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是时候更新中国印象了

2010-02-22 13:57
环球时报 2010-02-22
关键词:尔克人权留学生

德国《星期日时事》1月31日文章,原题:中国——新的超级强国 我们正面临一个新的时代。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8.7%,西方经济却急剧下滑。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繁荣发展,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滞后。中国已取代德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并于2009年取代美国首次成为世界最大汽车销售市场。当今世界,没有中国或与中国作对,将一事无成。与此同时,北京政府的自信也在增加。中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但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负债累累,这使中国十分强大,西方十分虚弱。

西方总是渲染达赖、中国对人权人士的宣判以及互联网之争,尽管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表示,中国只是对网络进行“很有限”的审查。西方的思维总是充满陈词滥调,想通过对崛起者的指指点点来阻止自己走下坡路。但在此期间,中国在拉美、非洲和亚洲已成为榜样。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依靠自身力量走出危机的国家,它的领导人能很快作出决定,它的经济充满活力,它使绝大多数人享有个人生活。“美国梦”已移向中国。世界上还有十亿多人在挨饿,而且这一数字还会继续增加,但中国却成功解决了饥饿问题。不挨饿不也是一种人权吗?中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权做了很多事情。在西方大学城,中国留学生已构成最大的外国留学生群体,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毕业后返回家乡,因为他们在中国看到自己的未来。无论是前苏联,还是前民主德国都不敢想象这一点:信任年轻人,并把他们派往世界各地。

为什么我们的一些固有印象经常比鲜活的现实更强烈?是不是因为我们害怕中国,因此更倾向于作出自以为是和骄傲自大的判断呢?

中国正一步一步开放,正因为有前苏联的垮台,中国不想重蹈覆辙。德国没有必要害怕中国,因为中国经济发展越快,德国经济界获得的订单就会越多,就业岗位就会得到保障,并能创造新就业岗位。现在到了该更新中国印象的时候了。▲(作者是《斯图加特报》外交政策主编策尔克,辛文译)

猜你喜欢
尔克人权留学生
数字时代的人权何以重要:论作为价值系统的数字人权
野性消费
鸿星尔克吴荣照逆风翻盘
幸 福
我国发表《201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2018年美国侵犯人权事记》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微软向人权高专办提供500万美元 利用新科技帮助实施推动人权项目
人权蓝皮书
近七成俄网民称胡尔克“不值天价”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