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人物生卒考三十则

2010-03-22 21:57鲁先进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0年2期
关键词:山阴同治道光

鲁先进

(绍兴图书馆,浙江 绍兴 312000)

〔作者信息〕鲁先进,男,馆员。

人物生卒年表,是人物传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它的意义与作用,江庆柏先生在《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前言》中从文献整理的角度出发,列举了四项:一是有助于避免文献的误收;二是可以避免排序混乱;三是可以避免文献的重复;四是可以避免不明生卒造成文献的误读。本人在整理绍兴古籍地方文献时,着意于人物生卒年的考证,现列举部分生卒皆有根据的人物,或可方便他人参考(说明:古人计年多以虚岁计)。

1 董懋策(1563-1613)

字揆仲,会稽人。精易理,人称日铸先生。设帐于绍兴蕺山,授徒讲业,时人比之白鹿书院。著述甚富,有《大易牀头私录》、《老子翼评点》、《昌谷诗注》等。

依据:渔渡董氏族谱人物传一卷,佚名辑。“懋策,字揆仲,号日铸,万历丁酉副榜,生嘉靖四十二年,乡谥靖介。”嘉靖四十二年,即 1563年。千古堂学庸大意二卷附论语解一卷孟子解一卷,董懋策撰。张汝霖《祭董揆仲先生文》:“呜呼!吾友揆仲于癸丑之正月二十六日卒于正寝。”万历癸丑,即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

2 周凤翔(1605-1644)

字仪伯,山阴人。崇祯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东宫讲官。李自成攻克北京之际,沐浴更衣投缳死。赠吏部右侍郎,谥文节。顺治九年追恤谕祭,赠吏部左侍郎,谥文忠。

依据:周文忠公集七卷附一卷,周凤翔撰。汪士龙《越州六贤周巢轩公颂并小序》:“公山阴望族……海内文名,官至左春坊。于崇祯十八年甲申三月十九日殉节于京邸,时年正四十。”崇祯甲申,为崇祯十七年,即 1644年,十八年有误。

3 傅超(1639-1702)

字稽仙,号越尘,山阴人。两官广西,初授梧州府照磨,再补平乐调镇安府知事。私淑蕺山,笃守其学而力行之。

依据:傅氏家训二卷,清傅超撰。《知事公家传》:“遂绝意仕进,解组归家,居二载卒,年六十有四,康熙四十一年也。”康熙四十一年,即 1702年。

4 周钺(1677-1741)

字汝盘,号晚菘,山阴人。康熙诸生。年十八为博士弟子员,性至孝。居毗陵,薄游粤东。著有《岭南杂记》、《香岩诗草》等。

依据:香嵒诗稿一卷,周钺撰。杭世骏《文学周汝盘墓志铭》:“乾隆六年某月日,归自济宁,血下泻,遂剧,春秋六十有五。”乾隆六年,即 1741年。

5 唐鸣镳(1696-1747)

字章连,号愚轩,山阴人。幼即聪慧过人,成年后奔走于燕秦齐鲁各地,目击时艰,其间见闻所及无不发为咏歌,颇有杜少陵之风。

依据:愚轩诗钞六卷,唐鸣镳撰。乾隆三十五年金昌世时年七十有七序:“别去半年余,而君已修卜氏之文矣。又阅二十四年,君之嗣子晓洲自山左寄书来并汇其遗稿,属予点定而序之,将以付梓……君少予二岁……”乾隆三十五年,即 1770年。

6 沈炜(1754-1831)

字竹堂,室号瘦唫庐,山阴人。性喜吟咏,文宗韩柳。中年淡于进取,遂娱情诗酒。清嘉庆二十二年,与志同者结“菊社”。

依据:瘦唫庐诗钞四卷,沈炜撰。道光丁酉余大辉跋:“予与先生同庚,今予八旬有四,尚偷息人间,而先生墓木已拱矣,不胜人琴之感云。”道光丁酉,为道光十七年,即 1837年。道光十二年马志燮序:“舅氏年近杖朝而精神强固,拜见有日,不意今春在皖接溯之表弟讣函,惊悉舅氏于去冬十月竟赴道山。”道光十二年,即 1832年。

7 王宗炎(1755-1826)

字以除,号穀塍,晚号晚闻居士,萧山人。乾隆四十五年进士。性恬退,好学不仕,藏书宏富,筑十万卷楼。与章学诚私交甚厚。

依据:晚闻居士遗集九卷首一卷,王宗炎撰。卷九有诗,前记:“嘉庆甲戌,晚闻居士年六十矣。”嘉庆甲戌,为嘉庆十九年,即 1814年。道光八年族弟王绍兰跋:“距兄听琴考终,盖驷之过隙,越三年矣,悲夫!”道光八年,即 1828年。

8 释与宏(1758-1838)

号卍香,越州人。七岁出家鉴湖之兴教禅院,稍长,从平火莲太史游学为诗,渊雅之士多喜与游。为人和而雅,朴而不浮。历主平阳、开元诸丛林,后退居小云栖寺。西园吟社成员。

依据:懒云楼诗草四卷,释与宏撰。道光七年自序:“今年春,余七十,生朝同座,醵金为寿,劝梓所存懒云楼诗草。”道光七年,即 1827年。募梅精舍诗存三卷,释彻凡撰,卷一《哭卍老师叔祖》,有注:“临逝前三日,示余一偈曰:‘年垂八十一,专念自心佛,撒手归西方,不愁尔得失。’”

9 沈复粲(1779-1850)

字霞西,晚号霞西翁,山阴东浦人。幼贫不能举,及长,经营书肆,致力搜集,收藏经史百家数万卷,尤重大儒、忠孝之卷帙。家辟鸣野山房藏书阁。辑成《蕺山刘子全书》、《王门弟子渊源录》、《忠愍集》、《徐文长遗事》等集,著有《越中金石广记》、《娥江诗辑》、《沈氏古今人表》、《瓜瓞谱》等。

依据:躬耻斋文钞二十卷,宗稷辰撰。卷十《沈霞西墓表》:“君以道光三十年二月,哭兄致疾,遂不起,年七十有二。”道光三十年,即 1850年。

10 陈鸿达(1780-1863)

字用仪,号九岩,晚号迎曦,山阴人。少嗜学,通注疏。嘉庆十三年,恩科中式。拣选知县,援例广东盐大使。转饟四川,乞病归。

依据:囊翠楼诗稿二卷,陈鸿达撰。平步青《陈九岩先生家传》:“至同治癸亥九月二十四日卒,年八十有四。”同治癸亥,为同治二年,即 1863年。

11 平畴(1793-1858)

字耕烟,号种瑶,山阴人。平步青族祖。生于楚。师吴江顾剑峰。为钱裴山、陈望坡等罗致幕府中。傲而不狂,贫而不吝,酷嗜诗画,深明六法秘要。

依据:耕烟草堂诗钞二卷,平畴撰。卷二《伯兄从在九华疲乏中得余生子家报命曰华儿以诗志喜余亦和之》,注:“余生于乾隆癸丑,子生于咸丰癸丑。”乾隆癸丑,为乾隆五十八年,即 1793年。首有咸丰戊午兄平翰叙:“今夏以微疾委化。予哭之恸,亟取其自定稿草二卷,付诸手民。”咸丰戊午,为咸丰八年,即 1858年。

12 孙庆(1804-1835)

字卿云,号积庵,山阴人。祖辈三世以盐筴起家。自幼聪颖。敬承祖业,置义田赡族中孤寡,设春山义塾及蒙养斋以劝学,建路亭便行旅,助修郡中试院、育婴堂、施医局等。

依据:抱云山房遗稿二卷,孙庆撰。张景焘《积庵孙君传》:“越数年,竟以积劳成疾,于道光乙未十月,卒于家中,年仅三十有二。”道光乙未,为道光十五年,即 1835年。

13 劳蓉君(1816-1847)

字镜香,号采卿,山阴人。陈锦之妻。性孝。自幼能诗,多思亲怀远之作,风格缠绵。

依据:绿云山房诗草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劳蓉君撰。陈锦《劳夫人事略》:“夫人生于嘉庆丙子十一月初九日卯时,行年三十有二,以道光丁未七月初九日亥时卒,自其卒至刻诗成,亦三十有二年云。光绪四年戊寅冬月补勤氏誌。”嘉庆丙子,为嘉庆二十一年,即 1816年;道光丁未,为道光二十七年,即 1847年;光绪四年,即 1878年。

14 周光祖(1816-1865)

字锡侯,号雪瓯,山阴人。咸丰元年中举,入赀户部主事、江南司行走。咸丰九年进士,入翰林散馆,改刑部主事。专精韵语,以诗与郡中名士角逐,与李慈铭交谊甚厚。

依据:耻白集一卷,周光祖撰。李慈铭序:“以乙丑夏卒,年甫五十也。”同治乙丑,为同治四年,即 1865年。

15 马传煦(1824-1906)

字蔼臣,号春旸,会稽吴融人。幼从祖父读书京邸。道光二十九年举人。咸丰九年会试第一,入翰林院授编修。同治九年京察一等,拟保送御史,因咯血南归。后迭主蕺山、龙山诸书院、杭州崇文书院,先后三十余年。教余理塘闸、义仓及同善堂、清节堂、育婴堂等公益。著有《思补过斋试帖》、《蕺山书院课艺》等。

依据:思补过斋试帖一卷,马传熙撰。卷末马传熙识:“迨道光戊戌年十五,先祖由东鹾引疾归,授以构余轩诗帖并有正味斋壶园试帖各一编。”道光戊戌,为道光十八年,即 1838年。效学楼述文三卷,马絅章撰。卷二《先友记略》:“家春阳先生,讳传煦,会稽人。与吾家同宗异派。光绪三十二年卒。”光绪三十二年,即 1906年。

16 沈宝森(1826-1892)

字晓湖,山阴人。咸丰二年举人,榜未发而父卒,故赴京会试下第。选受浙江浦江、龙游县学训导,被誉为品优学裕之师范。生平钻研经史,尤工古文词。与李慈铭交善。

依据:因树书屋诗稿十二卷,沈宝森撰。卷九光绪乙酉《六十初度》:“我生岁丙戌”。光绪乙酉,为光绪十一年,即 1885年;道光丙戌,为道光六年,即 1826年。是书首有连蘅光绪丁酉序:“今先生归道山六载矣”。光绪丁酉,为光绪二十三年 ,即 1897年 。

17 王诒寿(1830-1881)

字眉子、眉叔,号笙月,山阴人。少孤,幼从祖母读。贡生,官金华、浦江训导。工小词,尤精骈文。诗文多与“皋社”诸子倡和。著有《笙月词》、《花影词》、《曼雅堂文稿》等。

依据:缦雅堂骈体文八卷,王诒寿撰。孙德祖《王君眉叔小传》:“光绪七年……眉叔已以其年卒于家中。”“同治二年三十有四,始为泰兴吴侍郎师所赏。”“瞑年五十有二。”光绪七年,即 1881年。

18 韩潮(1831-1909)

字秋帆,山阴安昌人。幼孤,家贫。咸丰三年中秀才,屡应乡试不中。有文名,地方争聘校阅府县试卷。设馆授徒以自给。工章草。著有《晚香庐诗词钞》。

依据:晚香庐诗词钞不分卷,韩潮撰。薛炳《韩秋帆先生小传》:“以宣统元年正月二日卒,年七十有九。”宣统元年,即 1909年。

19 施山(1835-1881)

初名学宜,字子山、寿伯,号望云,别号骈蕖,会稽人。少游幕鄂中。工诗,年未四十已卓然成家。张荫桓、樊增祥皆与论学。著有《通雅堂诗钞》、《姜露庵诗集》、《姜露庵杂记》等。

依据:通雅堂诗钞笺注十卷续集笺注二卷姜露盦诗话一卷,施山撰。有年谱记载:“道光十五年乙未六月十五日卯时,公生于会稽会渎村老台门后宅家。”“〔光绪〕七年辛巳四十七岁……九月疾更剧,十八日巳时逝世。”道光十五年,即 1835年;光绪七年,即 1881年。

20 马赓良(1835-1889)

字幼眉,一字元雅,法名松寿,自号鸥堂,会稽皋埠人。笃信伦理,事必躬行。世营酿事,纳粟为国子监生。精史学,尤工书,“皋社”诗社成员。著有《鸥堂诗》、《鸥堂遗稿》等。

依据:效学楼述文三卷,马絅章撰。卷二《先府君行状》:“大母金太孺人,以道光十五年正月二十一日生先府君。”“府君讳赓良,字幼眉,一字元雅。”“(光绪)十五年正月十三日弃养,年五十五。”道光十五年,即 1835年;光绪十五年,即 1889年。

21 袁河(1840-1876)

字望清,跛一足,因号跛仙,会稽人。性豪迈,不习举子业。工画墨兰,笃于吟咏。

依据:春卧庵诗稿二卷,袁河撰。光绪二十年才瀚序:“易箦时,以正稿付其妻藏庋,而以副本授余,忽忽十九年。”“跛仙亡时,春秋只三十有七。”光绪二十年,即 1894年。

22 姜秉初(1840-1900)

字仲白,号云舶氏,会稽人。光绪四年举会稽县孝廉,朝考列二等,奉旨以教官用,历署昌化、西安、乌程训导十余年。

依据:姜徵君遗诗二卷词一卷,姜秉初撰。光绪四年《绍兴府会稽县儒学呈为选举孝廉方正事今将优附生姜秉初历行事实造具清册呈送查核施行须至册者》:“优附生姜秉初现年三十九岁,身中,面白,有须,系本县东府坊民籍。”《敕授承德郎孝廉方正乌程县学训导姜徵君传》:“君膺会稽县孝廉方正之选,……卒年六十有一。”

23 马锡康(1843-1922)

字声甫,室号守拙轩,山阴人。同治癸酉选授处州府训导,壬午领乡荐三赴礼部试。卒以额满见遗,逾年选署青田县学,未往,旋摄衢州府教授,晋五品。著有《守拙轩吟稿》、《石山馆试帖诗话》、《雨斋杂存》等。

依据:守拙轩吟稿不分卷,马锡康撰。桑宣序:“壬戌春正月,舅氏八旬,余返绍介寿。……余回杭未旬日而噩音至。”壬戌,民国十一年,即 1922年。

24 陶方琦(1845-1884)

字子缜,一作子珍,号湘湄,一号兰当,谱名孝邈,会稽陶堰人。同治六年举人,光绪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督学湖南,以丁忧归。服除赴京,卒于邸。师事李慈铭,笃学好古,工骈文,著有《淮南许注异同诂》、《汉孳室文钞》、《湘麋阁遗诗》、《兰当馆词》等,后经从弟浚宣搜辑整理,统名为《汉孳室遗书》。

依据:汉孳室文钞四卷补遗一卷,陶方琦撰。谭献《陶君小传》:“光绪十年服除,赴京数月卒于邸。……年甫四十,斋志以终。”光绪十年,即 1884年。

25 董良玉(1846-1901)

原名元烒,字楚生,号蔬僧,会稽人。光绪二十三年举人。候选教谕,幕游山东三十年。善画梅,工诗词,著有《公文缘起》、《添丁小酉之庐诗文集 》、《悔楼琐记》、《梅山梦草词》、《天涯行乞图题词》等。

依据:渔渡董氏族谱人物传一卷,佚名辑。“生道光二十六年,卒光绪二十七年,配张氏,继金氏 、陈氏 、陈氏 。”

26 杜承沂(1847-1912)

字节山,又字七杉,会稽人。家贫游幕粤东,才识兼优,办案神奇。性嗜吟咏。著有《自耻轩文集 》、《抚字化机》等。

依据:自耻轩诗存一卷,杜承沂撰。书首节录墓志:“于辛亥纪元之翌年卒,年六十六。”辛亥纪元 ,即 1911年 。

27 孙庆曾(1852-1888)

字遂先,号瑞轩,会稽人。少时夙慧,屡试优等。后受知丁绍周、黄倬,入学诂经精舍。肄业后,甬守宗源瀚闻其名,招入宁波办志文会。光绪十四年,选海盐训道。

依据:蕉雪庐遗稿一卷,孙庆曾撰。《家传》:“戊子夏,选海盐训导,已先二月歾于家,得年仅三十有七。”光绪戊子,为光绪十四年,即 1888年。

28 王余庆(1853-1894)

字积成,山阴人。光绪元年举人。七年与周炳琦、周蕴良共创“志学会”。入都应礼部试,不遇,寻授教习知县,亦不赴。

依据:求志斋遗墨一卷,王余庆撰。寿怀鉴序:“而君竟以清光绪甲午年卒,寿仅四十有二。”光绪甲午,为光绪二十年,即 1894年。

29 陶寿煌(1863-1914)

字荔南,一作丽南,号泊鸥生,会稽人。生于长沙。幼颖异,工词章。性好游,落拓不羁。早岁掌刑名、典书记,晚年任吉林丞簿、广宁典史。

依据:阙箴斋诗賸四卷,陶寿煌撰。郑廷璧《泊鸥生小传》:“君以同治癸亥生于长沙里第。”“以甲寅年十月因病卒于京邸,年五十有二。”同治癸亥,为同治二年,即 1863年;民国甲寅,为民国三年,即 1914年 。

30 王式通(1864-1931)

原名仪通,字志盦、鄦庐,号书衡,山阴人,寄籍山西汾阳。光绪十七年举人,二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充修订法律、调查法典公事。民国后任司法部代总长、国务院秘书长等职。著有《志盦诗文集》、《刑法志》、《邦交志》、《弭兵古义》等。

依据:志盦遗稿十卷,王式通撰。孙宣敬《王公志盦先生传》:“公以辛未八月二十二日卒,享年六十有八。”辛未,为民国二十年,即 1931年。

〔1〕 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朱彭寿.清代人物大事纪年〔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3〕 李灵年,杨忠.清人别集总目〔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山阴同治道光
一道光
瞿江
风情万种山阴路
临江仙 全面脱贫
毓庆宫在乾隆、嘉庆、同治三帝心中掀起的波澜
四水同治
情怀:照亮忧伤的一道光
龙猫,你爱的那道光是爱情
中国官窑瓷器的最后辉煌:“同治大婚瓷”究竟多奢华
“雁门咽喉”山阴步入动车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