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化学伤91例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2010-02-10 19:52栾小红
中外医疗 2010年30期
关键词:血球化学性虹膜

栾小红

(南京江北人民医院眼科 江苏南京 210048)

眼化学烧伤是眼科急症,其预后取决于治疗的速度、眼部与化学药剂接触的时程、化学药剂的成分和pH[1]。碱性物质所致的烧伤最严重,其中化学性烧伤中碱性烧伤占70%~90%[2]。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学性烧伤种类增多。化学性烧伤对眼睛的损害比较严重,对视力的影响大。其预后主要取决于抢救的是否及时和措施是否得当。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各种化性烧伤病人91例122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1例122眼。男88例(118眼)女3例(4眼)单眼60例,双眼31例,伤后就诊时间1h内30例,2h~1d者50例,超过1d者11例。

1.2 眼化学伤的种类和分度

按全国眼外伤职业眼病学组通过的分度标准分类。碱烧伤:主要有氨水,生石灰,水泥等。酸烧伤,有部分不明酸碱性或不带酸碱性的。

1.3 视力

伤后就诊时视力:光感0.05者32眼,>0.05~0.3者59眼,>0.3~0.5者31眼。

1.4 治疗方法

碱烧伤:立即用维生素C生理盐水冲洗,清除结膜囊内的异物,重者行结膜囊切开冲洗,必要时行前房穿刺术,维生素C球结膜下注射。酸烧伤:立即用2%碳酸氢钠液冲洗至pH值为7,重者行结膜囊切开冲洗,必要时行前房穿刺术。自血球结膜下注射。不明酸碱性的,均以生理盐水冲洗,自血球结膜下注射。各种烧伤都需要散瞳治疗,每天1次,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每小时1次,氧氟沙星眼液滴眼每小时1次,高压氧治疗每天1h。对有可能发生睑球粘连者用玻璃棒分离穹隆部,涂抗生素眼膏每日1~2次。维生素C及抗生素全身使用3d左右。重者给予能量合剂。对有面部或肢体烧伤者与相关科室配合治疗。

2 结果

共治疗眼化学伤91例122眼,随访3~6个月,其中Ⅰ度烧伤80眼经治疗后视力均恢复至0.8以上;结膜光洁,角膜透明。Ⅱ度烧伤16眼,视力恢复至0.3者2眼,0.4~0.6者6眼,0.7~1.0者8眼,角膜云翳2眼。Ⅲ度烧伤9眼,视力恢复至0.05者1眼,0.1~0.3者4眼,0.4~0.6者4眼,角膜云翳4眼,角膜新生血管1眼。Ⅳ度烧伤6眼,视力恢复至<0.02者2眼,0.05~0.1者3眼。0.2者1眼,角膜混浊5眼,角膜白斑1眼。睑球粘连1眼。无角膜穿孔病例,无继发性青光眼病例。

3 讨论

化学烧伤是常见的眼外伤,且大多数是工厂及建筑工地的工人。化学物质的溶液有二种极性,即脂溶性及水溶性,脂溶性的液体易透过嗜脂性组织,但不能透过嗜水性的组织;水溶性液体容易透过嗜水性的组织,但不能溶解或透过嗜脂性组织。角膜上皮、内皮和结合膜是嗜脂性的,只有脂溶性的液体才易透过;角膜实质层和巩膜是嗜水性的,只有水溶性液体才易透过。当然,这些组织的特性,只是对低浓度的化学溶液而言,若是浓度较高的化学物质进入眼内,则上述菲薄的组织是不能抵御的。

眼化学性烧伤后,眼组织结构严重破坏,根据病情:全身及局部抗生素的应用以防止继发感染。自血球结膜下注射可中和毒素,防止化学物质向深部组织渗透。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有改善角膜功能,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和创面愈合。应用阿托品散瞳,能减轻虹膜刺激症状,防止虹膜后粘连。因高浓度的酸碱烧伤可造成进行性眼部损害,产生虹膜及晶状体的损伤,所以,严重的酸碱烧伤,行前房穿刺术,置换房水,促进新房水生成,以减轻眼内损害,避免白内障的发生,促进视力恢复。

我们在临床观察中采用自体全血球结膜下注射疗效显著。人体血清中含有α1、α2-巨球蛋白,具有抑制角膜胶原酶、中和毒素的作用,球结膜下注射可改善角膜营养,促进组织再生。并可稀释化学毒物,促进局部代谢机制,有利于组织细胞的再生和新的血管网的重建。

在眼化学性烧伤的过程中,细胞内外维生素C也迅速遭到破坏,角膜和房水中维生素含量显著减少。角膜创面的修复有赖于角膜胶原的合成,而维生素C可以抑制胶原酶,促进角膜胶原的合成。维生素C呈微酸性,但在酸性化学伤的治疗中并不足以加重酸性化学烧伤的程度。眼化学伤的治疗中,维生素C都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应大剂量应用以促进角膜胶原的合成,促进角膜创面的修复。应用阿托品散瞳,可以减轻虹膜刺激症状,防止虹膜后粘连。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来源于中胚层和外胚层的细胞具有促进修复和再生的作用,在眼化学烧伤后使用可以促进角膜的再生及角膜基质层和内皮层的修复。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可以防止继发感染。

本组91例122眼化学性烧伤,通过综合治疗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为今后的进一步治疗及后期手术,提供较好的基础条件。

[1]Mathew W,Maclumber.眼外伤与眼科急诊处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7~161.

[2]杨彦昌,张柏新,蓝平,等.临床五官科急诊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39.

猜你喜欢
血球化学性虹膜
双眼虹膜劈裂症一例
“刷眼”如何开启孩子回家之门
伊士曼展示其耐受医用消毒剂的新一代聚酯——四步测试法显示伊士曼MXF221共聚酯具有出色的耐化学性
2011-2015年甘肃省化学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分析
血球仪日常保养及故障排除探究
库尔特Gen's血球计数仪低负压故障检修
化学性事故现场医学应急救援模式--以处理日遗化武医学应急救援为例
虹膜识别技术在公安领域中的应用思考
三种血球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基于Hough变换的快速虹膜识别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