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的进与退

2010-02-26 05:57
市场周刊 2010年1期
关键词:中学校长应试舆论

2009年11月8日,北京大学招生办正式对外公布了“中学校长实名制”的实施方案,此方案甫一推出便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从北京大学招生办到获得2010年推荐资格的39所中学及其校长,再到新出炉的90名被推荐学生,舆论对这一方案始终保持着高度热情。高校招生要不要改?怎么改?能不能取得实效?在这一连串的疑问与争论背后,“实名推荐制”已经触动了中国教育体制最敏感的神经,关键问题就在于教育资源需公平分配,量才选才要突破分数的桎梏。解决之意尚显,解决之道仍需深思。

——编者

支持方——

姜泓冰:给北大招生改革多一点宽容

真正可悲的不是在高校招生改革中发生腐败个案,而是所有大学只知按分数高低遴选“人才”,任由“一考定终身”的应试体制,捆缚住整个中国的基础教育

北京大学试行自主招生校长实名推荐制,本是一项直接关系到几十名应届高三学生去向的改革,竟然演变成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反对者众。这样的反响所夹带的大众心理、社会情绪,颇值深思。

其实,校长实名推荐制并不是新鲜事。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试行由中学校长推荐优秀生源的制度,已经搞了四五年,迄今似也并未曝出什么丑闻。北大所做的,也只是将各大高校与优质中学之间已在实际操作的通行做法,加以规范和明确、公开罢了。何以竟会惹来如此众议汹汹。

一部分原因是,事出“北大”——中国最顶尖也最引人注目的教育资源,也是国内高等教育改革中最敏感的“风向标”。北大招生改革的一小步,不经意间被人们迅速放大成可能动摇既有教育体制和社会公平底线的一大步。

这样的推理和焦虑不无缘由。教育体制改革行进至今,那些在理论上正确或按照国际通行做法的改革努力,移种进中国的现实土壤后有不少都“化橘为枳”。因此,尽管对于“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有诸多不满,尽管人人心疼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重,体质越来越差、创造力越磨越平,抱怨教育改革步伐迟缓,但高校招生若有新动向,整个社会的挑剔仍然多于支持。即以“自主招生”为例,试点高校都在社会议论下压力重重,左支右绌。

在这种情况下,北大的改革勇气更显可嘉。凭借在国内高校中的地位,今天的北大本可从容静候每年高考后择高分录取,得到的生源大抵依然上佳。迎着质疑、指责而尝试改革,动机和目标恐怕只有一个,为了呼应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内在需要,选拔,培养真正富有创造活力的精英人才,办一所有个性特色的好大学。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其实是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探索中一个必然选择。在沾染了腐败的大环境里,如果没有中小学校长的充分职业化,教育家化为配套,推荐制或许会被个别人唱歪了调,但从学校到社会,需要做的是完善制度设计、加强监督,而不是因噎废食。

真正可悲的不是在高校招生改革中发生腐败个案,而是所有大学只知按录取分数高低遴选“人才”,任由“一考定终身”的应试体制,捆缚住整个中国的基础教育,折磨全体中国孩子的身心健康。“捍卫高考这一仅存的纯洁天地”,如果要以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创新活力和精神价值为代价,牺牲未免太过巨大。

教育界人士或许应当清醒认识到教育体制的深层改革,很难再有类似30年前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时那样一致叫好的情形。然而,要去除积弊,回答钱学森先生“中国教育为什么不出人才”的疑问,纵然阻力与风险再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改革尝试也势在必行。

因此,在张大眼睛监督之外,也请多给高校招生改革一些鼓励的掌声。同时,也希望北大“身正为范”,能够经得起舆论的挑剔,让高校招生改革顺利推进。

——《人民日报》

曹林:以“校长推荐”为起点走出信任的囚徒困境

北大自主招生中的创新尝试“校长推荐制”,甫一公布就激起舆论的轩然大波,招致公众激烈的质疑——质疑焦点集中在“校长推荐会导致不公”上。北大随后公布了全国39所获得“校长实名推荐”资质的中学及其校长名单,从头开始就把“校长推荐”置于阳光下接受公众的监督,可这似乎并未消除公众的疑虑,“推荐会成为一种特权”、“推荐隐藏巨大不公”、“推荐会使教育成为权贵盛宴”之类的尖锐批评不绝于耳。

北大肯定想到了“校长推荐制”会遇到舆论阻力,但可能没有想到,遇到的阻力是如此之大,那些痛恨应试体制,痛恨“考分决定一切”,整天炮轰“既有体制毁人”的公众,竟然会对高校致力于终结那种应试体制的尝试,怀着如此仇视和排斥的情绪——那些旧体制激进的批判者,这时似乎都转换成了旧体制铁杆的保守者,把那种致力于破除旧体制的改革尝试批得体无完肤。激进与保守,改革与守旧,创新与守成,面对陷入人格分裂的舆论和民意,改革者实在有点儿无所适从。

有识者点出了舆论在高招改革上人格分裂的关键所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永远流淌一个血液,这个文化基因是不可改变的,就是对腐败的深深的忧虑。确实如此,人们痛恨应试,但更痛恨腐败;人们焦虑于应试毁人,但更焦虑干特权垄断资源,北大的校长推荐制,正击中了公众这种根深蒂固的、充满矛盾纠结的焦虑,于是,痛恨应试弊端的改革者们,这时都成了捍卫旧体制的保守主义者;学校不自律,民众怎么放心让你做主。

我很理解这种焦虑,对这种矛盾纠结,艰难决择的人格分裂充满同情,内心也对北大的校长推荐制在现实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异化和腐败担忧不已,但我不认为我们可以放任和放大这种焦虑,陷于这种受迫害者的焦虑情绪中,不相信任何东西,不信任任何突破努力,对任何改革尝试都施以这种怀疑。应试之弊人所共知,统考之害人人喊打,自主招生改革是改革的大势所趋——既然有这个基本共识,那么对那些推进这个共识的改革努力,有时候必须选择相信。只有给予改革者必要的信任,才能走出当下教育改革寸步难行的囚徒困境。

这是怎样一种囚徒困境呢?一边呼吁改革“一考定终身”所主宰的应试弊端,一边却又不信任改革者的改革尝试,一边呼吁尊重教育自主和大学自治,教育想自主了,大学想自主招生了又对大学的自主能力和教育的自治力充满不信任——一种很有感召力、代表了多数人的声音是:不自主就很难让人放心,只有大学先自治了,教育能自主之后,才有资格去让人相信。可怎么样的教育叫自主如何才叫真正自治呢?这本身就缺乏一个权威公认的标准;而且教育自主和大学自治的改革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难道等到舆论公认大学已经自主了才能相信教育、信任他们吗?又敦促教育改革,又不信任改革者,又呼吁教育自主又担心自主中的腐败,这就是困境。

走出这种因徒困境,只有选择相信。教育改革要取得突破,舆论首先必须突破那种“给教育自主就必然会滋生

腐败”的心理障碍。质疑和批判需要勇气,但有时候信任更需要大智慧、大勇气,只有相信,改革才能向前推进,一味地怀疑和否定,只能使一切停滞不前。

再回到校长推荐制上来,这个制度有没有问题,当然有,从“可能变成校长特权”到“也许会成为权贵钻的空子”,评论家列举了许多——但这些批评,都只是抽象的批评和笼统的否定,都属于逻辑上的推理。北大这个制度刚刚推出来,还没有实施,你怎么知道就必然会产生那些问题?逻辑是逻辑,现实是现实,逻辑推理出来的问题并不一定会发生在现实中。

其实,北大为避免公众所忧虑的那些问题已经设置了许多防范措施:首先是实名推荐,实名就是提醒校长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职业道德,提高推荐的公信力;然后是校长推荐仅作参考,北大解释得非常清楚,不是说中学校长一推荐,北大就会录取,校长推荐的学生只是获得了参加自主招生的资格,还要参加笔试、面试等考察;三是只在少数中学试点,即使个别地方出现造假也不会影响公平——看不到改革者的这些努力,只是一味带着反感情绪,固定成见和那种“对腐败深深的忧虑”在逻辑层面进行批评,并不是一种有益的公共讨论态度。

设想各种最坏的可能对制度进行缜密的防腐设计是必须的,但不能纯粹靠想像、推理和成见去看待改革创新。很多制度要靠实践去试错,靠现实尝试去证明会不会导致腐败,而不能靠逻辑推理。明年招生中北大就要实行这个制度了,为什么不能等实行后,再在实行中通过追踪调查去考察,那些中学校长在现实推荐中到底有没有腐败,到底有没有成为权贵操纵的盛宴,到底有没有侵害教育公平,那时候再根据事实加以批评也不迟——毕竟这只是北大在很小范围内的一个尝试,北大也是带着“摸石头过河”的谨慎心态去试错。

在公开和透明上,北大已经做出了努力,舆论为什么不能也努力给他们一些信任?腐败是现实,但腐败下不能怀疑一切,坐着骂腐败什么也不干啊!就让我们以宽容试错的心态来审视“校长推荐”,彼此多一点信任,以此走出信任的囚徒困境。

——《中国青年报》

反对方——

久泰平:遏制权力寻租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才可信

北京大学8日晚正式对外公布了此前流传甚久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凭知名人士的推荐信便可获得一流大学的招生面试资格,从此不再是纸上谈兵。

按照此方案,部分地区中学校长的一纸推荐信一旦通过北大相关部门的审核,其推荐的学生便可以免考,直接进入面试阶段。

——《中国青年报》

高校自主招生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相对于专家、学者大谈自主招生之利,民众更关心能否因为不公平的操作,使理论上的自主招生之利变为以权谋私之弊?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北大所设计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本来是想避免通常由学校组织推荐,一旦出现问题责任不清的弊端,使自主招生在推荐选拔环节在制度设计上更趋于公正。然而,此方案一推出,在网上立即招致不少质疑的声音。质疑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保障手中握有推荐权的中学校长公正行使权力,不出现腐败现象?

笔者认为,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北大在推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新尝试时,也强调了监督机制,比如,设计了两榜公示环节一方面,在北大招生网上对获得“实名推荐”资质的中学,校长及推荐学生、推荐理由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一方面,所在中学也必须在本校范围内对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信息以及推荐理由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接受各方监督。还有,一经发现弄虚作假等情形,分别取消该中学及校长的推荐资质和学生的录取资格,等等。但在信用体系和考评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这些措施能管多大用,也着实让人不放心。如果没有依法追责兜底,不让弄虚作假的校长付出沉重的代价,恐怕他们难以不被金钱所动心,在利益诱惑面前,“名誉能值多少钱?”或许成为一些校长的真实心理活动。

另外,就算校长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可又如何能左右得了那些能管着他给他出难题的上司们?比方说,某个中学校长所在地区的行政领导让他推荐一名中等生,校长怎么办?推荐弄虚作假,可能从此失去推荐资格,但还可以当校长,甚至官升一级,要是严格按规定衡量不够条件不予推荐,则可能迟早被领导以种种借口“收拾”,甚至连校长也没得做。这种情况下,校长如何选择?真要是出现这种情况,恐怕北大的相关制度也约束不了。

可见,要让“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真正发挥作用而不出问题,除了北大方面完善并落实好相关监督制度之外,更需要有约束和限制外部权力的监督和惩戒机制做保障。为何自主招生“实名推荐”制在国外一些大学招生中能让人放心?除了人家信用体系健全管用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监督和惩戒机制起作用。一旦出现问题,相关责任人要付出沉重代价。只有相关配套机制在遏制权力使用上发挥作用,人们才会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有所放心。

——复兴评论

猜你喜欢
中学校长应试舆论
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中学校长领导力的路径探究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分析磁场应试中的四个易错点
当前中学校长管理艺术研究
漫谈中学校长之管理艺术
错别字先生
应试良方
BEC加试:口试成了成败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