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可旧藏浙籍先贤著述两种杂识

2010-03-22 21:57马志立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0年2期
关键词:徐行赵之谦读史

马志立

(湖北省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60)

〔作者信息〕马志立,男,馆员。

时值徐行可先生捐赠古籍五十周年,湖北省图书馆正积极筹备一系列纪念活动。作为该馆特藏部的一员,接触徐氏旧藏,机会稍多。今就徐氏旧藏《读史举正》和《史记志疑》两种,略加识语。此两种书籍均为浙籍先贤所著,刻于浙江,其一尚有浙江人题识。荒学孤陋,自知无助于旧籍之揭示,唯愿对读者查阅文献和了解浙籍先贤略有裨益。

1 《读史举正》

《读史举正》八卷,清仁和张熷撰。

单行本,两册,清刻本,徐行可捐赠,可见刀法精到、墨色晶莹、刻工精美、赏心悦目。

查诸家著录,《书目答问补正》卷二史部·正史类《廿二史考异》条范希曾补正云《读史举正》有乾隆五十一年许烺刻本;雷梦水《贩书偶记续编》卷八《史部·史评类》著录有乾隆五十一年丙午刊本。单行本许烺序署时“岁在柔兆敦牂如月门下晚生许烺拜识”,“柔兆敦牂”为太岁纪年,对应干支丙午。检朱汝珍《词林辑略》卷四乾隆乙未载:“许烺,字乐亭,号昙孙,浙江钱塘人,散馆授编修,改内阁中书,著有《思补轩诗集》。”〔1〕则丙午必为乾隆五十一年。前人言《读史举正》有许烺乾隆五十一年刻本,当是据序判定。

单行本《读史举正》,内封竖分三栏,中为“读史举正”四大字,左为“南漪书屋藏板”六字。南漪乃张熷之字,如此,则板藏其家。翻阅此书,发现全书讳康熙、雍正和乾隆御名,不讳 “宁”、“淳”字。卷五《晋书》第四叶河间王颙传条、卷八第十六叶《资治通鉴》永宁元年“河间王颙至”条,“颙”字出现五次,均不避嘉庆皇帝讳,则是书应为乾隆间刻本。因是书单行本仅乾隆间一刻,故可确认赵之谦和雷梦水所见,定为此刻,本馆所藏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点校二十四史时,《读史举正》因言之有理已被择要采入《后汉书》、《晋书 》、《南齐书 》、《宋书》、《魏书》、《周书 》校勘记。另外,《隋书》校勘记采用张熷之成果,却未提及其姓氏。近两年,中华书局组织专家学者重新修订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读史举正》再次受到重视。据《中国丛书综录》,知此书收入清光绪七年赵之谦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第三集,后光绪十七年广雅书局据赵之谦本再刊,这两种刻本流传最广,本馆均有收藏。

将此单行本《读史举正》第七、八两卷和赵之谦刻本、广雅本对勘,发现前者校勘精良。兹举两例:

卷八《新唐书·田承嗣传》:“李灵耀以汴州叛,诏李忠臣、李勉、河阳马燧合讨。案文于本纪合,是役未尝有李正己也,而下文忽云败正己将尹伯良,疏甚。”

今案:“案”字之前为史书原文,自 “案 ”起为张熷之语。赵之谦本二“正己”之“己”均作“已”,且“而下文忽云败正己将尹伯良”,竟作“而下文忽云已正已将尹伯良败”。广雅本同此错误。

同卷《新唐书·田缙传》:“华,太常少卿,尚永乐、新都二公主。案公主列传,肃代德三朝公主无号永乐者,但有新都公主下嫁田华耳。”

今案:肃代德三朝,赵之谦本作“书代德”,广雅本同此错误。若“肃”作“书”字,则“三朝”失去着落。

且不论单刻工精美,仅就内容而言,此单行本校勘最为精良,实为善本,不徒以其刊刻时间为早。

此书罕见。赵之谦跋称其二年搜到一本,雷梦水著录此书,亦因稀见。查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未见此书。上海图书馆似乎有藏,网页目录显示该馆藏有清道光 26年(1846)刊本,仔细思量,当是编目时将乾隆戊午误作道光戊午年。

2 《史记志疑》

《史记志疑》三十六卷,清钱塘梁玉绳撰。

中华书局 1981年曾出版贺次君点校本,本人求学阶段曾翻检此书,对其亦倍感亲切。点校本偶有失误,仍需核查刻本。一日,调阅线装书《史记志疑》之后,因原卡片目录笼统著录为清刻本,便检索本馆数据库,得到著录信息如下:刻本,清(1787-1841)。前人这一判断定有依据,闲暇之际,我翻阅原书,发现首页有毛笔题识,末署甘泉乡人并钤钱泰吉印。其文如下:

曜北先生清白士集,板尚完好,此书则已断烂,久乏刻本。道光辛丑夏日,得此初印本于吴山书肆。余方校勘史公之书,奉此书及嘉定钱先生考异高邮王先生杂志为准绳焉。王先生亦谓志疑所说有钱氏所未及者,而校正诸表,特为细密也。六月二十日甘泉乡人识。(钤:钱印泰吉)

《甘泉乡人稿》,收有上述题识。所不同者,《甘泉乡人稿》 “曜北 ”前多一 “梁 ”字,“板 ”作“版 ”,自 “六月 ”以下全无 。〔2〕查询书目得知 ,《史记志疑》道光之前刻本,有乾隆年间者。手边恰有《清华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检得乾隆间《史记志疑》刻本行款为:十二行二十四字,白口,左右双边。〔3〕本馆藏书与之吻合。次日,回馆调阅四库存目丛书第 262—263册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乾隆间刻本,比对之下,可知本馆所藏与之同出一辙,正是乾隆年间原刻本。

四月出差北京之际,在朋友处看到《上海图书馆藏明清名家手稿》一书,钱泰吉那熟悉的字体赫然在目。如此,实为钱泰吉旧藏,题识乃其手迹。

就此,《史记志疑》版本问题可告一段落。钱泰吉乃浙江海盐人,至于其书如何辗转藏入本馆?再次翻阅此书,除本馆馆藏章之外,无任何藏书印记。查财产登记本,知此册系徐行可捐赠书籍之一。检阅武汉大学李玉安教授所撰《中国藏书家通典 》钱泰吉条 ,言其书 “后为他人所占有”,〔4〕后向李玉安教授当面请教,承其告知,徐行可先生曾到海盐数年。或许,此书系行可先生自海盐带回者。再检清彭孙贻《茗斋集》二十三卷附《明诗钞》九卷,末有民国二十三年(1934)五月张元济跋云:“武昌徐行可友余有年,喜蓄书,闻余欲辑先生诗,乃以其手稿十二巨册至,则正余族祖所欲借钞而不得者。行可语余,是由海宁羊复礼携之鄂中,辗转归于其家。”〔5〕彭孙贻为海盐人,其手稿经羊复礼辗转归于徐行可先生,盖出海盐的钱泰吉旧藏《史记志疑》亦有经羊复礼之手而归于徐行可先生之可能。

〔1〕 清朱汝珍.词林辑略.见周骏富主编.清代传记丛刊.第 16册.台北:明文书局,1986:213

〔2〕 清钱泰吉.甘泉乡人稿.见傅璇琮主编.续修四库全书.第 151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95—296

〔3〕 清华大学图书馆编.清华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51

〔4〕 李玉安,黄正雨编著.中国藏书家通典·钱泰吉.北京: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557

〔5〕 清彭孙贻.茗斋集.见张元济主编.续修四部丛刊.第 77册,上海:上海书店,1985

猜你喜欢
徐行赵之谦读史
舟泊石门忆事有作·其一
Simulations of NBI fast ion loss in the presence of toroidal field ripple on EAST
偷吃一枚小月亮
读史(外一首)
读史长智商:五张羊皮的大买卖
竹外疏花
《花乱开》
阎崇年:读史明理
赵之谦篆刻边款艺术价值与文化意蕴探赜
读史即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