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新型消毒剂抗猪瘟病毒效果比较

2010-03-27 01:02臧莹安金纬虎杨展基李春玲
兽医导刊 2010年5期
关键词:特灵中和剂戊二醛

臧莹安,金纬虎,杨展基,李春玲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学系,广东广州510225;2.广东省梅州市大浦县畜牧局,广东大浦 514200;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消毒是预防和扑灭传染病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是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理想的消毒剂是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关键。近年来消毒剂的研制开发受到研究者的极大关注。猪瘟病毒属披膜病毒科成员,对外界抵抗力强,对许多消毒剂有抵抗力。本试验选择猪瘟病毒为研究对象,研究百迪Ⅲ,百迪康,迪威安,迪威宁,力保健和消特灵对猪瘟病毒兔体试验的效果,以期为猪瘟病的防治寻找有效的新型消毒剂。

一、试验材料

(一)消毒剂 百迪Ⅲ(主要成分戊二醛、双链季铵盐),百迪康(主要成分戊二醛、癸甲溴铵),迪威安(主要成分碘),力保健(主要成分过硫酸氢钾、氯化钠),消特灵(主要成分二氯异氰脲酸钠)。均由广州迈高化学有限公司提供。

(二)猪瘟兔化疫苗农业部兰州生物药厂生产的猪瘟弱毒疫苗毒(C株),20倍稀释后使用。

(三)禽巴氏杆菌由广东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分离鉴定和保存。

(四)中和剂硫代硫酸钠,甘氨酸,吐温-80,氢氧化钠。

(五)试验动物体重2~3 kg的健康家兔,由南方医科大学提供。

(六)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广东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实验室自配。

(七)基本实验仪器恒温箱(36±1℃)、干燥箱、高压灭菌器、试管、恒温水浴箱(46±l℃)、平皿(90)、吸管 (1 ml、10 ml)、酒精灯、灭菌棉签等常用设备和器材。

二、试验方法

本次试验均按照兽用消毒剂技术规范( 试行 ) 进行。

(一)中和剂的选择残留消毒剂的去除通常采用化学中和法:向消毒液中加入适量的中和剂,使消毒剂浓度得到稀释,并且消毒作用受到化学中和。将巴氏杆菌复苏计数,配成浓度为109/ml,然后稀释至106/ml按下述方法进行涂板计数。试验分为6组:

A:未接种的培养基,证明培养基是否污染。

B:菌液接种于培养基,证明菌种与培养基是否适宜。

C:中和剂1ml+菌液1ml,证明中和剂是否有抑菌作用。

D:消毒剂1ml+菌液1ml,证明消毒剂在试验浓度下是否有杀菌或抑菌作用。

E :( 消 毒 剂 1 ml+ 菌 液 1 ml)+中和剂1 ml,消毒剂1 ml和菌液1 ml先作用5 min后再加入中和剂1 ml作用10 min后涂板计数;证明中和剂能否中和残留消毒剂的抑菌作用。

F:( 消 毒 剂1 ml+ 中 和 剂1 ml)+菌液1 ml,消毒剂1 ml和中和剂1 ml作用10 min后再加入菌液1 ml作用5 min后涂板计数;证明消毒剂与中和剂的反应物有无抑菌作用。

分别取事先准备好的平板,按上述方法将中和剂、消毒剂和菌液分别混合作用,然后用移液枪各吸100 ml涂板计数,D和E组接原液;B、C和F组按1:10稀释至第3管涂板;每组2个平行样本。

结果判定:如A组不长菌,B、C、F组菌落数为90~110个,D组不长菌,通过第E组可判别所选中和剂及其浓度适宜。

选用中和剂时要遵循下面一些原则:试验所用试验指标菌应为消毒试验选用菌株中抵抗力最弱者,所用试剂、培养基及其他材料都应一致,应以消毒剂未用中和剂中和时的最低有效浓度作为试验浓度。酚类消毒剂(3.0%~5.0%)、碱类消毒剂、酸类消毒剂、戊二醛、过氧乙酸(0.1%~0.5%)、含氯消毒剂(0.1%~0.5%)、季铵盐类消毒剂(0.1%~0.5%)的常用中和剂分别为:吐温80(3.0%~ 5.0%)、等当量酸、等当量碱、甘氨酸、硫代硫酸钠(0.1%~0.5%)、硫代硫酸钠(0.1%~1.0%)、吐温80(0.1%~3.0%)。

(二)消毒剂抗猪瘟病毒兔体试验

1.将不同消毒剂分别稀释到不同浓度:百迪康、百迪Ⅲ和力保健稀 释 为1:800、1:1000和1:1500;迪威安稀释为1:300、1:500和1:800;消特灵稀释为200 mg/L、100 mg/L和50 mg/L。

2.将不同浓度的消毒剂4.5 ml与一万只家兔最小感染量的猪瘟兔化疫苗0.5 ml混合。同时设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将4.5 ml生理盐水与一万只家兔最小感染量的猪瘟兔化疫苗0.5 ml混合;病毒对照组:猪瘟兔化疫苗5.0 ml。分别20℃水浴5 min。

3.分别取上述溶液1 ml于另外的灭菌试管,并向其中加入中和剂9 ml,混合后作用10 min。

4. 以上各混合液耳静脉注射家兔两只,1 ml/只,所有家兔连续6 d测体温,3次/日。试验兔接毒后36~48 h,测量体温超过注射前体温0.5℃以上2个温次者表明该浓度的消毒剂不能有效杀灭猪瘟病毒。

体温反应标准如下:

定型热反应(++):潜伏期48~96 h,体温上升呈明显曲线,至少有3个温次超过常温1℃以上,并稽留18~36 h可判为定型热。

轻热反应(+):潜伏期48~96 h,体温上升呈明显曲线,至少有2个温次超过常温0.5℃以上,并稽留12~36 h。

可 疑 反 应(±):潜 伏 期48~96 h,体温曲线起伏不定,稽留不到12 h;或潜伏期在24 h以上,不足48 h及超过96 h至120 h出现热反应。

无反应(-):体温正常。

三、试验结果

(一)平板培养基上细菌菌落数

(二)中和剂种类及浓度根据细菌平板计数结果(表1),选定百迪康、百迪Ⅲ、力保健、迪威安、消特灵适用的中和剂分别为甘氨酸(0.008%)和吐温-80(0.08%)、甘氨酸(0.008%)和吐温-80(0.08%)、硫代硫酸钠(1%)、硫代硫酸钠(1%)和NaOH(0.2%)、硫代硫酸钠(1%)。

(三)兔体试验 见表2。

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当百迪Ⅲ、百迪康、迪威宁、消特灵的浓度分别 ≥ 1:800、1:1000、1:300、1:700、1:800、200mg/L时,均可有效杀灭猪瘟病毒。

表1 平板培养基上细菌菌落数(个)

四、讨论与分析

本次试验通过对几种新型消毒剂对抗猪瘟病毒兔体试验研究比较,发现同一种消毒剂的浓度不同,其体温反应也不一样。大多数消毒剂在高浓度时起杀菌作用,低浓度时则只有抑菌作用。所以当消毒液浓度不同时对猪瘟病毒作用效果不一样,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杀猪瘟病毒,所以在生产临床中对消毒药的应用要注意浓度。在临床实践中,还要考虑消毒剂的成本、具体的消毒地点、消毒剂的保存及抗药性等因素而选择消毒药。

戊二醛复合消毒剂是一种新型复合型消毒剂,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二甲基可可氯苯甲胺(季胺盐)和戊二醛。季铵盐是表面活性类消毒剂,能迅速渗透入胞浆膜脂质体和蛋白质体,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具有较强的杀菌力。它能形成离子化凝胶和胶囊,具有导电性,能影响蛋白质表面的溶解度,能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从而破坏酶的活性。戊二醛可以和胞壁脂蛋白发生交联,和胞壁磷壁酸中的酯联残基形成侧链,从而封闭细胞壁,阻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废物的排出。从表2可看出当百迪康的浓度≥1:1000时可有效地杀灭猪瘟病毒;当百迪Ⅲ的浓度≥1:800时可有效杀灭猪瘟病毒。

含氯消毒剂的作用机制为氧化作用和氯化作用,而干扰细胞代谢。一般说来,有效氯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超氯消毒剂是新一代氯制剂,具有高效、广谱,无毒无副作用等特点,可用以带畜消毒,饮水消毒。从表2可看出当力保健的浓度≥1:800时可有效的杀灭猪瘟病毒。

碘主要以分子(I2)形式发挥杀菌作用,其原理是碘化和氧化菌体蛋白的活性基因,并与蛋白的氨基结合而导致蛋白变性和抑制菌体的代谢酶系统。试验中迪威安中的碘分子与表面活性剂结合,制成碘附溶液,当用水稀释时将缓慢释放出碘分子,因而是一种高效的杀微生物消毒剂。对引起家畜和家禽主要疾病的病毒、细菌和真菌有杀灭作用。由表2可看出当迪威安的浓度≥1:300时可有效的杀灭猪瘟病毒。

消特灵粉是由二氯异氰酸钠配制而成的粉剂,其有效氯含量大于20%。具有高效、广谱、快速、低残留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由表2可看出当消特灵的浓度≥200 mg/L时可有效杀灭猪瘟病毒。但据报道,动物连续大量摄入含氯消毒剂可在体内蓄积并引起机体慢性中毒,这一点值得养殖生产者注意。

表2 抗猪瘟病毒兔体试验

本次试验只是几种新型消毒剂抗猪瘟病毒的初步试验,进一步的研究还有待于深化。

(略)

猜你喜欢
特灵中和剂戊二醛
特灵科技计划到2030年将产品碳排放减半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心脏瓣膜假体中戊二醛残留量
诺氟沙星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研究
香港荣膺 “2019 年绿色建筑大奖”
特灵科技荣登道琼斯可持续发展北美指数榜
助溶剂和中和剂对醇酸树脂乳化的影响
甲酚纳米乳消毒剂的质量评价及消毒功效研究
高锰酸钾杀菌效果的研究
派特灵治疗宫颈亚临床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临床疗效的观察
戊二醛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