资落户福建。加大以电子制造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台资的力度,加强与台湾各大企业和重点产业协会的联系和项目跟踪落实。在办好现有台商投资区、闽台农业合作实验区的基础上,大力吸引台湾部分产业向福建整体转移,突出抓好台资龙头项目的引进,使之成为东南沿海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再次要进一步推进闽台经贸合作关系,提供便利的贸易和投资条件,促进海峡两岸生产要素流动,创新两岸产业与金融合作、经贸与人员交流机制,加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最后要发挥“五缘”优势,建设台商投资走廊。福建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如何利用台乡优势打台湾牌,是建设沿海台商投资产业走廊的关键。如何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在外投资的侨胞回乡创业,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所在。

3.4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推进福建与两个三角洲的产业对接

福建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目前我国区域发展最为发达的两个地区在沿海的直接通道。在过去的区域经济发展中,两大三角洲形成了各自的产业格局,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效。但是随着区域发展进一步深入,两大三角洲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已逐渐凸现。最显著的莫过于长三角的产业趋同,以及珠三角因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压力导致传统产业转型的问题。而在这样的状况下,适时推进福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对接,可以吸引和畅通人流、物流、资金和信息流,集聚生产要素,从而优化区域整体资源配置,拓展经济腹地,建设海峡西岸制造业基地。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将东南沿海三个经济发达区域连成一片,将成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极。

因此,一方面,福建要加快建设与两大三角洲衔接的快速交通网络,发展贯通两大区域的区域物流产业;另一方面,也要做好配套设施建设,深化改革,尽快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新体制,放宽对外商投资领域的限制,改善投资环境,从而做好产业协作与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工作。

3.5 完善产业链建设,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经验来看,产业链的形成往往是在某个区域由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使一些中小企业作为其配套,形成了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之间密切合作的产业集群。因此在完善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方面,政府要做的主要有:一是着眼于海西区域规划中各地市的主体定位,对工业园区的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引导各个园区形成各有特色的主导产业,招商引资应充分考虑园区企业的产业关联性,提高园区产业配置,提升园区的产业集聚程度。二是对于重点扶植的工业区将优惠政策由原来的向县(市)区倾斜改为向产业倾斜,有目标地吸引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强的项目进入集群区域。三是协调不同区域、不同园区产业集群的行业分布,把原有区域中不同产业企业引入更有利于其生存和发展的聚集区,形成优势鲜明的产业集群经济。在此基础上,要围绕打造产业链和壮大产业集群,进一步依托项目建设引进扶持壮大龙头企业,降低链条风险。

在产业集群形成之初,模仿学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是众多地区产业规划的必由之路,但是随着海西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进入工业化和现代化后期,必然要将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重点,这些都要求一个地区具备良好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将是区域发展的后备力量。从长远来看,加大福建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是提升福建产业创新能力的最根本前提。福建高等教育资源在发达地区属于比较匮乏的区域,因此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是解决福建人才空缺,创新能力较低现状的根本途径。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海西区域与周边先发区域的比较分析得出:以福建为主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区位、资源等方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优势,尤其是与台湾一衣带水,“五缘”相连是独一无二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使这些优势没能获得充分的发挥。改革开放之后,海西区域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周边先发区域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产业结构、产业发展规模等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使海峡西岸经济区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危险。

但是总体而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发挥优势,加速弥补经济欠账是现阶段福建的主要任务。要进一步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福建要主动对接两大经济高地,主动承接台湾省的产业转移,促成长、珠、海峡西岸三个经济区互动发展。

[1] 谢天成,李应博,刘震涛.1990年以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制造业结构演进与对比研究[J].国际经济评论,2009,(7):55-58.

[2] 许正中,高常水.后危机背景下先导产业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软科学,2009,(11):19-24.

[3] 安增军,郑国泽.中国区域经济视角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与福建经济竞争力提升[J].经济管理,2007,(14):37-41.

[4] 杨益生,朱四海.中国区域经济新格局与海西发展战略提升[J].东南学术,2009,(4):9-17.

[5] 黄家骅.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空间架构研究[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0):69-76.

[6] 王秋石.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的五大特征——兼议中国后发展地区的机遇[J].当代财经,2009,(12):5-9.

[7] 李非.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先行先试政策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2-8.

[8] 叶飞文.努力打造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J]. 宏观经济研究,2006,(10):47-54.

[9] 叶飞文.海峡经济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形成与发展构想(上) [J].发展研究,2006,(8):38-42.

[10] 叶飞文.海峡经济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形成与发展构想(下) [J].发展研究,2006,(9):28-32.

[11] 伍长南.福建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亚太经济,2006,(6):62-65.

猜你喜欢
海峡西岸海西经济区
孙海西、甘赛雄作品
海峡西岸农业高职教育的改革与探索
海峡两岸高职教育评估监测的比较
国内外城市群发展协调经验对海峡西岸城市发展的启示
基于现代物流的RFID集装箱信息管理应用研究——以海西港口为例
服务海西建言献策·踔厉前行写华章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爱在海西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