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兴邦 电力报国——记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国电大渡河公司总经理刘金焕

2010-02-23 06:09卓政昌姚国寿孙剑炜
四川水力发电 2010年3期
关键词:大渡河瀑布水电

卓政昌, 姚国寿, 孙剑炜

(1.四川水力发电杂志社,四川 成都 610021;2.国电大渡河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引 子

在三峡到大渡河千里涛声中,涌出一串惹人注目的称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三峡工程优秀建设者”、“湖北省优秀企业家”、“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七届“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

一连串闪光荣誉背后的刘金焕——一位中国水电行业专家级的企业家,并不为世人所熟知,但在业内,刘金焕的名字无人不晓。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的殊荣又落在了他的头上。

一路鲜花一路歌

4月 24日下午,国电大渡河公司办公楼前喜气洋洋,掌声雷动,一块“热烈欢送全国劳动模范刘金焕同志赴京出席表彰大会”的巨大红色标牌骄傲地矗立。此时,身披大红花的大渡河公司总经理刘金焕心潮澎湃,在隆重的仪式上接受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付兴友,副总经理张建华、王春云、黄张豪,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王玉龙,党委委员涂扬举,副总经理胡卫和公司职能部门中层干部、部分职工的衷心祝贺。他认认真真地聆听付兴友热情洋溢的致辞,有句情深意长的话久久地扣动着心扉:“金焕同志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是他个人职业生涯的崇高荣誉,也是国电大渡河公司乃至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的光荣和骄傲!”

……

25日上午,刘金焕与全省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一道,出席了四川省举办的欢送仪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李登菊等亲切会见了刘金焕和赴京劳模、先进工作者,并为他们握手送行。

下午,刘金焕与全省 113名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顺利抵京,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先期抵京的四川代表团副团长、省总副主席武晓鹏守候在飞机舷梯下,热情地迎接。

4月 27日,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大会由温家宝主持。

人民大会堂大礼堂鲜花吐艳,华灯璀璨。刘金焕和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近 300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欢聚一堂,接受党和人民授予的崇高荣誉。

上午 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

在热烈的气氛中,刘金焕和其他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代表依次登上主席台,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向他们颁发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

从这一刻起,“刘金焕”三个字就和建国 60年来一串闪光的名字连在了一起:孟泰、马恒昌、时传祥、赵梦桃、王进喜、张秉贵、蒋筑英、罗健夫、赵春娥、包起帆、王启民、徐虎、李斌、孔祥瑞、许振超、王洪军、王顺友、窦铁成……这些都是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为世人注目的精英!

下午,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召开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号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推动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在全国表彰大会上,集团公司有 10名员工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刘金焕是其中之一。

4月 29日上午,成都金牛宾馆大礼堂春意盎然,气氛热烈。刚刚参加了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的刘金焕,与来自全省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以及在川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欢聚一堂,出席了四川省第六届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并在会堂第一排就座。

少先队员向劳动模范敬献了鲜花,送上“五◦一”劳动节的祝福,也送上人民的期盼……

几天来,刘金焕一路鲜花,充满自豪,难以挥去获得崇高荣誉的喜悦,也难以忘怀数十年水电征程的艰辛。

矢志水电献年华

30年前,在长江流域生长的刘金焕毅然报考了水电学校,抱定了矢志水电的决心。20世纪 80年代初,刘金焕在火热的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建设工地参加工作。这一干就是 22年,他先后参加了葛洲坝、隔河岩和三峡工程的建设,从一名普通施工管理人员逐步走上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施工企业集团——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的领导岗位。在担任葛洲坝集团副总经理兼三峡工程项目指挥长期间,直接指挥并成功组织了举世瞩目的三峡三期导流明渠截流,为我国水电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3年 2月,曾有“三峡虎将”之称的刘金焕被任命为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尽管他心胸开阔,志存高远,但实际的问题还是使他有些困扰。

困扰之一:中国葛州坝集团公司与刚成立的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属于同一级别,从集团副总经理岗位到国电集团下属的大渡河公司任职,别人会不会笑话?

困扰之二:大渡河虽然不小,但怎么也不可能与大三峡相比,何况在三峡工作可谓驾轻就熟,而到大渡河却百业待兴,工作压力绝对不会小。

困扰之三:自己和家人都在湖北长期生活,年过 40再闯荡异乡,自己习惯与否无所谓,但心爱的妻子和即将上高中的女儿会不会抱怨?

为了使刘金焕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国电集团公司周大兵总经理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刘金焕的心结解开了。入川,是改变西部电力紧缺局面的需要,是大渡河两岸人民对依靠水电开发、改变贫困状况的期盼,是“西电东送”的迫切任务,。于是,刘金焕这位三峡工程中的风云人物,依依惜别了温暖的家,告别了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三峡工程项目指挥长的位置,以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公司总经理的身份进入四川水电产业的重要战场,进入中国国电在四川的主战场,进入全国十二大水电基地之一的大渡河,担负起 130万千瓦已建成电站、330万千瓦在建工程、1880万千瓦待开发项目的重任,开始大刀阔斧建设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项目。

刘金焕入川,没有带亲人,没有带同事,是真正的只身而行。他谦虚、认真、充分听取了大渡河公司班子成员的情况介绍,提出了“稳固电力运营基础,突破工程建设关键,推动流域开发全局”的思路,开始了他的大渡河生涯。要全面开发大渡河,大约需要 20~30年的时间。刘金焕说:“我把前半生献给了三峡,我将把后半生献给大渡河,作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渡河人。”

新官上任三把“火”

在中国,历来讲究“新官上任三把火”。已不再是血气方刚的刘金焕,本身是不想落这个俗套而“烧火”的。然而遗憾的是,他未能避免这把“火”,因为这把“火”是他不得不“烧”的心头之“火”。

第一把“火”

装机容量为 330万千瓦的瀑布沟水电站是国电集团和四川省在建的最大水电站、国家“十五”重点工程、西电东送骨干电源点。因技术难度、施工条件、移民数量、投资额度等原因,该工程被称为大渡河上的“硬骨头”。由于种种原因,工程前期工作十分被动。在陪同国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周大兵视察工地时,周总凝重的表情给刘金焕心上压了一块沉重的石头。为了改变现状,他亲自兼任瀑布沟水电站建设分公司总经理,并暗下决心:不把瀑布沟工程局面扭转过来,决不回江东看亲人,决不进北京见领导。

初次调研,刘金焕以专家的眼光对瀑布沟工地现场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拉网式”检查。在他参加的第一次工程建设协调会上,一位监理代表洋洋得意地汇报“成绩”,并说:“干成这个样子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所闻与所见,相差甚远,让心情沉重的刘金焕拍案而起:“工程决不能这样搞!”这一当头棒喝,令会场鸦雀无声,气氛骤然紧张。随即,刘金焕抛出了几天来呕心沥血构成的思路——开展以“大清理、大整顿、大提高”为内容的“决战一百天、树立新形象”活动,明确提出了坚决摒弃“自以为是、得过且过”的错误思想,树立“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要求。同时约法三章:令行禁止、靠前指挥;实施以“五大控制”为核心的承诺制度;推行以业绩论英雄,以质量论水平,以排名制、红黄牌制、黑名单制和样板工区考核制为核心的奖优罚劣机制。

这次会议,至今对来大渡河流域参与建设的各水电建设者们印象还十分深刻,在中国水电界鼎鼎大名的刘金焕,是以这样鲜明的个性进入他们印象中的,他们深知,这不是一场可以掉以轻心的战役。

通过这场思想观念和管理手段上的大革命,迅速确立了业主的主导地位,形成了参建各方主动反思、寻找差距、整改问题的良好气候和抓安全、保质量、促进度、控投资、建文明的可喜局面,彻底扭转进度滞后、安全隐患多、文明施工差的被动局面,树立工程建设的全新形象,实现了工程面貌的全面改观和各项指标的可控在控。

半年后,集团公司周总再次视察瀑布沟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第二把“火”

根据初步取得的成果,刘金焕乘势而上,提出了“创行业一流、树系统样板”的总体目标和确保工程顺利开工、建设大军入住黑马营地、引进集团基建现场会成为系统样板、11月实现截流并达到行业一流水平的“四步走”阶段性目标,并策划启动了劳动竞赛,展开了大坝防渗技术、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等多项技术攻关活动,配套开展了“打好冬春攻坚战”、“奋战 50天,过好迎会关,拼搏 5个月,立誓保截流”等系列重大活动,掀起了工程建设的一个个高潮,确保了工程如期开工,使工程安全全面加强、质量全面提高、进度全面提速、造价全面受控、形象全面提升,实现了工程管理由乱到治、由低到高、由粗放到规范、由现实到理性的根本性转变。2004年 3月,瀑布沟工程开工典礼如期举行。8月,集团公司基建现场会在瀑布沟召开,工程系统样板的形象迅速得以确立。

第三把“火”

如果说刘金焕在瀑布沟工程建设上的第一把“火”是不得不“烧”、第二把 “火 ”是火上加油,那么,他在大渡河公司整体管理上的第三把“火”则“烧”得更为精彩。

刘金焕曾经在班子中说:大渡河是一条英雄辈出的河,我们干的不是一个电站而是一条大河,要把这条河拿下来仅靠一股蛮力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一种气概、一种精神来支撑。为此,他依靠班子,发动员工,高举“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的大旗,确立了“扎根大渡河、水电铸丰碑”的精神、“平庸是错、无功是过”的气概,“立志高远、誓作样板”的追求,明确要求“项项工作争第一”。他说:“凡是上级表彰,我们必须榜上有名;凡有系统经验交流,我们必须作典型发言。否则,有关部门就要‘说清楚'”。

这样一来,企业团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在短短三年内即形成了 2个工程在建、1个工程待核准、7个项目前期工作全面铺开、总规模超过 1600万千瓦的崭新态势,开创了跨越式可持续开发的喜人局面。

短短几年间,国电大渡河公司组织完成了大渡河干流优化规划方案和环保、水保方案以及移民安置规划审查,制定了迈向 2020年“装机一千五、流域统调度、沿江一条路、两岸共致富”的战略规划具体方案,并成功与四川省、国电集团电力发展规划对接,大批水电站纵深推进。在国家环保法出台前,国电大渡河公司就第一个在水电界超前对整个大渡河流域开展环境评价。对有2000多年历史的丹巴藏碉群进行了保护,对马尔康一带红豆杉珍稀植物进行了保护等等。

与此同时,刘金焕高度重视龚电总厂的生产运营,深化管理,深挖潜力,在没有新增装机的情况下,公司资产增值和盈利水平显著提升。到2009年 12月,公司资产从 2000年成立之初的71.03亿元增长到 354.39亿元,是成立之初的 5倍,累计发电量 566.21亿千瓦时,上缴国家利税56.74亿元,成为四川省工业企业最大规模 50强企业和最佳经济效益 10强企业,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被中国国电集团授予“绩效贡献特别奖”,三次荣获“国电特级奖状”。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牢记使命 兑现承诺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向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承诺:确保瀑布沟工程 2009年投产发电,这是雷打不动的“硬指标”。面对瀑布沟困难重重的现实,刘金焕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不敢有丝毫懈怠。“把自己的事做好”,一直是刘金焕所强调的。瀑布沟水电站在经历工程开工、移民事件、工程复工、大江截流、全面推进等几个阶段之后,2009年迎来了攻坚决战最为关键的一年。刘金焕清醒地认识到,要打赢这场攻坚战,必须要争取主动,抓好枢纽工程建设。为此,他在公司系统内部强抓严管,落实责任,明确分工,成立了瀑布沟蓄水发电领导小组并任组长,分设 13个工作责任组分头开展工作,倒排工期,细化工作任务,对枢纽工程提出了“不留尾工、不留缺陷、不留遗憾,一举成功”的要求。

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带领广大建设者夜以继日、顽强拚搏,抢回了因汉源事件影响而使枢纽工程建设停滞一年的工期,达到了正常工期进度所完成的目标。与此同时,针对瀑布沟水电移民工作因多方面原因滞后于枢纽工程的现实情况,他果断决策,积极协助地方党委政府调整工作思路,创新移民工作方式,积极开展援建汉源新县城活动,迅速打开了新县城建设的局面。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他积极探索,与雅安市、四川省移民办等有关方面共同创立了移民工作轮值协调机制,定期协调解决问题,极大地推动了移民工作进程。瀑布沟移民工程援建模式和移民工作轮值协调机制得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评价,被称为是一种有效解决水电移民工作的创举。

2009年 12月 13日,这是大渡河人永远难忘的日子、倍感欢欣鼓舞的时刻,瀑布沟水电站首台发电机组 6号机正式并网发电并投入商业运行,相隔 10天之后——12月 23日,第二台发电机组5号机也成功并网发电并投入商业运行,有效缓解了四川冬季用电的紧张局面。刘金焕带领大渡河员工及参建团队历经艰辛,克难奋进,取得了瀑布沟水电站工程建设重大里程碑成果。他自己也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竭尽全力确保瀑布沟投产发电的承诺,向集团公司、党中央、国务院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刘金焕因此荣获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首枚“特级奖章”。

2010年 1月 11日,媒体的闪光灯再次聚焦大渡河。刘金焕代表公司在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瀑布沟水电站投产发电表彰大会上作汇报发言。五个“永远不会忘记”,是刘金焕辗转回顾瀑布沟八年建设的心路历程,是他衷心感谢为瀑布沟工程建设给予关心支持、倾注大量心血,作出卓越贡献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和全体建设者的真诚表白。这情感无比真挚,这言辞充满恳切,更是刘金焕立志继续为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事业可持续发展,为加快四川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为把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建设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电力集团再立新功的铿锵誓言。

情为民系 利为民谋

大渡河两岸,基本上以藏、羌、彝等少数民族为主。千百年来,那里的同胞们在巍峨群山中过着几乎原生态的生活,他们居住在“云深不知处”,在狭窄陡峭的山壁上种植作物、放养山羊,贫困而与世隔绝。与瀑布沟电站毗邻的甘洛县黑马乡乡党委副书记木呷夫洁有过这样的描述:“黑马乡有 4000多人,全部是彝族。我们这以前很落后,通讯交通都非常闭塞,狭窄的山路只能够一辆车通行,要打个电话得走到县城去。全乡都住在山间的小木房里,要生火做饭,就得去山上砍柴,大家辛苦一年有时连饭都吃不饱。”这只是大渡河流域众多乡的缩影。

刘金焕曾先后多次率班子进行流域全程考察,但每一次都不顺利,被塌方、泥石流堵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情况时有发生,早出晚归、风餐露宿、满身泥泞也是常事。沿途所见让刘金焕十分着急:“老百姓守着宝贵的资源却过不上幸福的生活,这是我们水电人的悲哀啊!”“我们一定要加快流域开发的进程,让英雄的大渡河早日回报社会,造福人民!”

刘金焕大气、豪爽的性格,执著、诚恳的态度,给各地政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赢得了两岸群众的尊敬。有一次,考察团被堵在路上 10余小时,附近的藏族老乡自觉地为他们送来了煮土豆和玉米充饥。尽管老乡一再歉意地表示没有什么好招待,而刘金焕却热泪盈眶地说:“大渡河是红军走过的地方,我们大渡河人吃这点苦算什么。”特别是一次考察到革命老区金川时,县城万人空巷,老百姓自发夹道欢迎,向考察组献上了洁白的哈达,表示“要像当年支援红军一样支持大渡河开发。”时间过去几年,当年随同刘金焕一起考察的一位大渡河水电公司高层领导,说起当时去革命老区金川视察时的盛况时,语调仍微微颤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04年 4月,瀑布沟工程建设营地在甘洛彝族自治县黑马乡落成。黑马小学的孩子们自发手捧亲自上山采摘的鲜花赶来祝贺,让刘金焕既惊喜又感动。他立即率班子成员来到了黑马小学,学校艰苦的条件使他难受万分。他告诉随行的人员说:“我们稍微在节约方面加一点力就可以拿出修一所学校的钱。但我认为最好让我们的员工和建设者都来看一看,增强节约观念、亲民意识、奉献精神。”回到单位,立即发动大家个人捐资助学。在刘金焕的倡导下,公司员工和建设者踊跃慷慨解囊,捐款 26万余元。

2005年 1月,瀑布沟希望学校正式落成。在他关于“探索建立扶贫结对、捐资助学的长效机制”的要求下,瀑布沟分公司在甘洛,公司团委和机关党委在汉源分别选择了 30名贫困学生结成对子,让濒临失学的孩子得以继续完成学业。这时的刘金焕才真正有了笑容。这种笑,既是对公司工作基本满意的笑,更是看到地方政府和老百姓会心笑容后的真情流露。

2006年 9月,在刘金焕的直接领导下,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全体员工及大渡河水电建设者首次捐款 1360万元,建立了“同一条河、同一个家”国电大渡河爱心帮扶基金会,规划为大渡河流域所在的 14个区县,分别捐建一所希望小学和一座爱心医院;每年捐助 100名优秀贫困大中小学生就学,并给付 4000元生活补贴。在这期间,公司广泛发动职工和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爱心公益和社会公益事业。当中,公司主动帮扶大渡河峡谷两岸悬崖上的甘洛县二坪小学和汉源县古路小学,先后投入 110万元爱心帮扶资金,开展了修缮校园、义务教学、捐赠文具和体育用品等捐助项目;并积极协调和支持甘洛县加快二坪村及附近的电网建设,出资修建连接二坪村与汉源地方电网的输电线路,协调解决电源接口问题,使凉山州甘洛县二坪村从此告别不通电历史,得到地方百姓的交口称赞,成为公司爱心帮扶工作的一个亮点。自此以后,至 2009年的数年间,利用“同一条河、同一个家”爱心帮扶活动的平台,在刘金焕的直接领导下,大渡河公司的全体建设者规划为大渡河流域所在电站的县城,分别至少捐建一所希望小学和一座爱心医院;当地贫困大学生每人每年由公司给付 4000元生活补贴。

自此以后,至 2009年的数年间,累计捐助优秀贫困大、中学生 442名,捐建希望学校 10所,爱心医院 10所,向大渡河流域教育卫生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捐赠资金总额达 1.5亿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被评价为全省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专项爱心帮扶活动。公司先后荣获了“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企业”、“2006年度四川省十佳慈善企业”等荣誉称号。

尾 声

“人生难得几回搏,拼搏拼命正此时”。这是刘金焕对建设瀑布沟、开发大渡河的行动宣言,也是他对“敢于碰硬、善于创新、勇于争先、乐于奉献”的大渡河精神的生动诠释。在刘金焕带领下,在各界企盼、各方努力、各方共赢的良好环境中,秉承着他直接主导形成的“同一条河、同一艘船、同一个家”大渡河三同文化理念的大渡河公司,将会在大渡河这条彩带上,镶嵌上串串明珠般的水电站,使这条河流再次在历史长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猜你喜欢
大渡河瀑布水电
瀑布之下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2009~2019年大渡河上游暴雨的时空分布和环流特征分析
水电样本:大渡河的智慧化应用
瀑布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岷江同大渡河相会乐山
长江水电之歌
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