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不在多 有悟则灵
——谈一道高考题的探究

2010-02-02 02:31傅阿勇虞金龙绍兴市第一中学浙江绍兴312000
中学教研(数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切点过点一题

●傅阿勇 虞金龙 (绍兴市第一中学 浙江绍兴 312000)

题不在多 有悟则灵
——谈一道高考题的探究

●傅阿勇 虞金龙 (绍兴市第一中学 浙江绍兴 312000)

近几年高考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每年都有几道考题与“旧题”似曾相识.教师在讲课时应该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对重点、热点问题应进行专门、集中的讲解和探究,要“挖得深,讲得透”.本文谈谈一道高考题的探究,旨在抛砖引玉.

图1

题目如图1,设抛物线方程为 x2=2py(p>0),M 为直线y=-2p上任意一点,过点M引抛物线的切线,切点分别为 A,B,求证:点 A,M,B 的横坐标成等差数列.

因此点A,M,B的横坐标成等差数列.

教师往往讲到此为止,但笔者以为这样为讲题而讲题,上课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若能仔细悟题,则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悟其解题方法,寻找一题多解

进行一题多解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问题,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知识与智慧的增长;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2 悟其解题特征,化特殊为一般

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研究解题过程,对解题过程出现的一些特征、结果进行推广,变特殊为一般,让学生在更高的角度上、更高的层次上重新认识问题,这样做有助于促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新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论1设抛物线方程为x2=2py(p>0).若M(x0,y0)是抛物线外任意一点,过点M引抛物线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点A,B,M的横坐标成等差数列.

结论3P(x0,y0)是抛物线x2=2py上任意一点,过点P作抛物线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直线AB的方程为x0x=p(y+y0).

证明设 A(x1,y1),B(x2,y2),由结论 2 可知,过点A,B的切线方程分别为

因为点 A(x1,y1),B(x2,y2)都在直线 x0x=p(y+y0)上,而过点A,B有且只有1条直线,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x0x=p(y+y0),结论3成立.

同理可得以下一般性结论.

结论4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若M(x0,y0)是抛物线外任意一点,过点M引抛物线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点A,B,M的纵坐标成等差数列.

结论5P(x0,y0)是抛物线y2=2px上任意一点,过点P作抛物线的切线,则切线的方程为y0y=p(x+x0).

结论6P(x0,y0)是抛物线y2=2px上任意一点,过点P作抛物线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直线AB的方程为y0y=p(x+x0).

3 悟其解题过程,设计新的变式

在教学中,要对命题进行不同方向、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充分揭露问题的本质,揭示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把不熟悉的知识变为熟悉的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可以有效减轻学生负担,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图2

如图2,取AB中点为N,连结MN.设过点M与y轴垂直的直线为 l,过点 A作AA1⊥l,过点 B 作 BB1⊥l.由例题结论可知MN是梯形ABB1A1的中位线,当 AB过抛物线焦点F,点M在准线y=-上时,

|AB|=|AF|+|BF|=|AA1|+|BB1|=2|MN|,此时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过点M,即MA⊥MB,由此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变式:

(1)点M必在准线上;

(2)FM⊥AB;

(3)MA⊥MB;

(4)|FM|2=|FA|·|FB|.

证明略.

4 悟其类比思想,力求通性通法

抛物线是圆锥曲线的一种,运用类比思想可以在椭圆、双曲线中得到如下结论:

(2)略.

这样可以把不熟悉的切线问题变为熟悉的焦点弦问题,由此又可以得到下面的变式.

类似结论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在高三数学复习中,对例题要进行多方面的感悟,悟其解题方法、悟其解题过程、悟其解题特征、悟其类比思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仅要做一题懂一题,而且要做一题懂一片,这样才能使复习起到最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切点过点一题
抛物线的切点弦方程的求法及性质应用
一题多解
一个圆锥曲线性质的推广
一题多解在于活
一种伪内切圆切点的刻画办法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
数学(二)
圆锥曲线的切点弦定理及其应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