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认知及需求情况调查1)

2010-02-20 07:20谢诚诚祝雪花徐伟英樊小庆杨皛白
护理研究 2010年23期
关键词:意外事故知晓率普及

谢诚诚,祝雪花,徐伟英,樊小庆,杨皛白

当今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运输多样化等因素使各种突发事件不断涌现,加上预料不到的自然灾害,要求全民有必要参与急救体系的建设[1]。普及急救知识、开展现场救护是减轻意外伤害、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手段。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公众急救水平[2],通过大学生对周围人群进行知识的传播和行为的促进,若干年后整个社会人群的急救普及率必将会有大幅度提高[3]。本研究旨在了解温州大学生急救知识认知需求情况并与影响大学生获取急救知识的因素相结合,拟构建适宜的急救培训体系,为更好地普及现场急救知识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温州市3所大学的5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1.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现场急救知识的知晓率、影响大学生获取急救知识的因素以及对急救知识的需求情况,调查对象无记名填写问卷,问卷专人发放,专人收回。本次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50份,有效率91.7%。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输入和整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急救知识主要来源途径 大学生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主要来源于电视(48.4%),其次是通过网络(38.9%)或是阅读相关科普书籍(30.5%)和报纸(20.2%),还有不到20.0%的学生平时在马路、广场或社区的宣传窗里了解,只有7.5%的学生参加急救培训班。

2.2 大学生对常见意外急救知识的认知情况(见表1)

表1 大学生对常见意外急救知识的认知情况(n=550)

2.3 影响大学生获取急救知识的主要原因(见表2)

表2 影响大学生获取急救知识的主要原因(n=550)

2.4 对急救知识的需求情况 92.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了解急救知识,希望获取多方面的急救知识和技能,55.8%的人选择开办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班进行面授,理论与动手操作相结合并给予考核的方式来提高自己急救能力。

3 讨论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不同急救知识的了解情况不同,如对饮酒昏迷、溺水、鼻出血、烧伤的急救知识知晓率高,但对于火灾、触电等危险性高的意外事故的应对能力欠佳,特别是脊柱外伤的急救知晓率不尽如人意。分析原因,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要求不高的意外事故能正确处理,对于专业性强的有所忽视。因此,应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急救培训。在众多影响大学生获取急救知识的因素中,不难看出:大学生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的提高需要多方努力。首先应提升大学生自身对急救概念的认识,使其主动获取急救知识,加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力度,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途径进行急救知识的宣传,如车站的宣传窗、黑板报、小册子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4 min,严重创伤伤员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0 min,如果在急、危、重症等突发意外事故现场,在第一时间实施及时、正确的紧急救护,可为病人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明显降低院前病死率和伤残率[4]。在校大学生年轻好学,接受能力强,通过学习现场急救知识,不但可以在突发事件中发挥/第一目击者0的作用,对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护,还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家人、朋友,在更大范围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起到知识传播载体的作用[5]。可见充分重视对学生院前实用急救技术的培训与院前急救知识的教育非常重要。而本次调查显示,76.5%学生从未接受系统和有组织的急救知识培训。因此,高校应开设急救知识与技能专项培训班,讲授理论知识与动手操作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讲授理论知识,借助模拟人、模拟现场多次反复进行急救练习,增强培训效果。

[1] 程林英,陈锦华,刘频,等.医院与社会各界合作普及现场急救知识的实践[J].全科护理,2009,7(4A):934-935.

[2] 秦坤伟,杨立刚,高强,等.大学生紧急救助知识现状及需求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4(4):48-49.

[3] 张军根.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的现况与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3.

[4] 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

[5] 邵华,王春生,陆玮新.大学生卫生突发事件现场救护知识现状与培训效果分析[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7,37(6):605-606.

猜你喜欢
意外事故知晓率普及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冬季滑雪意外事故损伤及其安全防护研究
浅析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我国幼儿园幼儿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社区全科医师糖尿病三级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
天文知识普及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