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为政也应“量入为出”

2010-04-05 15:04曾志杨
党政论坛 2010年11期
关键词:财政收入百姓民生

○曾志杨

2009年下半年以来,政府融资平台和地方债务问题成为决策层和各界讨论的热点。从媒体引用较多的数据来看,2009年末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将接近11万亿元,相当于2009年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3倍。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即使一分钱不花,也要用三年的财政收入用来还债。对这个天文数字,百姓不得不担心:

一是还贷压力大,百姓的民生改善还期望在财政中;国以倾斜,财政入不敷出,民生又怎能保证?二是债务是永久的,而官员则是临时的,借钱的官员一拍屁股走了,接任的就要替其还债,借债的受其益,还债的受其累,劳逸不均,要不扯皮也难。三是为政之要在于轻装上阵,如今身负重债,如牛负重,求前行一步都难,又怎能做到又好又快发展经济?

世界金融危机,为什么中国受灾最轻?一个原因是中国的百姓遵守“量入为出”的祖训。反观美国人,崇尚“今天花明天的钱”,结果债台高筑,一旦遇上经济危机,买房的丢了房,买车的丢了车,岂不哀哉!

如今百姓都懂得“量入为出”的道理,而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却明白不了,由此看来,他们还真应该虚心向平民百姓学习理财,因为百姓的“量入为出”理财观不仅有利个人,更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财政收入百姓民生
不让百姓撇嘴骂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百姓记着你
我国财政收入运行持续向好一季度税收同比增长17.3%
百姓看家“风”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中国财政收入走势图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