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药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行课题的研究

2010-03-22 10:18李浩然田惠君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0年3期
关键词:制水投药单耗

李浩然,田惠君

(哈尔滨供排水集团制水三厂,哈尔滨150080)

1 前言

在常规水处理工艺中,投加化学药剂进行混凝是最关键的环节。混凝是指在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药剂,经充分反应后,使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杂质形成易于沉淀的大颗粒絮凝体,在后继处理过程中分离去除的过程;是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后继沉淀、过滤和消毒工艺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是净水技术中的关键环节。而混凝剂的投加量又是很难准确掌握的工艺运行参数,它是由复杂的水质情况及运行条件决定的。

2 课题的提出

哈尔滨供排水集团制水三厂日供水65万t,其中五二系统日处理地表水12.5万t,原水投药至今采用人工经验控制投药量,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原水水质和水量,所以药耗高,而且出水水质不稳定。

鉴于我厂生产工艺及构筑物、设备等都已定型的情况下,加药量是否最佳是影响混凝效果和整套系统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为了使我厂投药工艺科学合理,我厂QC小组成员于2005年3月开始了旧系统在原有条件的前提下实现自动投药的实验研究.为保证水厂处理水水质的稳定性降低药耗,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我厂选择的攻关课题是“原水自动投加净水剂”,课题研究历时1 a,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 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

关于采取何种方式实现自动加药的我厂QC小组查阅了相关资料,初步拟订以下两个方案:

3.1 方案一

借鉴我厂93系统的自动投药方式。根据52系统的处理能力,计划加药控制系统引进德国产两套变频调速柜;两台RF415型单投计量泵(Q=0.4~4.0 m3/h,H=30 m,N=2.2 kW)采用以流量信号作为前馈,游动电流信号作为负反馈控制加药泵的流量。主要硬件组成有:入厂水流量计、加药流量计、游动电流分析仪、可调加药泵、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它设备。控制思想利用入厂水流量开环控制加药量,减小入厂水流量对系统的影响;用SCD监测加药后混凝效果,以其作为负反馈,形成闭环控制,控制加药泵流量,使加药混凝达到理想效果。

3.2 方案二

采用流动电流检测法.该方法是国外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的混凝剂投加自动控制新技术。该系统利用检测凝聚过程的微观特性,即胶体粒子表面流动电荷的变化,在水处理投药工艺过程中,控制流动电流单个因子实现整个混凝剂投加的在线自动控制。计划引进哈尔滨工业电子有限公司的1台SCPAPM流动电荷自动投药屏;哈尔滨现代水技术发展公司的SC-30S型胶体电荷传感器。

经过QC小组PDCA循环,发现方案一存在问题:我厂52工艺处理系统,设备陈旧,水处能力低。而方案一虽然在我厂有实际的运行经验,并且运行效果比较好,但投资大,不适合52系统现有状况。于是,QC小组决定采用流动电流检测法在线控制实现自动投药。为此,我厂引进了1套原水自动加药控制系统。仪器经过调试安装后,QC小组技术人员就开始了原水的自动投药实验。

由于该实验为生产性实验,因此实验必须在保证系统的出水质的前提下进Q行。为此,QC小组每次起用自动投药系统前,先参考当日的混凝实验记录以及我厂当天其它系统的投药情况,再现场检测自动投药系统的实际投药量。混凝实验记录见表1~2。

表1 混凝实验记录一

表2 混凝实验记录二

4 投药效果对比

经过QC小组PDCA循环发现整个系统的运行达到了预期效果。我们从水质情况、运行情况、制水成本、投药单耗4方面将活动前后的各项生产指标及运行效果进行对比检查。

4.1 水质情况分析

我们列出了活动前后的水质情况的对比表,并绘制了相应的折线图。

通过图1和表3我们不难看出:在原水浊度、原水量等工艺参数相近的情况下,活动后的出水水质比活动前的更稳定,而净水剂单耗却降低了。

图1 活动前后水质情况对比折线图

表3 活动前后水质情况对比表

4.2 运行情况分析

整个自动投药系统的运行情况达到了预期效果。该系统通过对胶体粒子流动电流检测法实现了混凝剂投加的在线自动控制。出水水质被控制在1NTU以下;制水成本降低了;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制水工艺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的问题。

该系统探头清刷次数过于频繁,不利于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需要QC小组在下一次PDCA循环中解决探头漂移

4.3 制水成本分析

投药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行后,药剂单耗每1 000 t水比原来减少了1.95 kg,平均每月节约2 484.10 kg,年平均节约药剂约89.43 t,折算用节省人民币7.6万元。(活动前后电、杀菌剂单耗无大差异)。

4.4 投药单耗分析

我们列出了活动前后投药单耗情况的对比表,并绘制了相应的柱状图。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看出:活动后的月单耗不但低于上一年月单耗而且比计划单耗有所降低。

图2 活动前后投药单耗情况柱状图

图3 SC-30S型胶体电荷传感器集取样探头、信号处理及控制输出的系统原理图

图4 用与不用流动电流仪时的混凝效果比较曲线图

表4 活动前后投药单耗情况对比表

5 技术参数

1)SCD仪

sc-30s:标准4~20 mA游动电流检测输出,现场显示可选择自动清洗功能,内带控制器

2)浊度仪

量程:0~100NTU

精度:0~40NTU±0.02NTU

40~100NTU±5%NTU

3)系统主要配置一览表,见表5。

表5 系统主要配置一览表

[1]张伟,陈继华,王晓光.关于常规给水处理工艺的强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2,30(4):135 -136.

[2]胡文慧,高巍,高洋.水处理药剂复合铁应用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4,32(1):53.

猜你喜欢
制水投药单耗
降低回转式阳极炉天然气炉前单耗的生产实践
基于数理统计的卷烟物料供应商选择研究
电厂化学制水处理的工艺与节能分析
制药设备中制水系统应用问题及对策
一级除盐制水装置脱瓶颈优化改造
畜禽投药的技术方法
家禽饮水投药应讲究科学
缓释丸投药器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乙炔硫酸清净中硫酸单耗的影响因素
牛羊服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