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作业 提高学习效率

2010-02-17 19:57周华林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28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作业生活

周华林

优化数学作业 提高学习效率

周华林

10.3969/j.issn.1671-489X.2010.28.095

为了防止学生抄袭作业,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避免那些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结合新课程特点,在平时布置作业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作业形式。

1 预习作业

教师在学生预习前为学生写出预习提纲和预习作业,预习提纲和预习作业就是把与教学要求相关的提纲都写出来,尽量详细一些,只让学生根据提纲在书中找出答案即可。

2 自主型作业

2.1 弹性作业

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作业设置为三类题目:A类为基本题,紧扣当天所学内容,主要目的是用来巩固新知;B类是基础题,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的,浅显易懂,有利于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C类是发展题,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计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2.2 合作型作业

以前的数学作业,教师过于片面地强调独立思考,没有将合作作为重要的素质来培养。对于自主型的作业,完全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方式,鼓励他们与人交流,进行有效合作。比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编制一份单元检测卷,在编制的过程中,学生会在组长的带领下复习本单元内容,找重点,列提纲,选择题型,忙得不亦乐乎。编制试卷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也是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一份试卷的编制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激发和增强。

3 生活型作业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家庭实践活动中完成数学作业,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供机会,搭建平台,使他们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无处不在。

3.1 实践型作业

实践出真知,实践能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字趣味化、生活化,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把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转变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了重量计量单位后可建议学生回家称一称1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学习了“比的应用”后,可安排学生调制奶茶或配兑饮料,让“学”融于“玩”中,在“玩”中实践,既使学生学得轻松,又培养他们的多种能力。

3.2 调研型作业

所谓调研型作业,就是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将调查所得的资料通过精心研究分析,再运用多种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调查一天内丢弃多少个塑料袋?一周呢?一月呢?一年呢?还可以调查餐馆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数量等。这些有趣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索的意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还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新华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作业生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感悟
作业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