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2010-02-17 17:24丁永红尤文斌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30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仪器教学质量

丁永红 尤文斌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太原 030051

实验教学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室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实验室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与科研质量,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此外也是学校和专业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形势,必须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1 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现状及问题

1.1 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影响教学质量

1)仪器设备台数少,学生动手机会少,限制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仪器设备陈旧老化,顺利完成实验有难度。实验室仪器设备陈旧老化且台数又少,一旦出现故障,没有多余仪器作为备份,导致实验难以顺利进行。此外,由于仪器的陈旧老化,使得实验结果差异加大,导致学生不能认真做实验,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1.2 实验仪器固化,影响学生的积极能动性

几乎所有的实验仪器都是一些实验箱,实验仪器功能固定,在做实验时,教师把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步骤以及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全部灌输给学生,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按教师讲解的实验步骤去做。且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主要完成的是一些操作,来验证一下书中的结论是否正确,忽略对实验过程的深入分析和能动性,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影响其积极性和创新。

1.3 实验技术人员及实验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

实验室没有专门的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管理人员,即使有人干,也是作为附属职业,其工作也仅仅是安排实验时间,有实验课时帮助代课教师摆摆仪器等简单工作。实验仪器的维修主要是返回厂家,周期比较长,从而导致实验仪器的日常维护、维修不到位,致使实验不能顺利完成,影响实验教学质量。

1.4 实验仪器重复购置且实验室封闭,设备利用率低

实验仪器存在重复购置现象,导致仪器设备利用率低,且有些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此外,实验室除了实验课时间,几乎整天都是封闭的,也是导致设备利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约束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开发,不利于学生综合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阻碍实验室的发展。

2 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室是学校实验教学的基地,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确保教学任务完成、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支撑点,它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教学硬件实力和办学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质量。

2.1 实验室建设

1)加强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①健全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实验室规章制度包括实验室管理员岗位责任制、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设备借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等)、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使得实验室建设更规范化、合理化,并采取有效政策、措施监督其实施,从而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②建立设备使用信息反馈表。设备使用后,代课教师阵对实验过程中仪器使用情况填写设备使用情况反馈表,以便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能够及时了解设备使用情况,及时进行维护,从而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

2)加强实验教学的科学管理。①建立健全有关实验教学文件。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是实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开出实验的重要依据,是检查实验教学质量的具体尺度。因此,要非常重视实验教学文件的建设,并把它作为各学院年终考核的重要条件之一,且要不定期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抽查。②定期开展实验教学质量的检查评比活动。为了深化教学改革,稳定实验教学秩序,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实验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办法,定期开展实验教学质量的检查评比活动。每次学校拨一定数量的专款作为奖励基金,专款专用,并将评比结果与奖励基金挂钩,以便有效地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实验教学规范化的进程。③重视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实验技术和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管理的高水平实验队伍,既是高校培养人才和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搞好实验室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加强现有实验员的培训,改善队伍结构,抽调教学队伍中科研水平强的教师充实到实验教师队伍中去;学校要对实验教师的地位和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从人员编制到岗位设置、职称系列、奖惩待遇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调动实验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和模式。通过实验中心,实现实验室的统一管理,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实验室的分散管理使有限的资金分散,不利于实验室建设。鉴于这种现象,学校以课程组为单位,成立实验中心,实施统一管理,避免设备重复购置、资源浪费现象,使有限的实验室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共享,提高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

4)加强特色专业实验室建设。针对特色专业不仅要满足通用实验的需求,还要立足本专业特色开设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特色实验室要立足于:①体现学科特色,实验内容能贯穿多门学科,将专业实验内容联系起来;②实验仪器硬件设置上要模块化、易扩展;③仪器要体现学科前沿,具备先进性;④仪器易维护;⑤结合本学科坚持自主研发,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本学科专业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

2.2 实验教学改革

1)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为了强化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内容应该按照“基础型、应用型、综合型、创新型”分层次构建。基础型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对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调试等基本技能;应用型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对系统的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典型实验;综合型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开发、设计的能力;创新型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

2)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为主,对实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①在实验教学内容上不断创新。在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基本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吸纳最新科研成果,更新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②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课内外相结合。开放性实验室代替传统封闭式实验室,除了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实验教学任务外,还应根据专业特色进行实验室开放。实验内容形式要多种多样,不仅有面向低年级学生设定的实验内容,面向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自拟题目的实验内容,而且还要有面向高年级学生的科研型的实验内容,这些实验内容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开放性实验室代替传统封闭式实验室对教学实验改革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①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实验室的使用效率。②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通过开放性实验教学,一方面教师能够发现平时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及时对课堂实验内容进行补充和修订,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开放性实验不受学时的限制,使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实验内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开放性实验教学,使一些学生有机会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有助于其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④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⑤有助于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要求学校有高新技术实验室。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科学合理定位,切实加强实验室建设,把实验室工作摆到议事日程上来,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科技应用型人才,建设高标准、高效益、有特色的高等院校。

[1]李建平.提高仪器设备投资效益之管见[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5)

[2]付植桐,王秀时.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实验室科学,2007(5)

[3]沈进莲.关于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7)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仪器教学质量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基于能力培养自制实验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