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0-04-03 09:33
茶业通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云雾茶英山英山县

安 哲

(湖北省英山县茶叶生产管理局,英山 436700)

英山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安 哲

(湖北省英山县茶叶生产管理局,英山 436700)

英山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地处大别山南麓,生态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英山生产的“团黄”、“蕲门”就与安徽生产的“黄芽”并称“淮南三茗”,被列为贡品运往京都长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英山大力实施“特色立县”战略,茶叶产业迅速发展,如今,英山已成为湖北省茶叶第一大县,相继被国家授予“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绿茶(名茶)之乡”和“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称号,县政府荣获“中国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大别山深处的“小茶叶”已成为建设新茶乡的“大产业”。

1 英山县茶业发展现状

1.1生产规模稳步扩张 2009年全县茶园面积13220hm2,茶叶产量2460万Kg,系列产值9.321亿元,占农业产值的30%以上,种茶农户7.8万户,占农业总户数87.8%。全县已建成了4个万亩茶叶带,50多个千亩茶叶小区,50个茶叶专业村,加工厂房面积达到21万m2,拥有各种制茶机具6500多台(套),形成了以机械制作为主,以“英山云雾茶”品牌为主的茶叶生产、加工体系。

1.2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目前,全县有10多家民营茶叶公司和30多家骨干茶场(合作社)全面参与名优茶、砖茶、珠茶、蒸青绿茶、红茶、精制绿茶生产。有四个企业先后荣获“湖北省茶叶出口重点加工企业”、“湖北茶业十强企业”、“湖北省十佳名优茶加工企业”。英山绿屏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雪屏牌英山云雾茶荣获“湖北名牌产品”和“湖北十大名茶”称号。浙江老板开发珠茶、海南老板开发砖茶、河南老板开发蒸青绿茶、湖南老板投资建设中国大别山茶叶广场,这些均成为英山茶产业开发的新亮点。此外,志顺、绿羽、翻身湾、天堂、胡家山、云峰、付坊、天山、莲发等民营企业正在发展壮大。

1.3 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全力打造“英山云雾茶”品牌,坚持一个标准组织生产,一个品牌对外宣传。2002年,我县制订了湖北省第一茶叶标准——《英山云雾茶》省级地方标准;2006年,对原有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又发布了新的《英山云雾茶》标准。该标准确定英山云雾茶有春笋、春蕊、春茗、碧剑、龙特五个系列产品,其中春笋、春蕊属全手工制作,春茗为半机械、半手工制作,碧剑、龙特属全程机械制作。“英山云雾茶”以其形美、色绿、香高、味醇的品质风格而多次成为湖北十大名茶和湖北名牌产品,先后100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名优茶评比中获得大奖,是中国国际茶文化博览会金奖产品。在2007年“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鹰棵岩”牌英山云雾茶荣获特等奖,“雪屏”牌英山云雾茶荣获壹等奖,是湖北省获奖最多的产茶大县。

1.4 营销网络日益完善 我县一直把构造营销网络,扩大产品销售作为茶叶生产的关键措施来抓。在县城建有全省县级最大规模的“中国大别山茶叶广场”,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产品定点市场”,与武汉、北京、济南、江苏溧阳、安徽鹅桥等茶叶批发市场实现了有效对接。名优茶主要依托茶叶骨干企业和茶叶广场进行销售;大宗绿茶主要依托英山绿屏茶叶有限公司、英山县新兴茶叶有限公司等企业精制出口和外地茶叶企业来英山设点收购;砖茶由英山县富华茶业有限公司销往新疆、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珠茶依托湖北大别山茶叶有限公司出口到非洲、独联体等国家。全县茶叶多元化开发、多渠道销售,解决了茶叶销售难题,为茶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5 科技推广稳步推进 与国家级、省级茶叶科研院所及技术推广部门开展科技合作,大力推广鄂茶1号、鄂茶5号、白毫早、乌牛早等茶树无性系良种,高标准建成了一批良种茶园和茶苗繁育基地。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先后推广了速成丰产茶园、英山云雾茶制作、茶叶丰产优质栽培、茶叶机修机采机制、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绿色有机茶生产、茶叶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大大提高了我县茶叶开发科技水平。

2 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茶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茶业开发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无性系良种比率过低 近五年,县政府开始重视无性系茶树良种的推广,出台了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扶持政策,茶树良种推广步伐加快,但由于我县茶树良种推广工作起步较晚、投入较大等原因,故全县无性系良种比率只有16%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2 龙头企业规模不大 现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块头小、抗风险能力弱、茶叶市场开拓不够、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需要大力培植。

2.3 茶叶品牌知名度不响 英山云雾茶品牌虽然在湖北省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全国有一席之地,但还没有给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将其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还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2.4 茶业开发经费不足 多年来,我县每年在茶业开发上均投入了一定资金,由于我县是个山区贫困县,财政较为困难,项目经费不足,现有的资金投入不能满足茶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3 茶业发展对策

3.1 推广无性系良种,提高茶园整体素质 坚持发展与改造、巩固与提高相结合,大力推广白毫早、鄂茶1号等茶树良种,建立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全面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进一步提高优质高效良种茶园的比率,将我县建成大别山区茶树良种繁育中心。

3.2 培植龙头企业 坚持“扶强龙、引外龙、育新龙”的培植思路,建设茶叶产业“大龙头”。通过股份合作、兼并、租赁、转让等形式,推进企业整合重组,建立龙头企业,逐步兼并弱势企业,重点培植1~2家强势企业,使其成为国家级龙头企业。以丰富的资源、优越的环境招客商,利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茶事活动举办招商信息发布会,推介英山茶叶,寻求投资意向,谋求合作双赢。

3.3 实施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茶叶质量 加大《英山云雾茶》省级标准落实力度,建立茶叶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县级茶叶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实施全程茶叶质量控制,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确保茶叶质量。在茶叶重点产区改建或新建一批区域性茶叶加工中心,全面推行茶叶清洁化加工。在中、高山茶区建立绿色食品茶、有机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大力开展“三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3.4 全力打造品牌,拓展茶叶销路 坚持整合品牌、严检品牌、认证品牌、推介品牌、保护品牌等措施,做靓“英山云雾茶”品牌。继续举办“中国英山茶叶节”,充分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和推介会、博览会等形式加大品牌宣传。实施“英山云雾茶”集体商标使用许可制度,加强英山云雾茶包装管理,建立品牌质量可追溯制度和承诺制度。继续办好“英山云雾茶”网站,开展“英山云雾茶”茶艺表演,挖掘、收集、整理茶文化,提升英山云雾茶的文化品味。

3.5 健全茶业服务体系,提高茶叶科技水平 建设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实施茶业科技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加强茶叶科技合作,与国家级、省级科技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施茶叶科技入户工程,推进科技示范场(户)建设,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留得住、能示范的技术骨干。从高等院校招聘优秀大学生来英山工作,鼓励企业选送年青人员外出定向培训,增强全县茶叶科技服务力量。

3.6 制定扶持政策,增强茶业发展后劲 建立整合项目资金、招商引进资金、争取板块资金、激活民间资金等多元投入机制,对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新建清洁化加工厂、培植龙头企业、打造茶叶品牌、开展“三品”认证等项目均给予奖励,激活全县茶人创业热情,增加茶业开发投入。

S571.1

C

1006-5768(2010)01-0044-02

2009-08-30

猜你喜欢
云雾茶英山英山县
庐山云雾茶场
湖北省英山县黄梅戏剧团
游英山县马鞍寨
防疫满分
英山茶园
江苏连云港喜采花果山明前云雾茶
对英山茶文化资源的整理
对英山茶文化资源的整理
老促会“添油加醋” 助推英山旅游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