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前低后高 降水时空不均——2010年夏季(6—8月)浙江天气与气候

2010-01-18 01:16毛燕军
浙江气象 2010年4期
关键词:海温降水量气温

任 律 毛燕军

(浙江省气候中心,浙江杭州310017)

1 基本气候概况

1.1 气 温

2010年夏季全省平均气温为27.3℃,比常年同期偏高0.6℃,比上年偏低0.5℃(图1)。各地气温在24.6~28.3℃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衢州大部、建德、遂昌、缙云略偏低,其余地区均偏高,其中嘉兴地区、杭州、萧山、绍兴、洪家等地偏高1℃以上。夏季气温前低后高,6月份除浙北北部外,全省其他地区明显偏低;7月份全省大部分地区接近常年;8月份气温异常偏高。

图1 浙江省夏季平均气温历年变化

1.2 降 水

图2 浙江省夏季降水量历年变化

2010年夏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为612.1 mm,比常年同期偏多1成,比上年偏多24.1 mm(图2)。各地分布在304~1107 mm之间,自北向南逐渐增多。与常年同期相比,浙北大部分地区偏少,其他地区偏多,其中台州沿海地区、龙泉、丽水、永嘉偏多4成以上。降水日数全省平均为44 d,比常年同期偏多2 d,比上年偏多1 d,全省各地在35~61 d之间。

2010年夏季全省降水量时空分布很不均匀。6月降水量南多北少,7月份降水量全省大部分地区偏多,8月份降水量除局部地区外,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少。

1.3 日 照

2010年夏季日照时数全省平均为558.1 h,比常年同期偏少约1成(图3),比上年偏多5.1 h。全省各地在474~674 h之间,与上年相比,浙北大部分地区日照偏多,浙南地区日照偏少。

2 主要气候事件

2.1 华南雨带和梅雨

2010年6月上中旬,浙江受华南雨带北缘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浙中南地区。浙西南地区降水量异常偏多。

图3 浙江省夏季日照时数历年变化

2010年浙北地区6月24日入梅,7月21日出梅,梅雨日数28 d,梅雨期降水量接近常年略偏少,但梅期略长,降水过程集中。

6月下旬至7月中旬累计出现1站次大暴雨和59站次暴雨,集中强降水导致部分山区小流域山洪爆发,局部地区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城市和乡村低洼区受淹,部分道路中断,房屋倒塌,堤防受损。

2.2 高 温

2010年夏季浙江省共出现4次范围广,强度强的持续高温天气,6月底至7月上旬前期;7月中旬后期至下旬前期;7月下旬后期至8月上旬前期;8月上旬末至下旬中期。全省大部分地区高温(≥35℃)日数累计达18~21 d,极端最高气温基本在38℃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超过40℃。普陀、椒江、下大陈、三门、乍浦等5站日最高气温破当地历史最高记录。高温天气造成用电紧张,中暑人数明显增多,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较大影响。

2.3 强对流和雷击

受切变线影响,6月9日浙江省大部出现强降水天气,其中浙南、浙西出现了6站暴雨。7月上旬浙江省自北向南出现大范围降水天气,由于降雨强度大,局地洪水爆发,造成较大损失。受东风波影响,7月23—27日,浙江省东南沿海普降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到特大暴雨。8月中旬,受副热带高压边缘和冷空气影响,浙北地区遭受暴雨和冰雹袭击,并伴有强雷电和大风天气。

3 海气主要特征及影响

3.1 赤道太平洋海温逐渐进入拉尼娜状态

监测表明,2010年5—6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负距平范围不断扩大,强度加强,至7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各关键区海温指数迅速下降,其中赤道中、东太平洋综合区海温指数(NINO Z)达到La Ni˜na状态标准;SOI指数持续 4个月为正值,7月出现明显上升,表现出热带大气快速调整并与冷位相相关联的异常特征。夏季仍受厄尔尼诺事件的滞后影响,影响浙江热带气旋异常偏少。

3.2 东亚西南季风持续偏弱

2010年6月第2候至7月第5候期间,南海夏季风持续偏弱,至7月第4候略有增强。受其影响,6月下旬前,主要雨带一直在华南维持,6月第5候主雨带北抬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浙北地区入梅,至7月第5候,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已推进到黄淮地区,同时我国东部地区的主雨带也发生明显变化,跃至江淮、黄淮一带。7月21日,浙江省出梅,全省以高温天气为主。

3.3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

6—8月份,西太平洋副高较常年同期面积偏大,强度偏强,西伸脊点偏西。副高脊线6月份偏南,7月份接近常年,8月份偏北。

6月份由于副高位置偏南,前期雨带位置偏南,浙江主要受华南雨带北缘影响,浙西南地区降水量明显偏多;6月下旬副高北跳,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期,浙北地区降水量增多;7月下旬副高再次北跳,浙江省在副高控制之下,晴热少雨。

猜你喜欢
海温降水量气温
1958—2019年新兴县汛期降水量的气候特征
成都市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基于FY-3D和FY-4A的气温时空融合
基于深度学习的海温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应用研究
基于Argo、XBT数据的苏拉威西海温盐特征分析
深冬气温多变 蔬菜管理要随机应变
降水量是怎么算出来的
1988—2017年呼和浩特市降水演变特征分析
FY-3卫星VIRR海表温度产品进展
与气温成反比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