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银行优势视角下的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研究

2010-02-09 14:34周鸿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股份制信用社代理

周鸿卫 文 慧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9)

一、引 言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1996年开始一轮改革的重点是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使农村信用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制组织,由于此次改革没有考虑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性,改革的效果不理想。2003年开始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试点,这次改革的重点是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在实践中,体现为对部分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将其改造为农村商业银行,但相当多的是将农村信用社产权改制为股份合作制,或者改造为农村合作银行,或者保留农村信用社的名称。尽管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合作制比合作制有进步和改善,但这种产权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弊端,因此,对现有农村信用社来说,必须按照股份制方向,深入推进股份制改革[1]。

根据银监会“稳定县域”的要求,农村信用社(包括农村合作银行,以下同)股份制改造并不是将法人层级做得越高越好,应坚持以县(市)为统一法人地位不变,因此,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后,将成为小型农村商业性银行(以下称农村商业银行)①。国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小银行常常有着比大银行更高的效率[2][3],但小型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形成并发挥其比较优势。因此我国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应以形成和发挥小银行优势为出发点,这决定了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与我国的大中型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方式不一样。本文从小银行比较优势形成机理角度来讨论我国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过程中的有关股权结构、内部组织结构和经营地域,以及省联社职能定位等问题。

二、小银行优势

大量研究发现大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占其全部资产比重通常低于小银行的相应比重。对此,有多种解释,有学者认为,大型银行机构为避免威廉姆斯型组织不经济(Williamson-type organizational diseconomies),从而减少对小企业贷款[4];还有学者认为,小银行受资金规模的限制,且小银行只能提供较少的银行服务,不能满足大企业对大额资金和多样化金融服务的要求,因而小银行的服务对象通常为小企业[5]。这些解释只是认为上述结果是大小银行被动进行市场分工的结果,即只是从表象来解释小银行优势及形成原因,未能揭示小银行优势的本质和深层原因②。

只有将信息不对称问题引入到小银行优势的研究中,才真正揭示出小银行优势的本质。现代金融中介理论认为银行是生产和处理借款者信息问题的专家。银行通过生产和分析借款者信息和由此安排贷款合同条款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具体方法包括信贷配给、建立银企关系、要求提供担保或抵押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银企关系。这种关系包含只有银行和借款者拥有的关于借款者的私人信息,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小型且未上市企业相对大企业而言,通常对银行贷款更为依赖而且信息不对称更为严重。同样,与银行建立关系也是解决与小企业融资相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机制,这种机制从企业方面来说是关系型融资,从银行方面来说就是关系型贷款技术。

Co le、Go ldberg和White研究发现,大银行更多地依据财务比率来决定向小企业贷款,而小银行则依据与小企业先前的关系来决定向小企业贷款[6];Haynes、Ou和Bernay发现,相对小银行而言,大银行经常贷款给规模大的、成立较早的、更有财务保障的公司,这种贷款常常是交易型贷款[7]。因此,Berger、Kashyap和Udell提出了大银行障碍假说,认为大银行很难对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开展关系型贷款[8]。对此,较为普遍的解释是小银行在对小企业贷款方面具有信息优势[9][10]。由此可见,小银行优势的本质或核心是小银行对小企业关系型贷款相对于大银行而言,具有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的形成依赖于小银行对小企业贷款的信息优势。正是小银行的这种比较优势,在特定环境中,才导致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占比高于大银行的现象。

三、小银行优势的形成机理

这种信息优势主要是指小银行对小企业“软”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优势。“软”信息是关于潜在借款企业、企业所有者和当地社区的相关信息,是不容易观察、证实和向别人传递的信息[11],与之相对应的是“硬”信息。主要依据“软”信息进行贷款决策的贷款技术是关系型贷款,而主要依据“硬”信息进行贷款决策的贷款技术是交易型贷款。贷款技术选择的关键是如何控制贷款过程中的代理问题,这些代理问题包括银行与借款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基层信贷经理与高层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高层管理者与银行所有者之间的代理问题,等等。大银行在贷款决策过程中主要运用标准的准侧来评估借款人的财务报表,以控制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代理问题,而通过维持一致的贷款标准和贷款决策权集中来控制机构内部的代理问题。小银行控制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代理问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软”信息,由于与企业、企业所有者和当地社区经常接触的是银行基层贷款经理,他们是“软”信息的主要生产和储存者。为提高对银行基层经理生产“软”信息的激励,需赋予基层经理更大的贷款决策权,这将使小银行的内部代理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小银行选择关系型贷款技术不仅仅是银行规模问题,还涉及到小银行如何控制代理问题,即小银行要形成对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的比较优势,必须在控制代理问题上具有优势。

小银行控制代理问题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与小银行组织结构有关的优势。简单的内部组织结构和较少的管理层次使小银行在银行内部传递“软”信息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大的、层级较多的公司在传递与关系型贷款有关的“软”信息方面具有劣势。另外,小银行的这种组织结构还可以避免大的、管理层次多机构的组织无效率和协调难题。第二,小银行的地理优势。小银行总部在地理位置上接近潜在的借款人使得小银行对当地非常熟悉,而且减少了传递“软”信息方面的难题,从而使小银行在关系型贷款上具有比较优势。Hauswald和Marquez通过研究银企间物理距离对信息传递的影响,论证了关系型贷款随信息距离(inform ational distance)的增加或生产关于借款人私人信息成本的提高而缩减[12]。在美国,非存款金融机构正成为社区银行竞争对手,而其成功的部分原因应归功于小企业与非存款金融机构之间的中位距离从1998年的83英里迅速降到了2003年的37英里[13]。第三,小银行的所有权结构优势。小银行大都没有公开发行股票和债券,银行的大股东常常担任银行主席,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银行管理者和银行所有者、银行所有者和银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而且小银行机构的所有权基本上集中在银行管理者(包括基层经理)和当地社区的投资者手中③。这一方面会产生Brickley、Linck和Smith提出的小银行所有权激励优势[14],即由于小银行经理拥有很强的所有权激励,会更努力地生产“软”信息并以与股东利益一致的方式使用这种信息,降低因决策权下放带来的代理问题;另一方面,当地社区的银行所有者也会在日常的生活中监督银行基层经理。

四、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相关问题的讨论

根据小银行优势形成机理的要求,我国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后组建的小型商业性银行在产权结构、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应具有上述小银行的特征,这些特征将有助于小银行优势的形成和充分发挥,从而使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具备商业上可持续性的可能。以下问题值得我们讨论和探索。

(一)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的产权制度安排

由小银行优势形成机理可知,为激励基层信贷经理搜集和分析借款人的“软”信息,银行须授予其较大的贷款决策权,但不可避免地带来代理问题。为解决代理问题,小银行在股权安排上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银行管理层(包括基层经理)持有银行较多的股份,使其产生所有权激励;其二,银行股权适度集中,且银行大股东(持股比例不低于5%的股东)大都位于同一社区内,便于当地的银行股权所有者对银行管理层进行有效监督。所以,为有利于形成和发挥小银行优势,我国农村信用社在股份制改造时应使股权适度集中,这包括股权向少数股东适度集中(即大股东占比相对较多),向内部管理层适度集中,大股东在地域上适度集中(即主要由当地的自然人和法人成为银行的大股东)。因此,在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中关于股权优化安排应主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放松关于农村商业银行设立中“单个自然人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农村商业银行股本总额的2%,职工自然人合计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农村商业银行股本总额的2%”的规定;第二,对于大多数股份制改造后设立的农村商业银行而言,不应过于追求上市融资;第三,引进战略投资者应立足当地社区。

(二)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的内部治理与组织结构

目前农村信用社(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内部治理与组织结构的一些问题,加大了组织体系内的代理成本,抑制了小银行优势的形成和发挥。但小银行的比较优势是关系型贷款,需赋予基层信贷员较大的贷款权限,信贷风险控制主要依靠基层信贷员对借款者“软”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近距离的总部经理监控和本社区投资者监督等来实现。增加管理层次和上收贷款权限不利于小银行优势的形成和发挥。所以,农村信用社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时应追求简单的组织结构和向基层分支机构适度分权。另外应重新安排与省联社的关系,可考虑弱化或淡出省联社对改制后农村商业银行的直接干预和人事安排,对其职能进行重新定位,这有利于缩短管理链条,强化市场对管理者的约束,从而减轻组织体系内的代理成本。

(三)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的经营区域问题

当前,有人呼吁打破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地域限制,认为打破县(区)域经营地域限制,将有利于市场竞争,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压力,另一方面适度的竞争环境也有利于小银行优势的形成。从目前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来看,由于各类商业银行(包括外资银行)也正在将触角伸向农村,总体上农村金融市场“一家独大”的格局正加速破除,农村信用社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另外,最为关键的是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性小银行,其地方性主要应体现在县(区)域,这种地域上的集中不仅有利于对当地中小企业“软”信息的收集,并减少“软”信息传递的难题,也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层和当地投资者对基层信贷员的监督。如跨县(区)经营,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银行管理链条增长,管理层次增加和减弱对基层信贷员的监督。为控制信贷风险,基层信贷员的权限将上收,降低其收集和分析“软”信息的激励,减弱农村商业银行在关系型贷款上的优势。另外经营地域限制的放宽将不可避免地引发并购浪潮,产生比原有规模更大的组织机构,还有可能撤并原有经营网点,这会减弱农村商业银行关系型贷款优势④。因此,银监会针对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提出的“稳定县域”原则是值得肯定的,农村信用社改制后设立的农村商业银行,其经营区域一般不宜跨县(区)域。

(四)农村信用社省联社的职能定位与发展走向

按原来的制度设计,省联社的管理对象只是省内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实行股份制的农村商业银行根据自愿的原则可以选择不接受省联社管理。当省内所有或大部分农村信用社经过股份制改造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后,省联社的职能将面临较大的转变。其职能将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继续强化行业服务和行业管理职能,主要包括产品开发、网络建设、资金清算、流动性头寸调度等单个农村商业银行无力建设或不能做好的事情。第二,承担对农村商业银行商业可持续性的监管职能,其重要体现是为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提供一个存款保险机制。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和当地居民,由于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使得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较大,而且其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也较弱。股份制改造后,按照商业化原则,部分经营不善的农村商业银行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破产清算状况,即面临市场退出⑤。从我国城市信用社的市场退出来看,银行类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对储户存款的处理,处理不善会诱发所谓的“蝴蝶效应”,影响区域金融稳定。在国外,对破产银行储户存款保护常常通过存款保险机制来解决。因此,当所有或大部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后,应存在一个对储户存款起保护作用的机制。

本轮改革的一项重要事项是将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责任移交省级人民政府,本文认为该风险责任更多的应是对农村信用社储户存款的责任,而不完全是对机构的风险负责,特别是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以后。如果要对储户存款承担责任,则必须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商业可持续性进行有效监管。省联社在这个问题上具有比银监部门更多的优势,省联社在行使行业服务和行业管理职能中,通过与农村商业银行的经常接触,能有效地掌握和评估这些风险,对其商业可持续性进行及时和有效的判断,而且出于对储户存款保护的责任,也促使其对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等经营状况进行有效监督。所以,当大部分或所有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后,省联社可考虑成为一个集行业管理职能和提供存款保险职能的机构。

注释:

①由于将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为农村商业银行,不仅是产权的股份制改造,还有最低注册资本金和不良贷款率等的要求,如果仅仅是产权的股份制改造,虽然还不能称之为农村商业银行,但一定是商业性银行,其实就是农村商业银行,因此本文通称为农村商业银行。

②国内许多研究常常将这种现象当作小银行的比较优势,这种提法值得商榷。因为小银行对小企业贷款比重较高的现象是由于在特定的环境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技术优势发挥的结果,如果环境和贷款技术发生变化,小银行向小企业贷款比重高的这种“优势”将变得不确定。

③Brickley,Linck和Sm ith发现,在德克萨斯州小银行中,平均62%的股份由基层经理和银行行长持有,而且外部监事和其他拥有5%股权的非管理者倾向于生活在银行附近,基本上处于同一社区。

④尽管在美国小银行并购是否影响对小企业关系型贷款存在争论,但在中国,由于并购后农村商业银行规模增大,资本实力增强,会与大型银行在交易型贷款方面进行竞争,降低对关系型贷款的偏好,这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历程可以推测出。

⑤当农村信用社是一个合作性质的金融组织时,由于合作组织具有较多的社会公益性特征,当出现经营困难时,地方政府会对经营困难机构提供一定的支持使其继续经营,从而间接对储户提供担保(即隐性担保);当改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后,发生经营困难时,则只能按照市场规则,其股东或债权人等法定利益相关者都可以依法决定其是否继续经营,此时,地方政府需直接建立一个使储户存款受保护的机制。

[1]蒋定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推进农村合作金融发展[Z].银监通[2007]23号,2007.

[2]Akhigbe,A.,McNulty,James.E.The Profit Efficiency of Small US Commercial Banks[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2003,(27):307—325.

[3]Elyasiani,E.,Mehdian,S.The Comparative Efficiency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Large USCommercial Banks in the Pre-and Post-deregulation Eras[J].Applied Economics,1995,(27):1069—1079.

[4]Berger,A.N.,Udell,G.F.Universal Banking and the Future of Small Lending[C]//Saunders,A.,Walter,I.Financial System Design:The Case for Universal Banking.Burr Ridge:Irwin Publishing,1996:559—627.

[5]Levonian,M.,Soller,J.Small Banks,Small Loans,Small Business[Z].Working Pape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1995.

[6]Cole,R.A.,Goldberg,L.G.,White,L.J.Cookie Cutter vs.Character:The Micro Structure of Small Business Lending by Large and Small Banks[J].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2004,(39):227—251.

[7]Haynes,G.W.,Ou,C.,Berney,R.Small Business Borrowing from Large and Small Banks[C]//J.L.Williams,Rhine,S.L.W.Business A ccess to Capital and Credit,A Federal Reserve System Research Conference,1999:287—327.

[8]Berger,A.N.,K lapper,L.F.,Udell,G.F.The Ability of Banks to Lend to Informational Opaque Small Businesse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1,(25):2127—2167.

[9]Strahan,P.E.,Weston,J.P.Small Business Lending and Bank Consolidation:Is There Cause for Concern?[Z].Working Pape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1996.

[10]Carter,D.A.,McNulty,J.E.,Verbrugge,J.A.Do Small Banks Have an Advantage in Lending?An Exam ination of Risk-adjusted Yields on Business Loans at Large and Sma ll Banks[J].Journal of Financia l Services Research,2004,(25):233—252.

[11]Berger,A.N.,Udell,G.F.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The Importance of Bank O rganizational Structure[J].Economic Journal,2002,(112):32—53.

[12]Hauswald,R.,Marquez,R.Relationship Banking,Loan Specialization and Com petition[Z].Working Paper,Indiana University,2000.

[13]本◦伯南克,石弦.美国社区银行及其监管[J].银行家,2006,(5):95—98.

[14]Brickley,J.A.,Linck,J.S.,Smith,C.W.Boundaries of the Firm:Evidence from the Banking Industry[J].Journa l of Financial Econom ics,2003,(70):351—383.

猜你喜欢
股份制信用社代理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2020年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利润表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代理圣诞老人
员工持股计划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建立财务治理机制 推进地方中小型国企股份制改革
股份制企业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108名特困生有了“代理妈妈”
胜似妈妈的代理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