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黄金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及对策

2010-01-22 12:02侯华丽王燕东
中国矿业 2010年10期
关键词:黄金发展

侯华丽,王燕东

(1.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黄金具有商品和货币双重职能,在人类文明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黄金主要用于硬通货币和装饰品。20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给黄金开发带来良好机遇,科学技术发展促使它的应用领域更加广阔,其使用已开始进入工业部门各个领域。黄金产业是关系到金融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特别是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使得黄金的避险保值功能表现得淋漓尽致,黄金成为矿业投资关注的热点领域。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根本消除,黄金价格中长期向上趋势不会改变[1]。在这一形势下,我国黄金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保证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

1 我国黄金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我国黄金资源分布广泛,储量比较丰富,资源潜力巨大。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及我国黄金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黄金产业将会继续稳步快速发展,并呈现以下五大趋势:

1.1 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的趋势

1949~2009年,随着我国黄金产业政策环境不断完善,黄金勘探能力及开采冶炼技术的不断提高,黄金产量不断增长(图1)。2007年黄金产量首次超过南非,位居全球首位;2009年达到313.98t,创历史新高;连续3年保持全球第一产金大国的地位。预计未来一段时期,黄金产业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并将逐步从单一矿产金开发,拓展到副产金、冶炼金开发,从单一矿种开发,渐次形成以金为主、多金属开发的大趋势;金提纯、深加工等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在产业结构中越来越占优势地位。黄金产业向专业化和高端技术开发领域发展,呈现以金为主、多元发展的趋势[2-3]。

1.2 黄金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许多地区配置和增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4-5]。我国黄金产业也在向着基地化和园区化的方向发展,如山东招远黄金工业园、烟台黄金工业园、陕西省潼关黄金工业园以及深圳罗湖珠宝产业集群基地等。同时,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企业等横向一体化行为,小而散的局面开始改观,产业集中度明显加强,大集团、大公司发展迅速,逐步成为主导我国黄金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2010年上半年,排名前10位的中国黄金企业生产黄金78.83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9.5%,保有黄金资源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60%以上。预计未来,可能会形成中国黄金、紫金矿业、山东黄金等3家为主导的竞争格局。同时,企业自身也在向着纵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即在供、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渗透和扩张,在一个行业价值链中参与不同层次的活动。

图1 1949~2009年我国黄金产量

1.3 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的趋势

发展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它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战略举措。从国际工业发展趋势看,目前许多国家都在推行清洁生产,这也是黄金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4 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趋势

难选冶金矿技术突破以及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和强势措施的推动,促使我国黄金矿业重点开发区域向中西部转移,区域协调发展基本态势开始形成,给黄金矿业提供了腾挪的“战略空间”。与10年前相比,我国黄金生产力布局东高西低的态势虽然没有根本改变,但中部的地位明显提高。从产业结构看,东部黄金工业主要为黄金矿业和冶炼业;中部是黄金矿业和有色金属加工业平分秋色;西部仍属于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区域,矿产金和有色金属副产金生产都很有潜力。

1.5 黄金市场金融化发展趋势

在产能和开采技术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从2001年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到2008年黄金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上市,我国黄金市场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目前,黄金市场正处于实物商品交易向金融投资型黄金交易转变的起步和发展阶段。可以预见,基于黄金现货与衍生品的二次金融产品开发,将是未来黄金交易新的热点,我国黄金市场金融化趋势明显[6]。

2 黄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地质勘探工作滞后,资源保证程度低

地质勘探工作是发展黄金产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同时勘探业也是黄金产业链当中最上游的产业,直接影响着黄金产业发展。整体来看,与世界大国相比,我国地质勘探工作还有待发展。首先,我国缺少风险勘探市场机制,矿业资本市场不够完善。其次,金矿地质勘查投入占金属矿产地勘投入的比例持续下降(图2)。第三,通过多年的开采,我国高品位金矿、浅部以及开发条件较好地区的资源逐步减少,勘查、开发转向深部和复杂条件地区,找矿难度逐渐加大。国内黄金矿产资源后备储量增长缓慢,2008年黄金资源储量静态保证程度平均不足5年,远低于世界平均保证程度19年。

2.2 资源分割较为严重,开发能力分散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黄金工业是多头开发,有的在一个矿区甚至一条矿脉上,分设了几个企业进行开采活动。尽管走规模经营之路谈论了多年,但总体看,分割资源、重复建设,矿山点多、面广、分散问题仍然制约着黄金产业的发展。2008年,我国金矿矿山数有1687个,大、中型矿山仅占到矿山总数的7%(图3)。

图2 金矿地勘投入比例及从业人员

图3 2008年我国黄金矿山企业规模结构

2.3 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近几年来,我国黄金行业“小而散”的局面正在得到改变,以大型黄金集团为主导的有序净增、合作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但是,与美国、南非等黄金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黄金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还处于相对较低阶段。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家年产百吨以上的黄金企业,而全球产金量最大的15个公司,如美国的纽蒙特(Newmont)、南非的安格鲁阿山帝(Anglo Gold Ashanti)、加拿大的巴莱克(Barrick Gold)等公司产量都在百吨以上,其中纽蒙特(Newmont)一家就年产200多吨。同时,全球大型黄金企业在资源方面控制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加拿大的巴莱克(Barrick Gold)公司黄金储量已达到4307t,美国的纽蒙特公司储量2642t,而国内黄金资源量最大的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只有1200多吨。

2.4 产业链前端的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加工、投资市场等产业链后端发展相对滞后

总体上看,我国黄金产业结构呈现出基础性原材料工业过多,资源性产业比重偏大,产业链短而细、综合配套能力弱,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循环组合水平低的特点。特别是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黄金产业交易、投资、加工、零售这些后续产业链的发展还较为滞后,从加工深度和上下游部门之间的比例来看,高加工度产业发展不足,黄金制品附加值依然较低,和国际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首饰制造是中国黄金市场上最大的需求方,但我国黄金首饰出口商品多以来料、来件加工为主[7],品牌优势不明显,经济潜力尚需挖掘。同时,当前我国黄金市场正处于实物商品交易向金融投资型黄金交易起步发展阶段,投资需求量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单就2008年来说,我国首饰用金360多吨,而投资用金只有180多吨,黄金投资品种缺乏创新与整合,落后于国际黄金市场的发展。

2.5 各地区黄金产业结构存在“同构化”和“低度化”现象

近几年来,由于国际金价一直在高位运行,各地都出现了“黄金开发热”,特别是山东、河南、安徽、福建等金矿资源大省,纷纷提出相关支持政策,发展本地区的黄金产业。因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本地区黄金产业结构的“小而全”、“大而全”,各地区之间争夺原材料和市场封闭等,黄金产业结构存在同构化和低度化现象。

2.6 黄金储备少,储备机制有待健全

中国在30年来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外汇储备急剧增加,而黄金储备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截至2009年9月,我国黄金储备虽然调整到了1054t[8],但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比例,仍然只有不到2%的水平。而发达国家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普遍高达40%至60%,欧元区国家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占比达到了60.8%。可见,中国1054t的黄金储备还是偏少的。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地质勘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围绕“佳木斯、延边-东宁、乌拉山-大青山、燕辽、吉南-辽东、小秦岭-熊耳山、胶东、西秦岭、东秦岭、松藩-摩天岭、滇桂黔金三角、哀牢山、三江南段、三江北段、长江中下游”等重点成矿区带,瞄准成矿远景区,在部署安排上,主攻新区、深部、大矿三个重点。着力推进地质找矿由浅部向深部转变、由老区向新区新类型转变、由小矿向大矿转变,努力形成勘探开发保护相协调、老区新区深部相协调、国内国外相协调的勘探开发新格局,争取尽快在新类型金矿和大中型金矿勘探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加大黄金地质勘查投入,推动建立风险勘探市场机制,并提出适合我国黄金矿业的投融资和管理政策,积极引导利用国内外资金投向矿权市场,提升黄金矿产勘探、开采、冶炼的整体水平和效益。

3.2 大力推进黄金资源整合,规范开采秩序,建立资源优化配置体系

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加大部门推动力度,大力推进黄金资源整合,优化开发格局。

一要提高行业准入门槛[8],合理设置矿业权。站在国家资源战略高度考虑,从技术、资金、安全保障等方面,提高黄金勘查开发的准入门槛,从源头上调控黄金矿山和矿业权的合理设置。二是加大整治力度。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开采金矿资源的违法行为。三是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利用境外资源,拓展发展空间。主要目标国家和地区有俄罗斯、蒙古、中亚、非洲等。

3.3 加快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促进大集团大基地的结合,依赖“资源”和“资本”这两个轮子,来联合推动现有重要成矿带上的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逐步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矿业集团,强化竞争力。

贯彻“以金为主、多元发展”的理念,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努力构建黄金产业与非金产业协调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在勘查黄金主矿种的同时,加强非金矿产资源的勘探,实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开发。要适时研发高科技项目,特别是金产品深加工项目。大力发展黄金工业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形成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工业网络。

3.4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关键技术为中心,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围绕采、选、冶,着力研究提高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的新工艺、新技术,淘汰落后工艺。首先提高深部资源的勘探技术和设备水平。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技术、难处理金矿选冶技术,以及尾矿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的研发和引进。同时,要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3.5 注重产业政策制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配套性

产业政策应以经济和法律手段、间接调控为主,以行政手段和直接调控为辅,在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建立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协商机制。建立产业-地区双坐标定位的政策规划,制定全国黄金产业重点发展战略,形成地区特色和优势互补,避免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造成重复建设,布局混乱。

3.6 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产业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之一,黄金矿业必须把握、顺应并积极融入这样一种趋势当中,实现黄金矿业生产、资本、贸易、技术、信息、人力资源的全球化[9-10]。包括积极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开发黄金矿产资源,为大型黄金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创造条件等等。

[1] 黄毅,张炳南.黄金价格中长期向上趋势不会改变[EB/OL].[2010-01-22].http://news.hexun.com/2010-01-22/122458453.html.

[2] 李超.黄金产业布局大变革 产业版图悄然改变[EB/OL].[2007-12-27].http://gold.hexun.com/2007-12-27/102510522.html.

[3] 艾大成.大力发展非金产业,培育黄金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J].中国黄金经济,1999(4):11-14.

[4] 陈建宏.矿业经济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5]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 中投顾问.2009~2012年中国黄金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R].2009.

[7] 郭远生.中国黄金产业组织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8] 孙兆学.中国金矿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OL].黄金,2009,30(1):12-15.

[9] 2009中国行业年度报告系列之——黄金[R].中国经济信息网,2009.

[10] 张平安.中国黄金资源国际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文论文研究,2007,12.

猜你喜欢
黄金发展
黄金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黄金出逃记
有几条黄金鱼
盛逝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六连跌后,黄金何去何从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买入黄金好时机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