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肿块152例病理及临床分析

2010-02-09 14:07蔡贵阳吴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附睾炎输精管附睾

蔡贵阳,吴斌

(中国医科大学 附属盛京医院泌尿外科,沈阳 110004)

附睾肿块常需手术,术前确诊较困难。为探讨附睾肿块的病理和临床特点,现将我院2001年5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5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52例,年龄12~82岁,肿块发现到就诊时间为3 d~20年。无症状者87例,局部酸胀隐痛或有下坠感者63例,因膀胱刺激症状或尿液异常就诊者2例,合并阴囊经久不愈性瘘道者2例。肿块最长径0.5~6.5 cm,左侧84例,右侧56例,双侧12例。肿块位于附睾头部者83例,附睾尾部者42例,附睾体部或全附睾者27例,累及睾丸及(或)精索者19例,输精管串珠样改变者2例。

1.2 治疗方法

均手术治疗,单纯性附睾囊肿或肿块切除109例,附睾部分切除8例,附睾切除17例,附睾加(部分)睾丸切除13例,合并阴囊瘘道者术中一并切除,睾丸附睾及精索根治性切除5例。均行病理学检查。

2 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报告为:囊肿83例(包括浆液性囊肿3例,副中肾管囊肿1例,附睾管囊性扩张1例),炎性肿块41例(包括结核及肉芽肿性炎,结核可能性大者21例),良性肿瘤21例(其中平滑肌瘤或平滑肌瘤样增生8例,腺瘤样瘤6例,淋巴管瘤2例,血管瘤2例,乳头状囊腺瘤2例,淋巴管瘤合并血管瘤1例),精子性肉芽肿4例,恶性肿瘤3例(其中恶性间皮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均为低度恶性;非霍奇金B细胞性淋巴瘤1例)。

3 讨论

附睾肿块临床常见,因附睾位置表浅,常较容易发现。附睾肿块类型较多,术前诊断常较困难,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本组患者中,囊肿占54.6%,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肿块占13.2%,附睾结核占13.8%,良性肿瘤占13.8%,精子性肉芽肿占2.6%,恶性肿瘤占2.0%。

3.1 附睾囊肿

常无明显症状,多为无意中或体检发现,单侧多见,本组单侧73例(左侧39例,右侧34例),双侧10例。好发于附睾头部,本组位于头部者76例。囊肿常呈圆形或类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有囊性感。超声示无回声液性暗区。囊肿持续疼痛或增至较大,影响到生活,可考虑手术切除,但应注意手术可能导致附睾梗阻或免疫性不育,未生育者手术应慎重[1]。

3.2 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肿块

较多见,可由急性附睾炎迁延而成,多无明显症状,可有局部不适、阴囊胀痛及下坠感,可有急性发作症状。单侧多见,多位于附睾尾部,不规则,质略硬,可有轻度压痛。一般由泌尿生殖道逆行感染所致,常合并精囊炎、前列腺炎及尿道炎。超声多提示不均质低回声声像。慢性附睾炎有急性发作时,应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由于附睾的瘢痕组织往往会阻碍药物进入附睾组织,所以单纯抗生素药物治疗效果一般并不理想,可同时采用局部热敷等物理治疗,也可附睾局部应用黄连素或新霉素等离子透入治疗[2]。反复发作者,需手术治疗,结合年龄、婚姻及生育等情况,可行附睾切除或肿块切除。

3.3 附睾结核

常无意中发现,早期位于附睾尾部,逐渐蔓延至头部,形状不规则,质硬,表面不光滑。一般发展缓慢,表现为附睾逐渐肿大,与阴囊皮肤粘连后若形成寒性脓肿,可使阴囊皮肤破溃,形成窦道,流出脓液及干酪样坏死物质,难以愈合。如累及同侧输精管,输精管增粗变硬,有时呈串珠样改变。附睾结核的声像图与附睾炎相似,只有出现钙化强回声和声影时才能与附睾炎鉴别[3]。目前认为附睾结核主要是血源播散而来[4],但与泌尿系结核关系密切[5],经输精管逆行感染也是一种途径。本组中4例合并肾结核。若无明确病因,可疑患者应行尿常规、结核菌素试验及排泄性尿路造影等检查,以了解有无泌尿系结核。一般早期的附睾结核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可以治愈,对于局部干酪样坏死严重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前后均应正规抗结核治疗。若发现附睾结核累及睾丸,应将附睾及(部分)睾丸一并切除,若术前精液分析提示精液中无精子,则应同时行对侧输精管结扎术[6,7]。

3.4 附睾肿瘤

附睾肿瘤少见,多为良性,恶性罕见。组织来源复杂,除囊腺瘤源于上皮组织外,其余几乎都源于间皮组织[3]。对无附睾炎及结核病史的附睾肿块患者,应考虑肿瘤可能。附睾肿瘤的良恶性难于鉴别,若长期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无改善,应想到附睾恶性肿瘤的可能[8]。有研究表明,附睾实质性肿块直径大于1.5 cm及存在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提示恶性可能[9]。怀疑附睾肿瘤的患者,术中应行病理切片检查,如为良性,行单纯肿瘤或附睾切除;如为恶性,行睾丸附睾及精索根治性切除,根据不同病理类型,术后行放疗或化疗。腺癌转移以淋巴途径为主,应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

3.5 精子性肉芽肿

好发于青壮年,与输精管切除术、创伤及附睾炎、睾丸炎病史等有关。患者可无症状,但常有附睾上极和精索疼痛及肿胀的历史,也可表现在睾丸,但少见[10]。超声多提示肿块为均匀低回声。一般需手术切除肿物或附睾,但要慎重考虑患者年龄、婚姻及生育等情况,因本病没有特异临床表现,极易与附睾其他疾病混淆,常需组织学检查确诊。

附睾肿块大多为良性,恶性罕见。诊断有赖于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超声及病理检查,此外,熟悉阴囊内容物的病理生理进程对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手术是治疗附睾肿块的有效方法。

[1]Wein AJ,Kavoussi LR,Novick AC,et al.Campbell-Walsh Urology[M].9th ed.Philadelphia:Saunders,2007:1908-1127.

[2]黄宇烽,李宏军.实用男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27.[3]郭应禄,胡礼泉.男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Matos MJ,Bacelar MT,Pinto P,et al.Genitourinary tuberculosis[J].Eur JRadiol,2005,55(2):181-187.

[5]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12-614.

[6]Engin G,Acunas B,Acunus G,et al.Imaging of 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J].Radiographics,2000,20(2):471-488.

[7]杨为民,杜广辉.阴囊及其内容物疾病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75-177.

[8]俞增福,蒋振华,方丹波,等.原发性附睾肿瘤:附32例报告[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5,19(1):43-44.

[9]Alleman WG,Gorman B,King BF,et al.Benign and malignant epididymal masses evaluated with scrotal sonography:clinical and pathologic review of 85 patients[J].JUltrasound Med,2008,27(8):1195-1202.

[10]郭应禄,曾荔.临床泌尿外科病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456-479.

猜你喜欢
附睾炎输精管附睾
绵羊附睾液和附睾精子中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单纯附睾扭转1例报告
睾丸炎和附睾炎的区别
别小瞧附睾炎
输精管堵塞导致男性不育
超声诊断小儿急性睾丸附睾炎的临床研究
高频超声在附睾梗阻性无精症诊断中的应用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
输精管结扎术后中远期对附睾、睾丸影响的超声观察
男用新型避孕药即将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