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市小流域综合治理实践

2010-02-13 11:40李静栋
中国水利 2010年16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流域群众

李静栋

(山西省潞城市水利局,047500,潞城)

潞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侧上党盆地东北边缘,属海河流域。全市总面积615 km2,人口21万。潞城市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全市面积的80%存在较严重的水土流失。

近年,随着潞城经济的迅速发展,境内有天脊煤化、潞安甲醇、晋牌水泥、鲁能王曲发电、长邯高速、长安高速等大型项目落籍,人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面对严峻的形势,潞城市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项目为依托,以拍卖“四荒”使用权为突破口,以治理水土流失、群众增收为目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著。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连续几年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水土保持红旗县(市)。2008年9月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现场会在潞城市召开。

2008—2009年潞城市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总投资86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67万元。实施项目涉及神泉小流域、山后小流域、神头小流域、庄头小流域、王都庄小流域,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6.7 km2,种植水保林959 hm2、经果林 292 hm2,封禁治理 2 139 hm2,建设谷坊53座,改造梯田311 hm2。

一、主要做法与经验

1.提高认识是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根本

近年来潞城市水土保持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水土流失仍然十分剧烈,与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有组织、有计划地大规模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彻底改变老区落后面貌已经刻不容缓。

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秀美山川的需要。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解决和缓解这些矛盾,构建生态文明,必须从治理水土流失入手,全面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断提高项目区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水土流失还在不断发展和加剧,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制约因素。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施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健全机构、加强领导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顺利实施的保障

水土保持工程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改变落后面貌的治本工程,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来组织管理这项工作。为了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潞城市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有关单位和乡镇负责人组成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各有关乡镇成立相应的协调领导机构,主要领导担任第一责任人,并责成专人专门协调项目建设。潞城市委、市政府领导经常深入工程一线指导工程的开展,解决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各项目村将项目建设列入村里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集中精力办好事情,涉及局部利益的,从大局出发,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需要群众投工投劳的,召开群众大会讨论通过,按照“一事一议”的相关程序,形成决议,让群众在项目建设中受益。

3.科学规划是确保工程效益的基础

为把工程落到实处,潞城市水利局组织技术力量对工程进行了科学细致的规划设计。2008年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邀请长治市水土保持试验站的技术专家深入工程一线奋战了一个多月,经过实地勘测,编制完成建设规划。2009年由忻州市水利设计院完成工程设计。两个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均通过了省水利厅组织的专家组评审。

根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目标,在项目区的选择上重点考虑5条原则:一是面向经济条件相对贫困的地区,二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三是具有集中连片建设项目的条件,四是当地政府和群众有实施项目的强烈愿望,五是当地群众有一定的经验和方法并能够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在项目治理方向上,潞城市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依据水土流失规律,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合理安排水土保持各项措施,突出建设以酥梨和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在沟道中建设谷坊工程,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开发利用与预防保护相协调,改善农业生产综合条件,促进农村产业开发,实现生态修复,改善人居环境。潞城市以小流域为单元,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合理配置各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中,把自然资源的治理保护、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治理水土流失与群众脱贫致富和改善生态与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农、林、牧综合协调发展,工程、生物、耕作各种措施相结合,发挥综合治理最大效益。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优先发展见效快、效益好的经果林,全面推广工程整地和径流水保林技术,尽可能扩大林草封育面积,在具备实施封禁条件的区域建设围栏,确定专人管护,建设封育保护标志牌等措施。沟道治理坚持因害设防的原则,在沟底比降较大、沟底下切剧烈发展的沟段布设谷坊,抬高侵蚀基点,拦蓄泥沙,保护农地,从而提高项目区的整体防护水平。

4.加强宣传,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营造良好氛围

水土保持投资大、见效慢,部分群众对此缺少更深层次的认识,潞城市利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建设的契机,大力宣传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水土保持的必要性及紧迫性,用精品工程营造氛围,用浓厚氛围促进工程进展,使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通过报纸、电视等系列的宣传,有效增强了群众的参与意识和水土保持法律意识。

5.严格程序,保证质量是水土保持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和见到实效,潞城市从项目申报到工程实施的整个过程,都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要求,如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招标投标制,实行项目监理制,执行相关规定,严格工程质量,建成一流精品。工程规划确定以后,市水利局作为项目法人,严格工程的各种程序:首先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工程进行精心设计,经省水利厅批复后进入招标投标程序。招标投标由相关资质的招标代理公司代理,按照招标投标规定严格招标,招标过程中上级水利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全过程监督。确定施工队伍后,与施工队签订详细的工程承包合同,颁发开工令后工程队根据进场通知进入施工现场施工,在此过程中由监理公司全程参与。工程建设由经验丰富的长治市水利建筑工程处承担,监理由山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承担。潞城市水利局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工程一线,监督检查工程的进行。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潞城市积极筹措资金,确保配套资金到位,项目资金采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6.综合协调,注重实效

重点水保工程实施中,潞城市注重四个结合,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是项目规划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神泉小流域中的神泉村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展旱地西红柿66.67 hm2,但是种旱地西红柿在种植期和幼苗期需要一定的水源保证,我们配合旱地西红柿建设在田间地头打旱井,积蓄雨水资源,为旱地西红柿提供水源。据不完全统计,仅西红柿一项人均增收200元。二是项目建设与林业、土地、畜牧等投资集中起来,连片形成规模,弥补投入上的不足。例如将山后小流域建设与荒山绿化工程结合起来,形成资金和项目优势,使水保林规模进一步扩大,防治水土流失的效益也进一步增加。三是项目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结合项目的封禁治理与水平梯田整修、沟道治理、谷坊、水窖建设等工程措施,尽可能改善村容村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四是项目建设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工程实施中,我们充分征求当地群众意见,在梯田的整修、经济林建设等措施中反映群众的意愿。大桥村是一个山村,多年来,群众增收困难,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难题,近年该村大力发展以酥梨、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收效很好。针对这种情况,水利局技术人员在调查的基础上为该村及其周边几个村集中发展核桃经济林,使群众得到了实惠。梯田经过整修后,充分发挥了保土保肥保水效益,增产明显。

二、治理成效及体会

通过两年的实施,潞城市基本实现了治理目标,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全面完成了国家水土保持工程的年度计划任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6.7 km2,林草覆盖率有效增加,减少了入漳泥沙。潞城市水土保持项目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工程建设中专业队伍与群众参与的关系需进一步搞好,水保工程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结合需进一步加强,水保生态建设的增产增收效益需进一步提高。

[1]刘宝元,阎百兴,沈波,等.东北黑土区农地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1).

[2]李秀彬,马志尊,姚孝友,朱会义.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1).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流域群众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压油沟小流域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多让群众咧嘴笑
沙颍河流域管理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