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衔接”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0-01-12 14:43李翠萍刘晓红
台州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专任教师护理学

李翠萍,刘晓红

(台州学院 医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衔接”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翠萍,刘晓红

(台州学院 医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为评价《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衔接效果,对某医学院校4名专任教师及其附属医院64名临床带教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6.18%的调查对象认为《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基本结合,33.82%的调查对象则认为部分脱节。临床带教护士认为为了病人安全未完全放手让学生参与实际工作,学生实践机会少是主要原因。专任教师认为医院与学校沟通交流不足,学生临床学习效果得不到反馈、师资培养滞后是主要原因。改变单一教学模式,培养师资,创办院校合作模式将是改变现状的有效途径。

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临床实践

妇产科护理学的学习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即理论学习阶段和毕业前临床实践阶段。理论学习阶段要求系统学习《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按照学校教学大纲要求讲授,并配以临床见习加深感性认识。临床实践是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入临床护理,锻炼学生临床护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两者均不可偏废,缺一不可。“衔接”是妇产科护理学中专业名词[1],学生从理论学习过渡到临床实践正如分娩机制中的衔接一样,须“头盆相称”,才能真正掌握妇产科护理学这门实践性学科。

2008年5月12日颁布实施的《护士条例》,对护士执业考试、注册做出了新的规定,实现了学生在学校要完成人才培养与护理行业准入的对接[2]。针对目前《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结合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某医学院校妇儿护理教研室4名专任教师及其3家附属医院妇产科64名临床带教护士。

1.2 方法

1.2.1 采用文献检索法及小组座谈讨论的方式。座谈由1名教师主持,4名专任教师参与,探讨影响《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衔接因素。

1.2.2 对3家附属医院妇产科64名临床护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64份,回收率100%。其中包括《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适合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结合程度情况(表1)

由表中数据表明,专任教师和临床护理教师多数认为,目前《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是相适应的。

2.2 临床护理教师认为影响《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衔接的因素(表2)

表2 影响《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衔接因素

临床护理教师认为,为了病人安全未完全放手让学生参与实际工作,学生实践机会少。有5人次认为学校理论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脱节。

2.3 专任教师认为影响《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衔接的因素(表3)

表3 影响《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衔接的因素

3 讨论

3.1 改变单一理论教学模式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临床工作中正确运用护理程序科学方法管理病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评判性思维,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护理计划。根据疾病偶发性特点及一些特殊护理操作要求,可在课堂上开展模拟临床病例教学形式。此外从护理学专业角度出发,渗透人文修养、美学、人际沟通等知识,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体反思,以实现思维能力、职业情感、人文关怀、风险管理意识的提高[3]。

随着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病人及其家属拒绝实习生操作的现象日趋明显。一方面学生要认识、理解护理工作,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尊重病人及其选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也是临床工作必需的。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开展情境模拟教学,锻炼、培养学生与病人的沟通技巧,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在临床带教中,要加强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学生对操作的认识不仅仅止于动手,更要从理论上阐释原理,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

3.2 加强妇产科护理学师资培养,实行临床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保证《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质量

3.2.1 加强专任教师培养

对新进教师实行“导师制”,安排指导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指导,并到临床进行实践,增加临床经验。但仅仅通过下临床的形式远远达不到提高师资水平的目的。学校应注意教师的学历培养,增强自身知识层次;选派教师到教育较发达地区培训,丰富完善专业知识结构;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掌握妇产科护理学最新动态,提高科研能力。

3.2.2 临床护理教师培养

临床护理教师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4]。为保证临床护理教师的质量,应实行准入制度[5]。由医院护理部及学校护理系收集意见,制订临床护理教师资质要求,据学生成绩对其进行评定。完善培训体系,保证队伍素质。护理部应设立临床护理教师培训基地进行规范化培训,保证其业务能力。

3.3 以学生为桥梁,加强学校与医院合作,创办院校合作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三年时间在校完成理论学习,最后一年在临床完成护理实践。调查结果显示,专任教师及临床护理教师均提出学校与医院沟通交流不足,对学生学习情况并不十分了解。面对现况,应积极创办新的教学模式,从学生一进入医学院,就指定临床护理教师,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应定期向临床护理教师汇报,在临床实践阶段,要学生带课题下临床,由专任教师和临床护理教师共同指导完成。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学生专业学习的连贯性、对临床发展有持续性了解,还可以加强专任教师与临床护理教师的联系,推进学校与医院的合作。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2.

[2]姜小鹰,高骥.高等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衔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12-16.

[3]刘晓英,郭晓琴,董丽媛.妇产科护理学临床实践教学效果的调查结果所引发的思考[J].护理研究,2008,22(6):1682-1683.

[4]吕岩,于艳秋.本科护理专业临床教师行为特质评价与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5):43-44.

[5]李葆华,张洪君,王群等.改革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提高护理教学质量[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21-22.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ngagement”of Theory Teaching and Clinical Practice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LI Cui-ping,LIU Xiao-hong
(School of Medicine,Taizhou University,Taizhou 318000,China)

To evaluate convergence results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clinical practice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Methods:To investigate 4 full-time teachers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64 clinical teaching nurses in their affiliated hospitals.Results:66.18%respondents agree that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clinical practice are basically fit in Nurs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33.82%respondents think that there exits the gap in part.Clinical teaching nurses hold that the main reason is students are lack of practical work for the sake of the safety of patients.Full-time teachers think that the problems are the lack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hospitals and schools,of clinical learning feedback;and the main reason is there is a lag in teacher training.Conclusion:To change a single mode of instruction,train teachers,and establis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medical colleges and hospital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theory education;clinical practice

周小莉)

G420

C

1672-3708(2010)03-0091-04

2010-03-02;

2010-04-13

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YB08071。

李翠萍(1980- ),女,山西阳泉人,助教,主要从事妇产科护理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妇产科护理学专任教师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的开展与实施
基于“教学过程”的高职专任教师绩效考核组织实施研究
高职院校《妇产科护理学》PBL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案例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及其结构
试论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