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卫生措施后血液透析室空气质量效果分析

2010-02-09 10:02蔡水仙康玉华郑美华李春胜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318000
中国乡村医药 2010年1期
关键词:血透开窗紫外线

蔡水仙 康玉华 郑美华 李春胜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 318000)

我院血液透析室(简称血透室)自2004年3月,取消了紫外线灯的空气消毒,通过加强卫生管理、限制人员走动及增加开窗通风次数,血透室空气细菌培养均能达到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的要求。现将4年来我院血透室空气细菌培养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改进血透室空气消毒方法和管理。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血透室。面积约200m2,北面均为窗户,不设紫外线灯等空气消毒设施。

1.2 方法

1.2.1 每日晨清水擦拭地面、物体表面、机器台面1次,并开窗通风60分钟。

1.2.2 每班透析结束后整理物品,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物体表面及机器台面1次,疑有血迹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并开窗通风60分钟。

1.2.3 严格限制人员随意进入,凡进入血透室的人员必须更换专用鞋,并每日清洁消毒后晾干。

1.2.4 除每日必须做好清洁工作外,每周日定为卫生日,彻底清洁消毒血透室。

1.2.5 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规定的空气采样及检查方法,采取平板自然沉降法,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东、南、西、北、中共5个点)取样,分别暴露5分钟后送检,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后计算菌落总数(CFU)。

2 结果

经过4年5 0次的监测,有4 8次(9 6.0%)达到≤2 0 0 C F U/m3标准,符合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的规定,其中2次(4.0%)不合格均为东边取样点,菌落数分别为560CFU/m3、658 CFU/m3,时间为2006年4月5日及4月9日。经查找原因发现:系电工修理线路时将天花板盖打开后未盖严所致,2006年4月10日、13日再次检测结果均达到了合格要求。

3 讨论

经过4年50次的空气细菌培养结果分析,取消紫外线空气消毒,加强血透室卫生管理制度与措施,严格限制人员走动及有效开窗通风能够达到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基于上述情况,在基层医院血透室的建筑设计中,根据实际情况是否可以考虑取消紫外线灯空气消毒。虽然紫外线照射是一种常用的空气消毒方法,但消毒效果易受灯管强度、洁净度、环境的温湿度等诸多因素影响。而且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能引起皮肤和眼睛的不适,出现皮肤红斑,眼结膜刺激和易于疲劳,长期接触易引起白细胞下降和光敏性皮炎,产生的臭氧对呼吸道有不良刺激,所以消毒时需在无人的环境中进行[1]。而且安装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存在一定管理问题,如需对灯管进行定期监测,每天登记,每周清洁维护和更新等;紫外线空气消毒后的空气监测效果只能反映室内静止状态下的情况[2]。

[1]王爱华,韩相芝.4种空气消毒方法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46-47.

[2]王冰,任伍爱.未采用紫外线空气消毒的无菌室空气培养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95.

猜你喜欢
血透开窗紫外线
紫外线指数,提醒你保护皮肤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与分析
让人又爱又恨的紫外线
一种连续管开窗技术实践
跟踪导练(五)6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