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三诱技术”在蔬菜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2010-02-10 06:56薛照文
长江蔬菜 2010年9期
关键词:色板诱虫诱剂

薛照文

植保“三诱技术”(性诱、光诱、色诱)防治蔬菜虫害,即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应用性诱剂监控害虫;利用昆虫趋光性,应用频振式杀虫灯监控害虫;利用昆虫趋色性,应用粘虫色板监控害虫。可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和防治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发展生态农业和无公害生产,促进生态和谐与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1 性诱剂监控技术

主要是利用昆虫成虫性成熟时释放性信息素引诱异性成虫的原理,将有机合成的昆虫性信息素化合物(简称性诱剂)用释放器释放到田间,通过干扰雌雄交配,减少受精卵数量,达到控制靶标害虫的目的。性诱剂监控技术具有监测虫情、指导防治;大量诱杀、聚歼成虫;干扰交配、控制虫害;保护天敌、兴益除害;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等作用。性诱剂监控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绿色植保技术,对保护农业生产、生态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我们近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现将性诱剂诱捕蔬菜害虫的使用方法综述如下。

表1 常见性诱剂作用对象及功能

1.1 性诱剂作用对象及功能

目前,我国蔬菜害虫中为害最严重和范围最广的害虫主要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斑潜蝇、烟粉虱等。此外,棉铃虫、瓜绢螟也是常见的蔬菜害虫。常见性诱剂作用对象及功能见表1。

1.2 田间应用技术

性诱剂监控技术装置由诱芯、诱捕器组成,由于不同害虫的飞行特点不一样,诱芯最好选择配套的诱捕器。首先剪开包装袋的封口,取出诱芯。使用自制或专用诱捕器安装诱芯,如塑料盆(碗)和水盆型、蛾类通用型诱捕器等专用诱捕器。诱捕器放置高度依害虫的飞行高度而异,如斜纹夜蛾的诱捕器一般应放置在离地面1 m左右,也可以放置在离蔬菜顶部20 cm左右。诱捕器设置时,一般是外围密度高,内圈尤其是中心位置可以减少诱捕器的数量。应先监测到少量成虫时再大面积安放。一般3~5套/667 m2,采用棋盘式悬挂。大棚使用不要挂在墙上,而放在比较空旷的菜田里,可以提高诱捕效率,扩大防治面积。

1.3 田间诱捕器的维护

每个诱捕器放一枚诱芯,诱芯的寿命与田间的气温和气流有密切关系。例如,斜纹夜蛾诱芯一般在夏天可以维持6周,而春秋气温降低时,则可以达到8周,甚至8周以上。使用水盆诱捕器时,要及时加水,以维持一定的水面高度。另外,可以适当加一些洗衣粉,提高诱杀效果。适时清理诱捕器中的死虫,收集到的死虫不要随便倒在田间。由于性信息素的高度敏感性,安装不同种害虫的诱芯,需要先洗手,以免污染。一旦打开包装袋,应尽快使用完,或放回冰箱中低温(-15~-5℃ )保存。

1.4 注意事项

性诱剂是专一性的,一种产品只引诱一种害虫,或许可以引诱到一些亲缘关系非常近的害虫。例如,斜纹夜蛾的诱芯只能诱捕斜纹夜蛾的雄成虫,而小菜蛾的诱芯只能诱捕小菜蛾的雄成虫。而且所使用的诱捕器也可能不一样。即使是聚集信息素诱芯,也不是能够引诱全部害虫。性信息素引诱的是成虫,所以诱捕应在成虫期前开始设置;且引诱对象为雄成虫,对雌成虫无效。

2 频振式杀虫灯监控害虫技术

频振式杀虫灯采用现代光、电、数控技术与生物信息技术,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特性,集光、波、色、味于一体监测、诱杀害虫。诱杀害虫种类多、数量大,能大幅度降低田间落卵率,压低虫口基数,保护天敌,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发生,对人畜无害,减少环境污染。

2.1 诱杀蔬菜害虫种类

据试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的害虫主要有鳞翅目、鞘翅目等7个目20多科40多种害虫。主要害虫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银纹夜蛾、地老虎、金龟子、蟋蟀、蝗虫、蝼蛄、烟青虫、玉米螟、菜螟、豆荚螟、瓜绢螟、大猿叶虫、叶甲、黄曲条跳甲、天蛾、芫菁等。其中以鳞翅目害虫为主,占总数量的85%~90%。

2.2 田间应用技术

将杀虫灯吊挂在牢固的物体上,然后放置在蔬菜田中,挂灯高度以1.3~1.5 m为宜(接虫口对地距离)。为防止刮风时灯架来回摆动,灯壳也要用两根铁丝拉于两桩上,然后接线。灯在田中呈棋盘式分布,根据实际情况,以单灯辐射半径100~120 m为宜,每盏灯的控制面积为4~5.3 hm2。接通电源后,按下开关,指示灯亮即进入工作状态。在害虫越冬代或第一代发生前期开始安装使用,每日开灯时间为20:00至次日凌晨5:00。每天上午收集诱杀的昆虫,并进行分类鉴定,记载诱杀的种类和数量。

2.3 注意事项

蔬菜害虫种类多,不同的害虫对光色和光度的要求不同,根据不同的蔬菜害虫种类,调整光波长,有针对性地防治某种害虫,才能达到满意的防效。

加强对灯的管理和维修,在挂灯时应当注意要垂直悬挂,上下固定,防止随风摇摆,一定要加装接虫盘的边条,提高杀虫效果。以害虫发生季节(一般在4月中旬至10下旬)为田间挂灯时期。及时清理接虫袋和高压电网上的污垢,清理时一定要关闭开关。当高压网不击虫时,要及时关灯,否则杀虫灯将变成引虫灯,增加为害。雷雨天气不要开灯,开灯极易引起电器短路,造成故障。

3 色板粘虫监控害虫技术

色板粘虫监控害虫技术是利用害虫对色彩的趋性监控害虫的一种物理防治技术。不同蔬菜害虫对色彩的敏感性不同,如黄曲条跳甲对黄色和白色的趋性强,桃蚜和美洲斑潜蝇对黄色最敏感,小菜蛾成虫对绿色的敏感性最强,多数蓟马对蓝色特别敏感等,利用害虫的趋色性,制成各种色彩粘虫板诱集蔬菜害虫。

3.1 诱集蔬菜害虫种类

经过多年试验,同翅目的蚜虫、粉虱、叶蝉等;双翅目的斑潜蝇、种蝇等;缨翅目的蓟马等多种害虫成虫对黄/蓝色敏感,具有强烈的趋性,可以通过悬挂黄(蓝)色诱虫板进行诱杀。粘虫色板不仅可诱杀蚜虫、白粉虱、飞虱、叶蝉、斑潜蝇、蓟马等小型昆虫,而且对作物病毒病防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田间应用技术

从苗期和定植期起使用,用铁丝或绳子穿过诱虫板的两个悬挂孔,将其固定好,将诱虫板两端拉紧垂直悬挂在温室上部;在露地环境下,应使用木棍或竹片固定在诱虫板两侧,然后插入地下,固定好。

对低矮生蔬菜,应将粘虫色板悬挂于距离作物顶部15~20 cm处,并随作物生长不断调整粘虫色板的高度。对趋嫩性较强的白粉虱而言,悬挂黄板的高度以高出植株顶端15 cm最佳;黄板诱集蚜虫的适合高度为32~40 cm;诱集黄曲条跳甲和斑潜蝇的适合高度为4~20 cm;对搭架蔬菜应顺行,使诱虫板垂直挂在两行中间植株中上部或上部。

根据当地害虫发生情况确定安插粘虫色板,如防治蚜虫、粉虱、叶蝉、斑潜蝇等害虫,可以在温室或露地,开始悬挂3~5张黄色诱虫板,监测虫口密度,当诱虫板上诱虫量增加时,667 m2悬挂25 cm×30 cm的黄色诱虫板30张,或25 cm×20 cm黄色诱虫板40张,或视具体情况增加诱虫板数量。防治种蝇、蓟马等害虫,每667 m2地悬挂25 cm×40 cm的蓝色诱虫板20张或25 cm×20 cm蓝色诱虫板40张,或视情况增加诱虫板数量。当诱虫板上粘的害虫数量较多时,用钢锯条或木竹片及时将虫体刮掉,诱虫板可重复使用。

3.3 注意事项

粘虫色板开始使用时间应以蔬菜定苗后为宜,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繁殖和蔓延速度。并随蔬菜的生长提升粘虫板的高度,当蔬菜生长达到一定高度后,可将粘虫板悬挂于作物之间,飞虫最密集的地方。

晴天的诱集效果明显优于阴天和雨天,害虫对色彩的趋性在运动时远大于静止时。例如用手轻拍有烟粉虱的植株,烟粉虱成虫会成群地、强劲地扑(趋)向黄板,而未拍动植株上的烟粉虱扑(趋)向黄板的速度、距离和数量就明显不及。应与其他综合防治措施配合使用,才能更有效控制害虫为害。

粘虫板应选用耐雨淋,耐紫外线的产品。粘胶的主要成份为无毒压敏胶。如不小心粘在手上,用清洁剂或溶剂清洗即可。

猜你喜欢
色板诱虫诱剂
诱虫作物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
科思创为《劳尔颜色趋势体验2021+》提供聚碳酸酯流行色色板
摄影
全降解诱虫板对大棚番茄主要害虫诱集效果初探
省植保站派员参加 生物食诱剂应用技术培训班
4种引诱剂林间诱捕松墨天牛效果比较
棚室蔬菜小型害虫发生严重的原因及绿色防控技术
人性的色板
人性的色板
不同性诱剂对果树害虫防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