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建言观点摘编

2010-01-24 09:18
浙江经济 2010年23期
关键词:建言设想十二五

“十二五”建言观点摘编

强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我每月要来杭州好几趟,到杭州最头痛的要数是交通不畅,如遇上下班高峰期间,堵车成了家常便饭。现在许多老百姓条件好了,都在买汽车,城市道路建设赶不上汽车每年的增速。对此,我想浙江“十二五”规划中,对杭州城市道路交通的建设,既是杭州市政府的事,也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的一件大事,如何使杭州市的城市交通成为来“行得通”,去“走得了”,便捷畅通无阻。

在“十二五”解决城市交通作为“畅通工程”来抓,争取在“十二五”解决杭城行路难的大问题。本人的设想是,要从“挖、疏、接、架、搭、引”等立体手段来强化、建设交通。“挖”:开挖地下交通轨道,最好两条前后同时进行开挖,使杭城在“十二五”期末争取建成投入运行多条地下交通轨道。“疏”:对有些瓶颈路段坚决下大决心将其疏通。“接”:有的路与远端的路不相连通的,要创造条件与其连通。“架”:是选择可行路段,实施架设天桥交通运行道路。“搭”:经常容易堵塞的十字路口,设法搭建人行天桥,以实现人、车分流。“引”: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居民尽可能座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城市空气污染。

(建言人:赵印观等)

理顺利益,技术不再是难题

政府提供优质“公共交通产品”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所必需的条件。“公交信息一体化”多年之所以未成功执行的关键点在于利益问题,现在有些城市公交“割据”厉害,私人(线路承包经营管理者)赚钱、国家(投入)亏钱、司机不称心(指标考核霸王车投诉等)、乘客不满意(公交不快捷、不方便、不舒适)。

“公交信息一体化”改革的前提是理顺利益机制。在信息化时代,公交作为社会公共产品应该避免垄断,公交线路之间的恶性竞争浪费资源非常严重,垄断行业的管理岗位必须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的广泛监督、审计和竞争,即“公共产品行业垄断和管理岗位的全面竞争”相结合。利益机制理顺了,技术不再是难题。

(建言人:马军建)

解决城市霾灰污染问题

杭州市作为世界级的风景旅游和休闲城市,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当今减排降压、大力推行低碳的情况下,解决城市霾灰污染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为此,对位于半山的杭州钢铁厂,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要下定决心彻底停产下马。现正是全国经济结构积极调整的时候,杭钢在全国排不上大中型钢铁企业,应采取下马停产,有其积极意义。二是有计划的搬迁,解决杭州的城市环境问题。三是在调整产能结构的同时,保留轧钢、薄板等部分较急需、经济技术又达标的产品。

(建言人:叶洪生)

细化绿化设想和垃圾分类

绿化,不能停留在绿了就好,希望能够有体现提高经济效益的规划设想。成片的薪炭林,用材林当然应该建。而路边公园、坟山、河港等植树虽是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为目的,但是总有更新的时段,不可能全是上百年地留养。应有更新利用提高经济效益,为后续绿化备有一定的经济来源的规划设想。树种应先有考虑,经济可归划区所有。

垃圾分类应加大推广和不定期的检查力度,成为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部分。可以用作沼气池的源料应专一留用,本地消化,减少外运。对人们不再需要的生活用品,衣裤袜鞋等应研究再利用。规模化的畜场,应把粪便利用规划作为饲养规划的一部分。

(建言人:戚良才)

加强道德建设

社会发展离不开道德建设,制定五年规划,就是确定五年内要实践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保证目标的实现,就需要调整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要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因此,需要加强党的建设、法制建设,同时也必须加强道德建设,法制与道德之间有互补的功能,但不可相互替代。

(建言人:唐子昇)

猜你喜欢
建言设想十二五
建言“一带一路”融资机制
为河南更出彩建言
建言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双提升”
对驼峰测长的改进设想
树智库标杆,为改革建言
跟踪导练(一)1
我设想
消除空袭后果的一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