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封闭式管理刍议

2010-02-17 12:48杨天海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1期
关键词:封闭式中等职业民办

杨天海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封闭式管理刍议

杨天海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为了抓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出于法规政策、社会文化和管理技术方面的考虑,不少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但这种管理方式本身的合理性却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文章从系统论、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和课程教学论等多学科视角对封闭式管理进行反思。

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封闭式管理;反思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和实施,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已经成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支主导力量。学校管理是影响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笔者现结合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工作实践,对封闭式管理这一做法进行进一步反思。

封闭式管理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做法

封闭式管理的基本内涵封闭式管理是以教师为基本力量的学校行政部门对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等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作出较为明确的约束性规定,从而有效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一种学校管理理念和方式。星期一至星期五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只能在校园之内,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如生病住院,经过严格的请假程序后方可离开学校。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封闭式管理是对学生基于“X”人性假设和“经济人”假设的定位,以严格的制度为导向。作为一种管理方式,表现为涉及学生学习、活动、休息、娱乐和交友等各个方面一整套事无巨细的管理规定和相应奖惩措施。

封闭式管理的主要做法封闭式管理的具体做法:其一,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学校校长办公室负责制定本校校规、章程等原则性、方针性的规定。下属各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保卫处、后勤处等,以学校校长办公室下发的相应文件精神为基准在其职能范围之内制定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制度措施。各教学班也在班主任和班委的主导下制定出相应的班规之类的规定。其二,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制度的贯彻落实主要是由学校主管领导牵头、学生工作处和保卫处具体负责,班主任教师为主体、学生干部为补充的管理队伍来实现的。

民办中等职业学校采用封闭式管理的归因分析

政策法规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教育、体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完善体育、卫生保健设施,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就明确了学校负有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义务。因此,学校理所当然地要把学生安全工作放在学校管理工作的首位。《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在校学生人身损害事故处理的诸多规定也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学校管理部门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来规避责任。如“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造成的人身伤害,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

社会文化因素当前,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从小受到家人的百般宠爱,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生活自理能力不足。民办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地区,一进入城市,面对众多的诱惑更是无所适从。理智与情感、自律与他律、学校与社会、现实与理想等充满了太多的矛盾。一方面是学生的“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却是家长对学生充满了无限期望。学生在学校出了什么事故,学校根本无法向家长交待。如何才能做到“让家长放心”呢?无疑,封闭式管理是学校管理部门给家长的最好一粒“定心丸”。

管理技术因素依据《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在校生大多还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学校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技能,还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这就给学校提出了教学与管理的双重任务。知识、技能是内隐的,身体是否健康是外显的。那么,怎么管理呢?把学生约束在校园之内,管理难度就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也就大为降低。

从多学科视角对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封闭式管理的批判性反思

系统论角度:封闭式管理破坏了学校系统的开放性现代系统论认为,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具有层次性、相关性和集合性。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无疑是一个系统,内部也有多个子系统,如教学系统、后勤系统、管理系统、安全保卫系统等,而且子系统下又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下一个层次的划分。如教学系统下又可分为多个教学班,教学班是教学系统的子子系统,同时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下级单元。由此可见,系统各个要素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学校作为一个系统,就是由众多的子系统、子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任何有机系统都是耗散结构系统,系统与外界不断交流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维持其生命。并且只有当系统从外部获得的能量大于系统内部消耗的能量时,系统才能克服熵而不断发展壮大。所以,开放是系统的生命。封闭式管理的可行性何在呢?封闭的又是什么呢?虽然实行封闭式管理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并非不与外界进行交流,但封闭式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实践,对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心理学角度:封闭式管理有碍学生心理正常发展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高中阶段是学生诸多心理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一,自我意识高度发展。独立的愿望日益强烈,“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开始分化,自我评价日趋成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道德意识高度发展。其二,价值观确立。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说:“一个人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里,都没有像在青少年时这样如此关心价值观问题”。其三,强烈的自治需求。在行为上,他们要求独立决定涉及个人的各种问题,希望有一定的行为自由;在情感上,他们希望能独立体验和选择个人喜好;在道德评价上,他们希望以自己的评价标准为依据,独立评价自己、他人的行为及社会事件。从高中阶段学生在心理上具有的上述特点可以明显地看出,封闭绝不是管理这一阶段学生的良方,他们的自我意识、是非观念、自由自治能力都在逐步地形成过程中,封闭式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对优良品质的形成是一种遏制。

教育哲学角度:封闭式管理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从教育哲学角度审视,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已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为了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就需要培养人的创造性、开拓性等素质,这些都与弘扬人的主体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的主体性也必然应该受到应有的关照。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是构建自身知识结构的主体,是自我认知的主体,是解读教师的主体……这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应树立新型的学生观,从传统师道尊严的旧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重新审视自我角色。学生不是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自己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是学校管理的主人。封闭式管理能在多大程度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呢?

教育社会学角度:封闭式管理不利于学生进入职业领域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服务。从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其目的就是要为社会培养适应职业岗位群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要进入社会中的某一个工作岗位,接受职业教育是他们从学校教育走向工作岗位的一个过渡时期,如果还把他们封闭在一个校园之内,对社会现实一点都不了解,将来又如何适应社会呢?

课程教学论角度:封闭式管理不利于行动课程体系的建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就是行动课程体系的建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知识、技能主要靠自我建构,并不靠教师灌输。课程设置强调工作导向,教学注重过程学习。模拟或者真实的教学情境是职业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社会是一个广阔的舞台,通过它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这有利于学生自觉参与到自我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来。而封闭式管理只会让学生在一个狭小的天地中被动地接受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

[1]欧阳河,等.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4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刘熙瑞.现代管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5]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郭明瑞.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G717

A

1672-5727(2010)01-0067-02

杨天海(1972—),男,四川苍溪人,西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南充工业职业学校校长,主要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管理研究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封闭式中等职业民办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开放式与封闭式社群的运营比较分析
小学作文教学由封闭式到开放式的转变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封闭式负压吸引术在骨科创伤治疗中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