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10-04-04 07:01
长江蔬菜 2010年9期
关键词:寿光西瓜蔬菜

资讯——营养保健

蔬菜营养就是从这些小细节流走的

烧菜隔顿吃——营养素递减。有的人为了方便,一次烧一大碗,不但隔顿吃,还隔天吃,殊不知这样做会使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大量破坏。经测定,炒好的青菜放15 min,维生素C减少20%,放 30 min损失 30%,放 1 h降低50%。隔顿隔天的菜还易变质,吃了易发生食物中毒。所以最好现烧现吃,既卫生又营养。

烧煮时间太长——维C遇热氧化。蔬菜中的维生素C遇热易氧化分解,在急火快炒或加盖短时间加热时其损失量较少,如果烧10 min,维生素可以减少60%甚至更多。

不吃菜汤——等于丢弃维C。烧菜时,30%~70%的维生素C会溶于汤里,所以,不但要吃菜,还要连汤一起吃下去。

菠菜不去草酸——影响钙摄入。大家都知道,菠菜含草酸多,豆腐含钙多,若是菠菜与豆腐一起烧,就会产生人体不能吸收的草酸钙,影响人体钙的吸收。其实菠菜中的草酸是客观存在的,不论你怎么烧法,如果你预先没把草酸去掉,照样会在吃菠菜时把草酸吃进人体内。草酸在消化道中也可能与其他食品中的钙结合而使钙不能被吸收。草酸也可能在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系统,然后与血中的钙结合,浪费了已被人体吸收的钙。所以不必回避菠菜烧豆腐,正确的吃法是先将菠菜(包括含草酸多的竹笋、毛笋等)放在开水中烫 1~2 min,让草酸溶解在开水中,然后再将已除去草酸的菠菜捞起,随你烧什么,包括豆腐,都不会影响钙的吸收了。

(来源:健康网)

吃胡萝卜的学问

胡萝卜因为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历来被视为营养佳品,素有“赛人参”的美誉。每100 g胡萝卜中含有相当于688 mg视黄醇当量的β-胡萝卜素,而β-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合成维生素A,具有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因此,我们从小就一直被教育要多吃胡萝卜。有些家长将一两斤胡萝卜打成的汁,几分钟就给孩子喝完,但这样未必健康。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日摄入700~800 mg视黄醇当量,即每日摄入100 g左右的胡萝卜即可满足身体对胡萝卜素的需求。牙齿好的尽量直接吃食物,不要将胡萝卜等榨成浓缩的果蔬汁食用,牙齿不好的老年人以及婴幼儿童可以喝一些稀释过的胡萝卜汁以及柑橘汁,不要直接喝鲜榨的浓缩胡萝卜汁以及柑橘汁。

(来源:食品产业网)

资讯——市场观察

中国大蒜之乡上演蒜商“圈地”业内人士担心“疯狂的大蒜”演续集

2009年上演的“疯狂的大蒜”余波未了,而今“续集”已开始“火爆上演”。在我国大蒜主产区鲁南地区等地,一些经销商根据苗情,出资“圈占”了部分蒜农的蒜地,提前控制了蒜源。流通领域的资本提前进入生产领域,会不会导致2010年大蒜价格再创新高?

罗屯镇赵楼村薛艳种了2 668 m2大蒜,2010年3月7日,高庄村蒜商高海亭与她签订合同,以3 700元/667 m2的价格,买断了其中2 406 m2蒜地。

根据合同,高海亭付给薛艳1 000元作为定金,抽薹后再付1 000元,刨蒜收获后付余下的1 700元。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大蒜收获,薛艳只需给蒜地浇5遍水;其间如果需要追肥、打药,农民出工,成本全由蒜商承担。蒜薹和大蒜由蒜商负责收获,且全归蒜商所有。

赵楼村有 60 hm2地,2008年种了约20 hm2大蒜,2009年翻了一番。“现在村里包出去了2.7 hm2。”赵楼村村支书赵建设说。

目前,鲁南地区蒜地承包价格正呈快速上涨之势。记者在鲁南地区了解发现,2010年1月前后,当地许多蒜商便四处查看苗情,与农户商谈承包事宜,当时每667 m2价格为3 000元左右;进入3月底,承包报价最高已经到4 200元/667 m2,而且许多蒜农还不愿外包。

“我觉得今年的大蒜行情更好。”罗屯镇高庄村村民高树彬是位大蒜经营商,他自己种了4 670 m2大蒜,年年初还承包了附近村庄的4.7 hm2蒜地,每667 m2价格3 500~3 700元不等。

2009年年底,虽然鲁南地区蒜头卖到 3.4元/kg,但刚上市时只卖到了1.6元/kg。有的农户卖早了,并没有赚多少钱。这让附近许多蒜商看到了“商机”。

一位蒜商告诉记者,他们比农户掌握更多的信息,也有冷库等存储设备,低价买进大蒜、存储一段时间后再高价投放市场,就能赚不少差价。现在蒜商介入生产领域,直接掌握了蒜源,更加不用担心蒜农到时候待价而沽。“蒜源稳定了,利润可能会更大。”他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蒜商“圈地”提前控制蒜源的现象,值得警惕。一些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今年大蒜行情被普遍看好,如果一些蒜商囤蒜、炒作,大蒜价格可能会背离市场规律,过快过高上涨。

(来源:齐鲁晚报)

西瓜减产价反跌原因探究:旱情致瓜小开裂卖相差

眼下,正值西瓜上市时。到昆明市民手中3元/kg的西瓜,在德宏或者西双版纳的瓜田里交易低至0.6元/kg,旱情导致西瓜减产,按说物以稀为贵,为何瓜田里瓜价反而下跌?

近日,记者下瓜田跟瓜车访瓜市,亲身经历亲耳听闻一车西瓜从瓜田到买瓜人手中的历程,正应了一句行话: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据说是打了4发催雨弹,下午3时,乌云一朵一朵地飘来聚拢,零星小雨一阵一阵地洒下来。

旺缅告诉记者,2009年 667 m2地产3 t西瓜,2010年产量大概就在 1 t多些,减产一半以上。干旱不仅影响西瓜的产量,对西瓜的品质影响更大,个儿小,长不到一半大就开裂,基本成废瓜。

收成明显下降,但付出却是加倍。旺缅告诉记者,从2009年12月种瓜开始,就没有下过雨,4个月的种植期在正常年份也就需要灌溉一次,然而2010年的这一季瓜,统统灌溉了5次。此外,由于干旱容易导致病虫害,因此期间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投入也增加了。

旺缅介绍,3月初时,好些瓜苗开了花,因为干旱成不了果。

“2009 年瓜价 3 200 元/t,2010 年瓜价才600元/t。不过总比没人要好,能卖一点是一点。”旺缅说干旱影响西瓜品质,瓜价因此很低。据他测算,往年西瓜种植成本在1 200元/t左右,2010年因抗旱增加成本,西瓜的种植成本上升到 1 500 元/t。

干旱让旺缅种的瓜产量锐减一半以上,瓜价跌了近八成。以为不会有更糟糕的情况出现,但最狠的敌人偏偏在这最后关头杀进了瓜田。

按照往年的正常天气,3~4月西瓜成熟季节,雨水基本不会降临,得到4月中旬的泼水节过后方才开始雨季的到来。然而因为旱得太久,太多的农作物渴望甘露的浇灌,偏偏就在旺缅接待一名外地客商在地头装瓜的时候,一阵小雨被炮弹轰了下来。

“本来干旱就导致西瓜开裂,这一下雨,开裂的瓜全烂掉。如果继续下雨,没开裂的瓜也得烂掉。”旺缅说,本来想开裂的瓜拿去菜街子随便卖几个钱,如今这一想法彻底泡汤了。

当天来旺缅家收瓜的客商叫何跃,是四川攀枝花正好连锁超市生鲜部门负责人,第一次来瑞丽收瓜,量不大,就十来吨的一车。站在田间地头,守着当地民众装瓜。他告诉记者,2010年北方气候寒冷,销售市场暂未起来,同时西南地区大旱导致西瓜品质下降,也是北方客户少来的原因。

种过6年西瓜的旺缅向记者证实,自己有十多个固定客户,来自河北、湖南、湖北等地,2010年一个没来收瓜,打电话也是说2010年瓜市不好。

因为没了收购商之间的互相哄抢抬价,同时瓜农自觉西瓜品质并非上乘,交易谈判何跃始终占优势,并以绝对的优惠价格600元/t收购——而且只收购质量在1.5 kg以上六七成熟的西瓜。

原本是一场长达1个月之久的瓜商收瓜战,因为干旱的原因,演变成一场几乎没有对手的、一个人的战役,竟至独孤求败的境地。

(来源:云南网)

资讯——食品安全

海南陵水4干部因“毒豇豆”事件被问责

海南日报记者昨日从陵水黎族自治县有关部门获悉,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相关规定,就豇豆含有禁用农药水胺硫磷引发“毒豇豆”事件,该县县委已决定给予县农委主任董存雄、农委副主任陈延海、农技局局长胡坚、农技局副局长梁海平4人全县通报批评处分,并责令4人向县委、县政府作出书面检查。

2010年1月28日,武汉市农检中心在对陵水英州镇和三亚市崖城镇收购的豇豆进行检测中,发现含有禁用农药水胺硫磷。为此,武汉市从2月7日起,3个月内禁止我省生产的豇豆进入武汉市场销售,并于2月22日在新闻媒体上曝光。

受此影响,多家外地收购商减少收购陵水豇豆及相关品种,豇豆收购价也大幅下降,严重影响冬季瓜菜产销,影响农民增收。作为职能部门的县农委、县农技管理局负有直接责任。对农药经营许可规定执行不到位,打击违禁农药力度不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安排不够细,检测把关不严格。

事件发生后,陵水工商局、公安局、农委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国家明令禁止和使用的剧毒农药进行了专项清剿,并组织检查小组在收购点现场检测上市瓜菜的农药残留情况。目前,收购点现场质量检测保证豇豆无农药残留。

(来源:海南日报)

公布“毒蔬菜”消息不能半吞半吐

3月28日晚间南宁农业局派驻南宁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的蔬菜质量安全监督员,在例行检测中检测到两批次近10万t“毒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外地蔬菜。当地政府不允许蔬菜质量安全监督员公布“毒蔬菜”的产地。(3月31日《每日经济新闻》)

对此,笔者纳闷:信息不能全透明,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诚然,南宁政府要求当地农业局的蔬菜质量安全监督员认真检测外来蔬菜,这种做法是正确的,说明当地有为群众生命安全严格把关的工作精神。遗憾的是,他们为当地群众生命安全严格把关的工作精神存在局限性——检测出“毒蔬菜”后,不能及时向公众发布实事求是的信息,对“毒蔬菜”的产地讳莫如深,这样的做法显然又是错误的。当地政府之所以这样做,据说是担心公布“毒蔬菜”的产地会引起公众恐慌,事实上,这种隐匿“毒蔬菜”产地的做法,反而更易引起公众恐慌。

我们知道,群众面对 “毒蔬菜”信息,必定很想知道“毒蔬菜”的产地,而当他们难于了解到“毒蔬菜”产地后,必定会随意猜忌,甚至胡乱怀疑,因而引发更大的恐慌。无疑,在“毒蔬菜”信息不能实现全透明之前,这种恐慌情绪非但很难完全消除,反而有可能像瘟神一般迅速传播,影响社会和谐。因此,“毒蔬菜”的产地不公开,必使公众更恐慌。所以,当地政府应该实事求是地及时向群众公布关于“毒蔬菜”的一切信息。

或许,南宁政府隐匿 “毒蔬菜”产地,是出于“好心”。但不少事实表明,“好心”也会办“坏事”。而且,这种“好心”明显是不符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毒蔬菜”产地是事关公众健康的大事,当地政府应无条件地将信息公布于众。

(来源:大众日报)

资讯——地方采风

河北全面推广日光温室低温寡照灾害服务系统

近日,由河北省气象科研所承担的国家科技部农转资金项目“日光温室低温寡照灾害服务系统”已在河北省内全面推广。该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基层气象台站可直接运用该系统开展设施蔬菜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服务。

该项目在大量观测实验基础上,建立了日光温室蔬菜低温寡照灾害指标与灾损评估模型,形成了“日光温室低温寡照灾害服务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设施蔬菜灾害监测、灾害预警、灾损评估、服务措施、系统管理等模块,实现了低温寡照灾害实时监测与动态化预警评估。在邢台市清河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等试点转化应用中取得了明显成效,预警预报时效可提前5天。

为进一步提高推广服务效果,该系统研发人员针对河北省设施蔬菜生产特点,编写了《河北省日光温室蔬菜气象服务手册》和《河北省日光温室蔬菜病虫害预警服务手册》,为全省气象部门开展设施农业灾害服务提供了帮助。

(来源:食品产业网)

永年菜农瞄准寿光菜千里去对标

“黄瓜、苦瓜套种,苦瓜株间距为100 cm、黄瓜株间距40 cm;上年 10月播种,元旦、春节期间黄瓜上市,3月底开始收获苦瓜,一年可以收入10多万……”4月1日下午,在山东省寿光县三元朱村王万林的冬暖式温室大棚里,一大早驱车近500 km前来取经的永年县广府镇当头村菜农张占民,认真地听着介绍。

时下正值蔬菜大棚“定制”的关键期,到山东寿光学习的永年菜农络绎不绝。“我们经常合伙租一辆面包车,连夜赶路,上午取经,下午返回,一年少说也得来寿光三五趟。”张占民向记者介绍道:“永年大棚大都是1 m多高的拱棚,只能种油菜、菠菜等叶菜,和寿光这种可以全年生产的冬暖式温室大棚相比,每亩地收入差了好几倍。去年我们村学习寿光建了30多个冬暖式温室大棚,没想到还能套种。”

永年县是全国蔬菜产业十强县,拥有12个蔬菜生产专业乡镇、218个生产专业村,蔬菜播种面积4.6万 hm2,是我省蔬菜产业的“龙头”。然而,通过“对标”全国蔬菜之乡寿光,20多万永年菜农还是看到了差距。

“寿光蔬菜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占据着国内蔬菜产业的最高端,像温室大棚种植、净菜包装上市早已普及,而永年大路菜多,品牌不亮,蔬菜分级采摘、包装、加工才刚刚起步。”在永年从事蔬菜生产管理工作近30年的玉兰勋说。

主动“对标”寿光,实现蔬菜“买全国、卖全国”,在永年正成为一种共识。去年,永年县新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建37个大棚,后坡高4.6 m、坑深1 m、棚高4 m,完全是寿光标准,就连施工队和农业技术员都是从寿光请来的;姚寨乡姚寨村44户菜农也自发组成专业合作社,建起了20个占地1 333 m2的寿光式大棚。今年春节刚过,永年县京山育苗专业合作社专门从寿光引进了5万棵碧玉苦瓜、10万棵黑长茄、40万棵溯源黑宝圆茄子的种苗,目前已供不应求。

永年县政府也积极助推菜农 “对标”寿光。据县农牧局蔬菜办主任刘树坤介绍,从2009年开始,永年县财政对每个新建的冬暖式温室大棚给予1万元补贴,以加快全县中小拱棚改造,2010年还将建设3个百亩蔬菜示范园,投资5亿元建设永年农产品批发市场,带动蔬菜产业上档升级。

(来源:食品商务网)

院士加盟小韩村蔬菜工厂欲使其成为农民的“造富工厂”

3月27日,辽宁沈阳第一家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的“小韩村蔬菜工厂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方智远和刘旭加盟工作站,将把数十年的科研经验及资源与小韩村蔬菜工厂的既有优势相结合,把院士团队的科技成果进行工程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小韩村蔬菜工厂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试验田和农民的“造富工厂”。

据了解,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与沈阳市小韩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共同创建的小韩村蔬菜工厂,占地面积45 000 m2,是国内首家以工厂化方式进行绿色与有机蔬菜立体化、多层次生产的大型蔬菜工厂。在“蔬菜工厂”内,通过计算机系统对蔬菜生育过程的主要环境因子 (温度、湿度、光照、CO2等)和营养液要素进行精确控制,实现蔬菜周年连续高效生产;同时,采用立体、多层栽培模式,大幅度提高空间利用率,产量可达常规生产的5~10倍,是一项极有前途的高效农业项目。目前,厂内具有制冷和加热双向温度调节功能,未来将建成能对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浓度进行自动调控的人工智能型植物工厂。

小韩村党委书记王心智告诉记者,随着蔬菜工厂的建立,小韩村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不仅进一步为原有的小韩村村民创造愈发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也会带动更多的农民朋友过上舒适健康的生活。今后小韩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将以小韩村蔬菜工厂做品牌,通过向农民提供种苗、肥料、技术,回购农民产品并推向市场,实现与农民产业连接,同时积极吸纳一家一户作坊式经营的农民,以土地入股,加入小韩村农业专业合作社,接受合作社统一的技术指导和生产安排,变传统农民为农业产业工人,使农民既能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又能增加股份分红的资产性收益。通过农民合作社进行产业化经营,力争在三年内带动周边3乡60村1万户农民从事设施农业产业化生产,实现年产值6亿元,农民增收2亿元。

(来源:农业部网站)

猜你喜欢
寿光西瓜蔬菜
奇怪的蔬菜
蔬菜
大小西瓜
当夏天遇上西瓜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行情
巧切西瓜
寿光大葱
寿光果树“三大怪”栽培技术解析
蔬菜也“疯狂”
寿光温室野蛞蝓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