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傅立叶的“和谐社会”思想研究

2010-03-22 22:03毛建东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傅立叶空想情欲

刘 珏,毛建东

(西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在近代西方社会,19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沙利·傅立叶(Charles Fourier)首次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他曾经自豪地说:“我一个人使三千年来的幻想和愚蠢化为乌有。……现在和未来几代的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幸运而感谢我一人。”[1,p209]

一、傅立叶提出“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背景

1772年4月7日,傅立叶出生在法国贝桑松市的一个商人家庭。他的童年时代和青年时代,正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这些变革对于他的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学毕业后,傅立叶来到里昂学习经商,从此店员工作几乎伴随他度过了漫长的一生。傅立叶勤奋好学,知识十分渊博。个人的曲折经历和对18世纪末法国社会的深刻观察,使他在90年代末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1803年,傅立叶在《里昂公报》上发表了重要的论文《全世界和谐》,标志着他的学说的基本观点已初步形成。在这篇文章中,傅立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制度,将被“和谐制度”所取代。

傅立叶将社会体系与自然体系相互对照得出结论:社会体系也应当像自然体系那样,内部存在着和谐秩序。然而,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很难达到社会和谐状态。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以一切为自己打算为思想基础、以利己主义为行为指南的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社会,个人利益和大众利益在资本主义文明中是对立的。更令人心灰意冷的是这些病态的思想还在这个病态的社会形态中不断地“恶性循环”。资本主义社会的商业制度被傅立叶视为文明社会一切罪行和灾难的直接根源和集中体现。依靠掠夺殖民地和盘剥国内人民发家的商业“只有依靠欺骗才能获得成功”,而“骗子们在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的社会制度下攫得财富比爱正义的人要快”。

在傅立叶看来,只有建立起以公平正义为基础的“和谐社会”,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残酷和不公平。“和谐社会”中要构建工业与农业、家务与教育、生产与消费的联合体,要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各个阶级的融合。为了这个目标,他于19世纪初开始,先后撰写了前文提及的《全世界和谐》以及后来的《四种运动和普遍命运的理论》(简称《四种运动论》)、《经济的和协作的新世界》(简称《新世界》)等著作;在实践上和自己的信徒多次尝试创办以“法朗吉”①为基层生产生活单位的和谐社会实验区。

在18至19世纪欧洲社会大变革的大背景下,以傅立叶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于和谐社会的追求表现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急切。之所以在这一时期如此迫切地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当时欧洲现行制度不和谐的弊端已经暴露。

18世纪中期起,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欧洲进入了向大机器生产过度的急剧转型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生产方式的迅速变化,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极度不和谐,是催生空想社会主义者创立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背景。

对于以上做法,建议不考虑对温度监测以及阀门的监控,但建议保留风机盘管运行状态监视功能。从设计合理性的角度来说,某一机电设备既然有控制功能,就应该对其进行监视,实时了解运行状态,有监有控更合理,这也符合楼控系统设置的初衷。之所以认同这种做法,主要是考虑了以下因素: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已然在冲突和碰撞中发生改变,动荡的社会政治生活成为促动空想社会主义者创立和谐社会理论的另外一个背景。19世纪的欧洲,揣着“膨胀的钱囊”的新兴资产阶级政治野心日益显露,与封建阶级的抗争让战火燃遍了大半欧洲。充斥着血与火的法国大革命导致了这个国家的混乱,也让傅立叶失去了经营所需的资本和家族积累的财富,他数次被革命派逮捕甚至受到了生命的威胁。这段动乱时期的经历使傅立叶更加向往和谐社会。

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包含着严重的社会危机,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两级分化和阶级对立。傅立叶说劳动者是“一无所有的阶级”,而称富人是“坐在黄金上的阶级”。他已经认识到,富人的财富完全来源于对穷人的掠夺,并且已经发现这种掠夺是文明制度的必然产物。傅立叶一针见血地指出:“文明制度的机构在一切方面都只是巧妙地掠夺穷人和使富人发财致富的组织。”面对现状他积极主张通过均衡分配、阶级融合等途径走向一种和谐的状态。

二、傅立叶的“和谐社会”思想

傅立叶特别强调对于未来和谐的社会生活的设计,包罗了其中的方方面面。

(一)人人参与劳动并且可以自由选择劳动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普遍关注社会公平问题,因为社会公平既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又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傅立叶从实现途径上对此问题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他主张人人应当参与劳动以杜绝寄生虫的腐朽社会现象,并且进一步提出了“劳动权”的概念,此处他还引入启蒙思想家的人权思想,认为“劳动权”是“最主要的天赋人权”。在和谐制度下,劳动成了人们的爱好,成了享受;一切人都有平等的劳动机会,一切人都要平等地参加劳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自由地选择劳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奴役。但傅立叶也指出这种自由的“劳动权”只有在类似“法朗吉”的和谐社会里才能够实现,因此要打破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旧式分工。

对于这个伟大思想,恩格斯曾经赞扬说:傅立叶“第一个确立了社会哲学的伟大原理”和“确立了劳动和享受的同一性”[2,p578]。

(二)用情欲理论追求文明的、高尚的新道德

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敏锐地觉察出资本主义制度下普遍存在的道德虚伪和堕落现象,为此,他们要将文明的、高尚的新道德作为未来社会的追求。在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对于道德的不同角度的见解中,傅立叶着重对个人道德的内在机制进行了论述。

在《新世界》一书中,傅立叶认为自己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发现的适用于自然界物质方面的万有引力,从而发现了人类社会中的引力作用——“情欲引力”。这里所谓的“情欲”就是指由人的本性所产生的欲望。

傅立叶指出,人类社会运动就是由人的情欲与物质财富之间的矛盾所推动的,当这对矛盾的两个方面表现为相互适应时,就是“情欲引力”,社会运动就处于和谐状态之下;当这两个方面不相适应,就是“情欲斥力”,这时的社会就是不和谐的状态。“情欲”就是这样推动了社会的运动。他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畸形的情欲发展,声称只有在和谐社会中,人类的情欲才能得到全面的满足和发展,人们将会享受到富足的物质、充分的自由和公正的分配。

傅立叶宣扬充分满足和发挥人的情欲,才能使人们和谐地结合起来。他把情欲的和谐看作一条真正符合人性发展的道德道路,因为这不是通过舍弃而是通过协调来解决人的内在道德因素的相互冲突,只有情欲内(即人自身的各种情欲)、外(即一个人的情欲与他人的情欲)和谐,个人才能够过上道德的生活,真正感到幸福,同时真正带给别人幸福。

(三)用协作改变人类的命运

傅立叶认为,和谐制度就是要人类最终摆脱一切苦难的折磨,创造大规模的生产和协作组织是建立新社会和摆脱贫困的两个重要条件。他针对文明制度分散经营的弊病,第一次深入论证了协作化问题,指出了协作化的优越性,并且肯定“协作理论将会改变人类的命运”。

傅立叶提出的协作化即按照自愿的原则组织起来,实行工业、农业、商业、科学、教育、艺术和家务“七种劳动”的全面协作。这种协作的生产方式统一协调了人们的行动和资金技术,形成了良好的生产秩序,使社会物质财富增加,使教育文化事业繁荣。

傅立叶关于协作化问题的论证,同样得到了恩格斯的高度评价:“傅立叶的另一个功绩就是他指出了协作的优越性,不仅如此,他还指出了它的必然性。”[2,p578]

(四)承认差别分配,反对平均主义

傅立叶高度重视分配问题,认为分配问题处理得好坏,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存亡生死。他指出:“最巨大的财富如果没有一种分配制度来保证,那么这笔财富将是虚幻的。”傅立叶为未来社会所设计的分配原则是“按比例分配”原则,或称“均衡分配”原则,他指出“协作制度是绝不主张平均主义的”,“在和谐制度下,任何平均主义都是政治的毒药”。

傅立叶把未来社的和谐社会比作一个股份公司而不是所谓的社会主义协作社,资本主义因素并没有从他这个“股份公司”中彻底被消灭。在这样的和谐社会设计中,富人将自己的财富作为股份向社会实体(主要指法朗吉)投资入股,收取股息作为回报,同时富人也参加劳动;穷人把劳动贡献给社会,学者则将才学施展出来。社会分配要同时兼顾资本、劳动和能力。按照“资本、劳动和才能来确立”的分配才是“每个人都觉得满意的分配”。但他同时指出,这三种生产能力之间存在矛盾,因此三种分配依据必须达到均衡。

(五)以教育和科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重视教育是未来社会的一个关键特征,傅立叶主张大力推进教育事业,认为“教育的矛盾在于实现体力同智力的全面发展”。只有使全体成员都受到良好教育,和谐社会才会人才辈出,生活才会丰富多彩。

(六)以性爱为轴心的婚姻家庭关系

傅立叶对未来社会的婚姻家庭关系的设计较为激进,他主张以性爱为轴心的婚姻家庭关系。

“法朗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中的人们在关系上表现出强烈的性爱特征,两性的相互爱慕真正成为家庭结合的基础。傅立叶②认为:人们在性爱关系中的自然倾向是拥有多个伴侣的;然而,在文明社会中居支配地位的婚姻制度是人们只能永远地一夫一妻,事实上这只能造成夫妻间的虚伪和欺骗。针对这一问题,傅立叶在“法朗吉”中设计了一切成年男女实行多偶婚的制度,每个成年人都有权享有几个恋人,他认为这样做既可以满足个人的情欲,又可以增进整个“法朗吉”居民间的联系与和谐。由于两性交往的限制取消了,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性的满足,人们就没有必要去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人类爱情中那些更为高尚的情感才有机会表现出来。

(七)国家政权走向消亡,社会管理向高度自治的和谐状态过渡

关于国家政权,傅立叶给出了自己大胆的设想。在他倡导的和谐社会中,国家政权形式事实上已经消亡,“法朗吉”中设立的只是一种咨询式机构,只负责对“法朗吉”的生产和发展提出参考意见,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领导和管理职能;“法朗吉”之间会经常交往甚至联合,但主要是出于联合进行大型生产活动的需要,人们实际上处于一种高度自治的和谐状态。

(八)理想的未来社会由不同阶段组成,和谐社会的建成需要人们长期的努力

傅立叶是第一位在唯心主义历史观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建设的问题,他从没有盲目地提出过脱离实际的超高速度。他认为,人类社会处于不断运动和前进的过程中,每个社会时期都必须向更高的时期前进。傅立叶将整个人类社会划分为四大阶段三十二个时期③,第六时期是人们向着未来理想社会过渡的开始时期,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渡后,走向和谐社会。但即使在和谐制度下,仍要为期四千年的9个相继的发展阶段,人们才能最终走向“幸福的顶点”。

三、傅立叶“和谐社会”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汇集各方力量的和谐社会

在这个社会里,一切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劳动、知识、资本、创造都应该有发挥所长的环境;一切有利于人民富裕、国家强盛、民族团结的力量都应该有用武之地。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有敢于突破前人的胆识,也要有允许后人突破我们的气魄;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既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中。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承认差别又注重公平

根据个人能力和对社会的贡献进行有差别的分配,从而鼓励人们的才华最大限度的展现,傅立叶对未来社会的这一天才构想已经被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所证实。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已经实现了多样化,这就必然伴随着收入和分配的多样化,并且地区间差距明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立足于这个现实。在大力推动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要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让一切社会财富造福于人民。

(三)重视道德在社会和谐中的独到作用

空想社会主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运用伦理道德和理想原则来设计未来理想社会。道德的舆论强势、典型示范和个人内省使其在塑造人的情操、调解矛盾以及维护秩序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建设和谐社会,道德建设不可或缺。不仅要坚持依法治国,更要坚持以德治国。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我国公民逐步培养起高尚的情操和精神境界。

(四)不断巩固阶段成果,避免急于求成

虽然傅立叶对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因为基于一个错误的基础——唯心主义历史观——而导致了一定的偏差,但他这种划分阶段的思想却被后人所继承。“大跃进”的教训告诫人们,不能超越阶段,不能急于求成;而改革开放“三步走”战略的成功则深刻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建设要一步一个脚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认清所处的阶段,认清国内外形势,把握建设规律,“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3],将阶段性目标与共产主义最终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结语

有史以来,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一个政治民主、经济发达、文化丰富、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以傅立叶为代表的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们的和谐社会思想正是对这一追求的伟大探索和尝试。这些思想因为过分倚重伦理的力量,严重脱离现实经济基础空泛地探讨上层建筑的改造,虽付诸过艰苦的实践,但均以失败告终。然而,“和谐社会”思想本身至今依然闪耀着伟大的光辉。《共产党宣言》赞扬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提倡的和谐社会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恩格斯也说过,傅立叶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注释]

①“法郎吉”是希腊语“Phalanx”的音译,原意是“方阵”,指希腊携带着重型装备的步兵队形。傅立叶用它表示协作制度下有组织的生产与消费的协作社,是其设计的和谐社会的基层单位。

② 这些手稿最早于1976年被整理出版,题名为《性爱的新世界》。

③ 傅立叶在《四种运动论》一书中,认为人类社会应该经历三十二个发展时期。但在《新世界》一书中他写到:“人类在其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必须通过三十六个时期。”为何两部著作说法不一,傅立叶本人及后来的不同译本都未加说明。

猜你喜欢
傅立叶空想情欲
不同坐标系下傅立叶变换性质
三角函数的傅立叶变换推导公式
警惕“空想”
小老虎种花
警惕“空想”
基于傅立叶变换的CT系统参数标定成像方法探究
基于傅立叶变换的CT系统参数标定成像方法探究
成人警告:情欲与政治登上纽约舞台
掌握情欲催化剂
傅立叶和谐社会思想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