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论坛”的和平之音

2010-01-17 05:01何端端穆亮龙
黄埔 2010年6期
关键词:台儿庄同学会黄埔

■何端端 穆亮龙

“黄埔论坛”的和平之音

■何端端 穆亮龙

8月下旬,来自海峡两岸及海外的黄埔校友及亲属、有关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抗战主题在南京交流,他们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走访徐州、扬州。4天时间,与会代表共话国共合作抗战的精神,探求两岸和平发展的未来。

8月24日,由黄埔军校同学会、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共同主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黄埔论坛”在南京拉开帷幕。

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在论坛上表示,黄埔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得到锤炼和升华,在目前两岸关系进一步深入向前发展的历史时刻,有着爱国传统的黄埔同学们不顾年事已高,捐弃前嫌,奔走两岸,为结束敌对状态,增进互信而身体力行。

“14年前曾回到南京,今天再次来南京参加黄埔人的聚会,有兄弟相聚的感觉,非常温馨。”黄埔教官、抗日名将陈诚将军的儿子陈履安曾在南京念过小学,抗战胜利后在这里生活了4年。经历过抗战的陈履安感慨地说:“我们之所以要纪念抗日战争,在于抗日战争让中国人不分你我,共同抗击侵略,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发挥到极致。现在我们要心胸更开阔、更放大,中国一定要走上和平、融合的道路。”

79岁高龄的台湾原陆军总司令陈廷宠上将是江苏盐城人,黄埔二十四期学生,他18岁离家从军后赴台湾,与家人隔绝40年,生死两不知。台湾开放探亲之后,年过七旬的老母亲来到台湾,看到儿子不禁问道:“你的头发怎么都白了?”老人家心中所记,还是他18岁离家时的模样。

“本人受邀前来参加黄埔论坛,深感荣幸,家父与我两代黄埔世家,更感快慰。”陈廷宠说。

8月26日,结束了南京和徐州的论坛和参访后,代表们来到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不顾长途奔波的疲劳,这些白发银鬓的耄耋老人,一踏进纪念馆,便神情专注地倾听讲解。图文声像并茂的真实历史纪录,勾起了老将军们深沉的历史追忆。

来自台湾的、黄埔十七期同学陈存锋老人已经92岁高龄,曾参加过抗战,看到纪念馆里展出的《牺牲已到最后关头》歌词,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同胞们,向前走,别退后,把我们的血和肉去拼掉敌人的头。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牺牲已到最后关头……”陈老的声音是颤抖的,但歌词记忆犹新。

“刘将军,您刚才说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一个是我们当时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第二个是战术得当。我觉得第三个也很重要,是团结。”“是,尤其是敌后作战。游击队破坏了敌人的补给线,机械化部队不能顺利伸展。”祖国大陆的军史专家刘波和台湾退役中将刘继正边参观边交流起观点,对于黄埔精神以及国共合作夺取台儿庄战役胜利很有共识。

陈履安对纪念馆真实还原历史的布展十分认同,“我看到这里面很多前辈,相当一部分是我认识的。”

对大陆兴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台儿庄大战等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历史,警醒后人,台湾原空军副司令李贵发深表赞同。“大陆愿意花这么多经费建具有纪念价值的馆,我觉得大陆能够用历史教育人民是很好的,我们都不能忘记历史。”

从美国赶来的黄埔三十三期同学张学海说:“我看了很感动,在台儿庄很多学长牺牲了,在纪念馆里面我流了好几次泪。”

4天的活动即将结束,黄埔校友们不停地合影留念,恋恋不舍,希望多多开展这样的交流活动。

在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环境下,与会人员希望能把黄埔校友在抗战中表现出的团结精神继续传承下去。陈履安说:“现在两岸氛围比较和谐,所以,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团结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陈廷宠感触地说,两岸黄埔人之间的交流有助于积累共识,这正是建立军事互信过程的“聪明剂”。

台湾退役中将、陆军军官学校校友会会长宁攸武对两岸开展进一步的军事交流合作充满期待。“将来,首先要两岸共同合编抗日战史。在共同维护我们的南海和东海疆域方面,两岸也应该可以坐下来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猜你喜欢
台儿庄同学会黄埔
欢迎订阅《黄埔》杂志 《黄埔家书》增刊
黄埔老兵陈生华
他们为黄埔前辈画像
同学会
满满的干货分享THX、HAA、ISF、CEDIA同学会成功举办
死灰里萌出了新生的嫩芽
留学同学会之超级社团
台儿庄树起民族精神的丰碑
何顿《黄埔四期》夺冠
《遇见另一个台儿庄》展示不一样的台儿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