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干部教育中的自主选学

2010-04-05 20:53李冲锋
党政干部论坛 2010年12期
关键词:选学机构干部

○ 李冲锋

论干部教育中的自主选学

○ 李冲锋

2010年3月底开始,由中央组织部会同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开展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试点工作正式启动,15家试点单位的2000多名司局级干部参与[1]。这一事件标志着自主选学正式进入我国干部教育培训领域,开始对我国的干部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干部教育科学发展,推动干部教育自主选学的实施,有必要对干部教育自主选学进行深入认识与研究。

一、自主选学的内涵

什么是自主选学?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理解:

从制度的角度看,自主选学是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与意愿,自觉选择学习内容的一种教学制度。这种制度不是由学员决定的,而是由干部教育的行政部门、组织部门或管理部门所决定的,其目的是保证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效果。因此,自主选学是制度安排的结果。

从培训方式的角度看,自主选学是针对以往的“一对一”固定配给式培训而言的,是“多对一”选择式干部教育培训方式。自主选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反拨,同时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丰富。从这一角度看,自主选学是培训方式变革的结果。

从培训内容的角度看,自主选学有狭义与广义的区别。狭义的自主选学指学员根据培训机构提供的课程菜单选择自己愿意学习的课程。广义的自主选学指学员根据自己的学习意愿选择培训院校、培训班次、培训课程、培训方式、培训评价等。自主选学是教学内容丰富化的结果。

这些不同的理解都从某个角度或层面揭示了自主选学所具有的内涵。因此,自主选学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综合性概念,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共同构成了自主选学概念的内涵,即它们都应是自主选学的应有之义。自主选学既是教学制度安排的结果,也是教学方式变革的结果,同时还是教学内容丰富化的结果。

二、自主选学的功能

自主选学改变了传统的干部教育方式,具有一些新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满足学员个性化需要

自主选学的主体是学员。自主选学体现了对学员学习主体性的尊重,体现了学员的学习“自主性”。每个学员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岗位需求、个性特征、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人生阅历,由此形成不同的学习需要。如何适应学员个性化需要是干部教育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自主选学以其内容的多样性和方式的灵活性,可以有效地满足学员的个性化需要,增加学员选择的范围,增加学习的灵活性,从而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成效。自主选学可以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对有效解决“学员需求多样化”与“教育培训单一化”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二)激发培训机构活力

对培训机构而言,自主选学制度的实施改变了党校或行政院校独办干部教育的局面,形成了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开放竞争实施干部教育的大格局。各培训机构要想赢得学员的青睐,要想在干部教育培训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或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办学质量。这对激发各个培训机构的活力,促进它们不断提升培训质量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促进培训课程更新

课程是干部教育培训的载体,有效的干部教育培训必须提供有效的课程。为了适应自主选学的要求,干部培训机构必须不断更新培训课程。培训课程的更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门类的更新,即根据社会和时代发展变化的状况和学员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开发设计新的课程门类;二是课程内容的更新,即已有的课程根据社会时代发展变化和课程本身的发展,不断引进最新的能够反映社会变化和学科发展的内容,以使旧课程达到“保鲜”、“保先”的状态,立于不被淘汰并且能够积极引领的高度。从这个角度而言,自主选学对于解决课程门类少、课程内容陈旧的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促进课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优质的师资是干部教育培训中的重要力量,是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效果的保证,是干部教育机构具有竞争力的重要砝码。自主选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教师增加了必要的压力和动力。为了适应学员“自选教师”的需要,教师个人需要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和专业水平。因为只有个人素养高、专业水平高才能被学员选上,才不至于“落选”,甚至落得没人选。自主选学可以防止教师懈怠、防止教师不思进取,促使教师保持一种不断进取的心态、保持对专业发展的持续追求,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三、自主选学的内容

自主选学,最主要的特点是两个字:“选择”。选择的前提是有内容可供选择。因此,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内容成为自主选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自主选学选什么?广义的自主选学主要选择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自选培训机构

培训机构指负责对干部进行培训的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或企事业单位的培训机构、社会培训机构等。以往的干部培训往往是由组织统一安排学员到某一固定的单位去学习,不由学员个人选择。这就会造成有的学员可能多次到同一个培训单位去“受训”,虽然他想到其他的培训机构去学习,却由于统一组织与安排而无法选择、没得选择。自主选学需要为学员提供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培训机构,供学员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与意愿自主选择。

(二)自选学习班次

相对于组织调训所规定的固定学习班次,自主选学中,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意愿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班次。学习班次既包括横向上的类型班次,如经济建设班、文化建设班、加强管理班等,也包括纵向上的层次班次,如初级班、中级班、提高班等。自选学习班次要求培训机构能够设置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学习班次,以供学员选择,以满足学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自选培训课程

课程是干部教育培训的核心。良好的课程设置可以保证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对自主选学来说,必须有大量的、丰富的优质课程供学员自主选择。自选培训课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选培训课程的门类,即学员可以选择某类课程或某门课程,可以多选或少选某些门类的课程;二是自选课程的内容,即学员可以对所选课程中的某些模块的内容选择学习或不学习。自选培训课程对培训机构提出的要求是课程门类多样化、课程内容模块化、课程模块优质化。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学员的选课需求。

(四)自选培训教师

从师资选择的角度看,自主选学包括学员自选培训教师。以往的培训中,培训教师往往是由培训机构“配给”的,哪门课程由哪位老师上都是在课程表上安排好了的,学员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儿。自主选学中,学员可以根据课程或需求,选择由什么样的教师或具体的哪位教师来施教。这就要求培训机构提供多样的、优秀的“师资库”以供学员选择。为了有助于学员更准确的选择,培训机构应该把教师的个人资料、上课的部分视频等放到培训网上,供学员选择时参考。

(五)自选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包括听教师讲解、小组讨论、网络学习、实践锻炼等。自选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的方式上的自主,在“如何学”上由学员自己决定,而不是由培训单位或培训教师决定。“学”的方式上的自主,包含了“学”的时间上的自主,即学员自己决定“在什么时间”进行学习。时间可选工作日或休息日,半天或全天,白天或晚上。自主选学时间上的灵活性可以为身为领导干部的学员提供自主性。

(六)自选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既包括过程性评价,也包括终结性评价;既包括书面评价,也包括口头评价;既包括学业成绩评价,也包括实习成绩评价;既包括自我评价,也包括教师、管理者、同学等他人评价。以往的培训中,学员学习结束后的评价方式是由培训机构决定的。自主选学中,学员可以自选一定的评价方式。在德国的公务员培训考核中,注重学员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学生的要求等,确定考核形式或学生自主选择考核形式[2]。一般而言,学员要选择的评价方式是能够表现出自己最佳学习状态或水平的方式。自主选学的评价要以学员自选评价方式为主,同时辅之以其他评价方式。通过多种方式综合的立体性评价,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学员的学习状况和学业水平,同时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四、推进自主选学的措施

最大限度地给予学员学习的自主权,调动学员的主动性,最大程度地提高学习效果,是自主选学的根本目的。为了更好地促进自主选学的实施,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做好一些切实的推进工作。

(一)推进干部教育机制改革

自主选学的实施首先是一种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上变革的结果。干部教育培训体制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主选学的可选范围与自主程度。自主选学的实施离不开干部教育培训体制机制改革。比如,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参与的干部教育培训大格局的形成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体制机制改革的结果。这样的结果为干部自主选择培训机构提供了可能。现如今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的介入,对干部教育的自主选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再比如,干部教育培训激励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推进自主选学的实施。培训的市场化运作,培训项目的招投标制等是一些国家公务员培训和干部教育中运用的激励措施[3]。在这些激励措施的激发下,各培训机构纷纷开展自主选学,提高了办学积极性,办学水平与质量得到了有力提升。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干部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是推动干部教育自主选学的重要举措。

(二)增设干部教育培训班次

干部教育培训班次的设置与自主选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培训班次代表了干部教育类型和内容。培训班次的丰富化,将促进课程设置的丰富化,促进自主选学的实施。培训班次既需要固定,以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培育品牌班次,也需要不断增设新班次,以适应社会与时代的新变化。传统的培训班次存在数量少、类型少、细化不够等问题。从满足自主选学需求的角度而言,增设更多类型的、新型的干部教育培训班次是十分必要的。这可以为各级各类干部提供学习的机会与平台。

(三)构建丰富高质的课程体系

丰富而高质的课程体系是“菜单式”选课的必要前提,没有丰富的课程,就无法为学员提供丰富的“课程菜单”,无法让学员有更大的选择权与自主权。这就要求培训机构要构建丰富而高质的课程体系,以供学员选择。在此过程中,培训机构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加课程门类,提升授课质量,促进课程更新。增加课程门类,才能为学员提供更多的课程菜单,才可能满足不同口味、不同学员的需求;提升授课质量,才能以高质的课程吸引人;促进课程更新,以新鲜的内容吸引人。自主选学需要课程门类的多样化,需要课程内容的丰富化。

(四)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可选

评价方式的变革是干部教育培训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方式的改变对于培训内容的改变和培训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自主选学要求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评价学员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评价培训机构。因此,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将是自主选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自主选学的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制度、开发多样的评价方式,以便让学员、教师和评价机构在评价中发挥出更多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五)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虽然自主选学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但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还需要干部培训机构的支持与促进。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而言,要采取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机构可采取如下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是推进教师竞争上岗。让教师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锻炼自己;二是加强教师培训,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校内与校外、境内与境外的业务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素质;三是推进社会师资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对于社会师资,一方面采取“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用人”策略,另一方面要发挥社会师资的作用,通过他们带动本单位内部教师的发展。例如,可以采用传帮带的方式培训自己的师资,可以通过内部师资与社会师资竞争的方式促进内部教师的专业发展等。

总体而言,自主选学包含了“选”的内容上的自主和“选”的方式上的自主。“选”的内容上的自主,即学员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选什么”、“不选什么”由学员自己决定,而不是由培训单位一对一的配给。“选”的方式上的自主,即学员自己决定通过什么方式对培训作出选择,可以电话选择、短信选择、网上选择,也可以现场选择等。自主选学对干部教育培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我们需要大力推进。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自主选学并不是唯一的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并不能解决干部教育培训中的所有问题,自主选学的实施还需要与其他培训制度与培训方式紧密配合。因此,还需要对自主选学进行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探讨。

自主选学并不是自由选学。受客观条件和主观要求的限制,上述内容不可能完全达到,也不可能完全放开,而总是会有所限制与限定。对于干部培训来说,除了按照学员的兴趣与意愿进行教育培训外,也还需要按照党与国家的发展需要对学员提出的新要求配制一定的固定课程和规定内容。因此,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并不能完全采用自主选学的方式进行,而应该确定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的适当比例,以保证教育培训不出现偏失,保证教育培训的良好效果。

自主选学在我国的干部教育培训中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如此,我们毕竟已有了很好的起步,可以预见自主选学将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我们相信自主选学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将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刘晓鹏、温素威、董宏君:《中央集训2千司局级干部走进干部自主选学课堂》,《人民日报》2010年5月28日。

[2]孙艳春、韩辉:《德国公务员培训的突出特点——以提高实践能力为主导取向》,《行政论坛》2008年第4期。

[3]李冲锋:《俄罗斯联邦公务员培训制度及其启示》,《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作者单位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责任编辑 楚 朴)

猜你喜欢
选学机构干部
初中“选学”内容的实践与反思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新诗选本、 诗歌传播与当代“选学”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推行干部自主选学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