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

2010-03-12 10:41吴忠联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6期
关键词:支撑体系墙板间距

吴忠联

(江西省吉安市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江西 吉安 343000)

1 施工的重点及难点

某工程墙板、顶板截面尺寸特厚,自重又大,经计算,结构自重及施工荷载:墙板为40.58kN/m2,顶板为53.27kN/m2和84kN/m2。如此重荷,怎样才能保证模板及支撑体系的安全,是施工的难点和关键点。

根据使用功能和设计要求,本工程要求一次浇捣成型,由于目前的施工技术难以满足要求,后与设计商讨,除结构的底板和墙板处留设一道施工缝外,其余墙板和顶板结构混凝土均一次浇捣成型。另外,由于该结构混凝土为大断面的墙板结构,易产生裂缝,因而对混凝土的质量、浇筑和养护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是施工的重点。

2 施工方案的选择

2.1 支撑体系

本工程顶棚的支撑体系设计是厚大结构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也是确保工程安全施工的支撑点,本次施工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选用2层18mm厚优质覆膜胶合板为模板,另选用Ф48mm×3.5mm的钢管为支撑体系的杆件,按设计计算数据,组装成钢管排架支撑体系。排架支撑选用2Ф48mm×3.5mm组合成立柱,双钢管纵向和横向中心间距为500mm×500mm,水平钢管按纵、横双向垂直间距小于1500mm,在双钢管立柱的顶部设置双向水平方向钢管收口,并在底部搭设水平双向扫地杆,同时搭设加固剪刀撑,立杆顶部和双向横杆采用3个扣件连接,用扭力扳手进行测试,以保证每个扣件均能满足受力要求。使整个排架支承体系形成封闭稳定、牢固的空间排架支承体系。

2.2 混凝土施工

由于有要求墙板和顶板结构混凝土均一次浇捣成型,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本工程采用两种温度控制方法:一是在墙、柱、顶板内设循环冷却水降温系统;二是表面采用覆盖麻袋浇水养护。不仅如此,还需与设计、监理、混凝土供应商一起商讨原材料的选用和配合比设计及混凝土供应的问题,以求达到控制好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3 施工过程中关键施工节点的技术措施

3.1 施工缝的设置

施工缝留设位置,设在底板上500mm处。此缝采用两道止水措施,一是放置3mm× 400mm的止水钢板,此板嵌入底板和墙板深度各为200mm;二是施工缝形式采用踏步式施工缝(见图1)。

3.2 钢筋工程

3.2.1 由于底板、墙板、顶板结构较宽厚,保护层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所以在本工程钢筋绑扎中,采用了钢支架,保证了钢筋的设计位置。

3.2.2 在墙板钢筋绑扎中,则根据设计保护层位置,选用了相应尺寸定型的弧型塑胶垫块。

3.3 支撑体系和模板设计及制作

3.3.1 顶板的模板设计,选用2层18mm厚优质覆膜胶合板叠合而成,楞木搁栅断面为 100mmx80mm,是双层相叠组合而成,楞木间距@200mm。选用2Ф48mmx3.5mm组合成立柱钢管排架支撑体系,双钢管纵向和横向中心间距为500mmx500mm,水平钢管按纵、横双向垂直间距小于1500mm。2600mm厚板的侧模加两道Φ16水平对拉螺栓拉结。

3.3.2 墙板的模板设计,根据电算结果,墙模选用18mm厚优质覆膜胶合板,竖楞采用100mm×100mm木枋、间距为200mm,其外楞采用水平的2×Φ48×3.5钢管,间距最下为200mm,其次为500mm,以上为500mm,每2根水平钢管中间,放置M16对拉螺栓,螺栓两端焊止水片(4mm×40mm×40mm),间距最下为500mm,并在每根M16螺栓端部用双M16螺帽锁定,内外横向钢管通过M16对拉螺栓互相固定位置。内水平支撑与大截面板支撑的水平杆件一起考虑使用,形成整体的拉结和支撑。

3.3.3 底板的模板设计,选用砖模和18mm厚优质覆膜胶合板,钢管组成水平支撑和角支撑,形成牢固的模板支撑体系。

3.4 混凝土施工技术

3.4.1 混凝土配制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选用商品混凝土,在委托配置混凝土配合比时,要求水泥选用质量稳定、具有保水性好、泌水性小等特点的金羊牌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Ⅱ级标准的粉煤灰,为了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用粉煤灰取代30﹪水泥,粉煤灰的超量系数为1.35;结合外部经验掺加杜拉纤维,参照用量0.6~0.8kg/m3;同时要求掺加早期收缩率低的(AEA)抗裂微膨胀剂80﹪(水泥重量),以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

3.4.2 混凝土浇筑

(1)根据现场特点,选用3台混凝土输送泵分不同部位浇筑直线加速器1.6m厚剪力墙,待混凝土高达1m时,装泵往回旋加速器浇筑,再装泵回直线加速器,如此重复循环浇筑直至顶板,以保不留施工缝。

(2)不论底板,墙板、顶板等大体积混凝土浇捣均采用“分段顶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操作原则,每层浇筑混凝土厚度不超过300mm,定人定岗定位,落实操作质量责任。

(3)在浇筑墙板混凝土时,注意三点:一是在墙板与底板接搓时,必须在接合面上先浇捣100mm厚的同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以防止“烂根”;二是在墙板高度超过2m时,必须加串筒,将混凝土送入浇捣点,以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三是底板和顶板表面水泥浆较厚,浇筑后3~4h内初步用水平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2遍,在终凝前用木抹子搓压一遍,并按规定覆盖养护,可有效防止表面裂缝出现。

3.4.3 混凝土降温和养护措施

(1)采用DN40镀锌水管弯曲环绕在墙、柱、顶板内为循环冷却水降温系统。为能及时有效地了解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用DN25镀锌管设5个测温单元,混凝土浇筑12h后开始测温,根据混凝土升温的速率决定测温频次;浇筑后3~5d时间内,2~4h测一次,其后4~6h测一次,并做好记录,随时掌握混凝土实体内的温度变化,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实体内外温度差控制在250C以内,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2)底板采用蓄水养护,墙板采用覆盖麻袋和专人浇水养护,顶板在混凝土浇筑完后立即覆盖2层麻袋连续不断专人浇水养护。

4 结语

4.1 本项目的大截面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由于事前精心编制施工技术方案,精确计算,按计算结果制作排架支撑体系,所以确保了施工安全,同时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也到了保证。

4.2 在大截面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必须按排架受力简图精确计算排架立柱的间距,并按此间距搭设排架和验收,这是顶板施工安全和成败的关键点。

4.3 在大截面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中,为防止出现裂缝,混凝土浇筑前需详细计算安排浇筑次序、流向、浇筑厚度、长度及前后浇筑的搭接时间;还必须重视配合比的试配,尤其在选用水泥性能,选择优质粉煤灰及掺加微膨胀剂、减水增强剂及测温、养护等要素上要进行综合控制,才能有效防止裂缝出现,以满足业主的使用功能要求。

[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2]鞠丽艳.混凝土裂缝抑制措施的研究进展.

猜你喜欢
支撑体系墙板间距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考论
石材反打外挂墙板应用技术
高速公路指挥中心小间距LED应用探讨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铁路客车侧墙墙板切割直线度控制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超重梁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要点
算距离
空调器室内机弹性张开功能的挂墙板介绍
实现中国梦的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