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小斗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0-02-10 06:09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0年11期
关键词:品析斗士基尔

韩 非

数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5课。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高段阅读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到语言内容,还要推敲语言的形式。通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再凭借对言语内容的理解,品味、推敲作者表情达意、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领悟言语形式的妙处,力求做到既能批文入情,又能因文悟道。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添提示语,品析、比较人物语言的感情色彩异同,感悟“斗士”精神,培植战神困难的信心;通过品读了解作者通过伟人语言凸显“斗士”形象的作用。

3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重点

1增添提示语,品析、比较人物语言的感情色彩异同,感悟“斗士”精神,培植战神困难的信心,通过品读了解作者通过伟人语言凸显“斗士”形象的作用。

2科学认知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准备

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相关的知识;大概了解安南和曼德拉。

教学过程

一、紧扣“不懈努力”感悟不幸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艾滋病小斗士》,自由读第

二自然段,你能读出哪些感受?批注自己所思、所感。

(痛心、同情、悲伤等。)

2出示:“南非黑人遭受种种不公的文字、图片组成的资料。”学生自由读,谈感受。

3再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感受。

4无辜的孩子,他的未来将面临什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读出来的?默读三、四自然段。

(死亡的威胁;人们的冷漠、歧视等。)

(1)紧扣“不懈努力”,感受恩科西的酸辛。

①不懈努力是什么意思?

出示:“面对校长的犹豫,基尔说……;面对有些家长的担忧,基尔说……”

角色置换,创设情境。

例如,生:面对校长的犹豫,基尔诚恳地说:“鱼儿离不开水,孩子怎能离开学校?校长,请您收下可爱的恩科西吧!”

师(对另外一个学生):多么恳切的话语,校长,您还犹豫吗?

生:(连忙摇头)不了,请恩科西快到我们学校来吧,我们欢迎他。

师:同学们,仅仅是基尔在不懈努力吗?还会有谁?请你根据上面的句式说一说。(生交流。)

②“不懈努力”让你真切地感受到什么?

基尔和许多好心人仅仅是为恩科西得以背上书包而“不懈努力”吗?请先看下面的文字资料。

出示关于一个艾滋病患者心声的文字资料,学生自由发表观点。教师补充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体会艾滋病患者的不幸。

设计意图:初读谈感受“染”情;第一次相关资料的及时呈现,拓宽了学生阅读视野,使学生真切地了解黑人遭受的种种不公,通过感受到恩科西的不幸来“激”情;聚焦关键词,先了解词义,创设语境,角色置换实现“文”我相融,最后呈现艾滋病患者遭遇的种种不幸,“动”情。

二、梳理文章脉络,整体感知“斗士”形象

1恩科西悲辛的遭遇让人痛楚、悲凉、愤慨。恩科西是怎样面对的呢?作者是怎样写的呢?

2生默读课文5~7自然段,圈画出相关的句子,然后师生交流。

3总结:作者先概括第五自然段“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患病的儿童”,然后分别从出席美国艾滋病研讨会、出席南非国际艾滋病大会、幻想未来这几个方面具体去写,让我们初步了解恩科西,感受到他“斗士”的形象。

设计意图:对于高段阅读教学而言,引领学生明晰作者的写作顺序和写作方法是教学的重,最。本环节先让学生默读凝思,然后引领学生充分交流,最后总结提炼作者写作方法。在梳理过程中整体感知“斗士”形象。

三、品析人物语言。丰盈“斗士”形象

1品“斗士”语言,悟“斗士”精神。

(1)想一想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作者是通过描2写恩科西的哪一方面来体现“斗士”形象的?默读课文,圈画相关的句子。

(2)作者除了描写恩科西的语言,还写了谁的语言?(安南、曼德拉。)我们先品析恩科西的语言。(出示恩科西的四句话。)读一读,从他的语言里你读出了什么?

(接受和关爱艾滋病患者,恩科西对其他爱滋病患者的关爱等。)

(3)引导学生通过增加提示语走进斗士“内心”世界,感悟“斗士”精神。

①出示:安南、曼德拉的语言以及恩科西的一句话。

②读一读,作者在描写安南、曼德拉与恩科西的语言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安南和曼德拉的语言有提示语,而恩科西的语言没有提示语。)

③默读文中描写恩科西的四句话,哪一句让你最感动?结合自己读书的感受,给句子添加提示语并说明原因。

④(随机出示学生最喜欢的恩科西的一句话。)引导学生读一读添加提示语前后的句子,从语气上体会、感悟,比较添加前后句子感情色彩的异同。

⑤作者为什么不添加提示语呢?师生讨论。

2品析伟人话语,丰盈“斗士”形象。

(1)作者还写了安南和曼德拉的语言,我们先了解这两位伟人。

(2)出示安南和曼德拉的相关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感受其伟大。

(3)出示安南、曼德拉的语言,引导学生品析增添提示语前后感情色彩的不同。通过对伟人的语言品析你读出了什么?

(4)作者是如何安排伟人的语言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首尾呼应,更加突出恩科西的斗士形象。)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作者写什么,更要关注作者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从而言意兼得。本环节将学生的阅读视野聚焦于人物的语言,引导学生发现言语的秘密:恩科西话语没提示语;安南、曼德拉两位伟人语言独特、巧妙的安排。通过引导学生增添提示语,品析增添提示语后句子语气的变化,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再从“为什么这样写”的角度感悟“斗士”精神,丰盈“斗士”形象。

四、探寻“精神”渊源,抒写、升华

1恩科西离开了我们,但“斗士”的精神则永远感动你我,是什么让恩科西创造了艾滋病患者生命品质的奇迹?默读课文思考。(基尔的爱。)

2出示基尔的相关资料,进一步认识基尔在恩科西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及其付出对恩科西成长的重要性。

3恩科西是在睡梦中离开这个世界的,他有太多的话没说完,有太多的梦想没实现。请大家拿出手中的笔,为他诉说,为他圆梦!

设计意图:朱作仁教授曾指出阅读教学要“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语文老师要做有心人,充分认识教材这个“例子”,并相机引导学生练写,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此环节引导学生从“为他诉说”、“为他圆梦”这两个点去写,在抒写中促进文“我”相融,在抒写中“斗士”形象丰盈学生的精神视野,在抒写中深刻而真切地感受爱的力量!

责任编辑:王颖

猜你喜欢
品析斗士基尔
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意品析能力
对一道试题的品析与再探究
一只呼唤“自由”的鹦鹉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一只呼唤“自由”的鹦鹉
运用“读、品、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鹦鹉
一只呼唤“自由”的鹦鹉
诚实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