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思与探索

2010-02-17 19:57郑旻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28期
关键词:词汇量词汇高中英语

郑旻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思与探索

郑旻

新课程标准倡导在英语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但教学中具体的可操作模式仍在探索、实践中。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课的设计与反思。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语法;任务

10.3969/j.issn.1671-489X.2010.28.113

高中英语新课标把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定为以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对高中阶段不同级别的学生应具备的阅读能力提出具体要求。认真学习高中英语新课标后,笔者认识到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除了巩固、发展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口头、书面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外,还必须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平时做了大量的阅读练习,可到考试时阅读题失分仍然较多。为此,许多教师常常为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而犯愁。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清楚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学生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许多学生考试后抱怨阅读量大,考试时间短,实际上都是理解过程中的个人因素造成的。影响阅读速度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1.1 词汇欠缺,词义理解不准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基础,词汇量的不足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速度。古人有一目十行的说法。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在阅读时,眼球的运动是跳跃式前进的,并不是一字一词地慢慢往前移动的,所以虽不一定能一目十行,起码一目一行或一目数行是可以做到的。然而,大部分学生因为受到生词的影响,常常是一目一词,这种逐字逐句理解的阅读方式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仅大大减缓阅读的速度,而且使整体理解变得更加困难。

高中生的词汇量不足,严重影响阅读的速度、理解的深度以及准确性。课程标准对高中毕业生应掌握的词汇量的要求,已远远不能满足现行的英语阅读材料对词汇的要求。而学生掌握单词仅仅是最初接触的词义,并没有掌握所学词汇的扩展、延伸和转义,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受先入为主的影响,造成阅读中的误解或障碍。

1.2 语法基础知识薄弱

句子是构成篇章的基本单位,而对句义的正确理解就要求学生正确掌握句子结构。有些学生由于语法知识不扎实,对于长句、难句或带有插入成分的句子难以识别与正确理解,结果导致阅读障碍。

1.3 相关的背景知识短缺

我国学生对于英语语言国家的民俗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历史与地理等知识、人的行为模式和道德观念了解甚少,在阅读中难以进行合理的推测及联想,从而导致理解困难、判断失误。阅读中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而且也具备足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然而在阅读中,却时常对某一句话百思不得其解,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背景知识。如果学生对欧美社会的背景知识、生活情况理解不深,缺乏对异国文化的敏锐性,那么对文章就无从理解。与背景文化知识联系最紧密的是词汇(包括习语、谚语、典故等),不同国家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制度、文化艺术、风俗民情无不在词汇中得以体现。

1.4 不良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缺乏的影响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养成许多不良习惯,如有的学生阅读时爱出声;有的常用手或笔逐词逐行点着阅读;有的咬文嚼字,边读边查字典,并逐句翻译成中文;有的“回读”现象严重,遇到生词或句法较难的句子,不论与题干的关系是否密切,读读停停,一味回读,思路多次中断。这都是不恰当的阅读方式,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不易抓住文章的整体思路与主旨,缺少对文章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的了解,因而无法对文章进行正确的归纳、推断和评价。这表现为学生在测试中在主题概括、推断以及深层理解题上失分较多。

当然,除了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外,教师也需要转变和更新教学观念。过去的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教学模式,过分强调字词和语言结构的教学而忽视学生获取信息内容能力的培养,即在教学中只注重阅读的“质”。也有些教师过分强调阅读的“量”,而对于学生所阅读的文章只提供正确答案,至于如何去理解却很少给学生加以分析、指导与帮助,学生在大剂量的训练中难以实现“量”到“质”的飞跃。

2 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有效训练

2.1 扩大词汇量,提高猜词的能力

词汇是阅读的基础,一定的词汇储备才能克服阅读的第一障碍。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既要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词汇,更要帮助学生不断地扩大词汇量。词汇的学习应立足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且要结合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注意方法的灵活性和方式的多样性,让学生学得快、学得牢,且能活学活用。

1)掌握构词法知识,巧记单词。英语的词汇大部分是通过构词法结合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分类比较,让学生掌握英语中常用的前缀、后缀的含义和用法,根据已知的单词猜测出派生词的词义和词性。①利用词缀知识,猜出新词词义;②通过词的转化来猜出句子的意思;③分析合成词以判断词义;④分析上下文理,对新词词义作合理猜测。

2)制定阶段性目标,施加一定的压力。在词汇教学中,可以根据近期所学的词汇进行定期抽查、测试,从而达到巩固所学词汇的目的。当然测试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可采取默写、单词接龙竞赛、首字母提示以及根据上下文填空等。

3)广泛阅读。词汇既是阅读的基础又来源于阅读。教师从高一开始就应有计划地要求学生阅读指定的书籍和报刊。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就阅读的某些内容作些检查或讲解,以达到督促的目的。长期坚持可提高学生的词汇量、阅读的速度和理解能力。

4)培养任务型阅读的能力。任务型阅读教学是一种着眼于全局效果的阅读。它把阅读思维中理解到的局部知识与全文的构思联系起来,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并能够强化对阅读材料的筛选能力,吸取更多的有用信息,推动积极思维,加快阅读速度。任务型阅读能力的训练可以充分利用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来进行。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题材多样,体裁各异,有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以记叙文和说明文为主。记叙文中包括传记、故事、传奇和游记等,说明文中涉及科学技术、天文地理、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医疗救护和饮食文化等主题。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丰富的教材,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实践,使其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技巧。此外,在文体思路方面给学生必要的指导,根据文章的体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抓住中心思想,掌握文章线索,准确地理解阅读材料。

5)在阅读的同时加强对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阅读的同时训练听力、朗读,并将阅读所获取信息以写作方式表达出来。

2.2 构建牢固的语法知识体系

语法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帮助学生掌握牢固的语法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对阅读中所遇到的复杂句进行逐层分析、理解,进而达到更好地理解全文的目的。

2.3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巧

1)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学好英语的开端。在日常阅读训练中,要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养成以意群或词组为单位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在平时多阅读并背诵精彩的段落,记忆一些常用的短语、句型,学会正确使用工具书,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步骤。①快速浏览全文,掌握主题大意和基本事实;②利用上下文联系及构词法猜测生词;③根据上下文寻找关键词和主题句;④浏览文后的题目,根据已知信息确认较为浅显、较有把握的答案;⑤复读文章,注意细节内容,进行合理的判断与推理,体会深层结构、隐含意义及作者意图,完成较为复杂的试题;⑥略读文章,进一步核实答案。

3)注重阅读技巧训练。①限时阅读,提高阅读速度;②注意细节,多形式操练;③多样化阅读。

2.4 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及跨学科知识

在课堂教学时应补充介绍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帮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文章隐含意义的推理与判断。英语阅读的题材愈来愈广泛,不仅涉及中学阶段的所有学科,而且涉及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高新科技领域,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既要注重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又要关注、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这样才能在阅读时做到融会贯通。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英语阅读理解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教师应立足于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好自己的教学,加强训练,提高学生总体的文化水平,相应地锻炼其思维能力与想象力,把阅读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总结摸索出一套适合于所教学生的阅读教学方法来,提高阅读技能、技巧,师生协力,攻破高考阅读难关。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丁筱燕.新标准 新理念 新课堂:Britain and Ireland一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9)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雪宫中学)

猜你喜欢
词汇量词汇高中英语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词汇量测试对语言水平的预测性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