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溶液稳定性分析

2010-04-08 01:17王军民王喜鹊
海南医学 2010年9期
关键词:维酸钾内酰胺溶媒

张 勇,王军民,王喜鹊

(1.咸阳市彩虹集团彩虹医院,陕西 咸阳 712021;2.眉县人民医院,陕西 眉县 722300)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溶液稳定性分析

张 勇1,王军民2,王喜鹊1

(1.咸阳市彩虹集团彩虹医院,陕西 咸阳 712021;2.眉县人民医院,陕西 眉县 722300)

目的了解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溶解变黄的原因,减少人为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溶解变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11月17日,咸阳市彩虹医院急诊科护士配药时,当把生理盐水(NS)加到两支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西林瓶中溶解时,一支变深黄,一支变浅黄;11月18日,另一批号又有两支注射液发生了类似事件。结论 光线、温度、溶媒及PH值、配制浓度、溶液放置时间是其变黄的重要因素。医务人员应规范性操作,以保证安全用药。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变黄;原因分析

2007年11月17日,咸阳市彩虹医院急诊科护士配药时,当把生理盐水(NS)加到两支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西林瓶中溶解时,一支变深黄,一支变浅黄,不符合2005年版药典标准对该药品颜色的要求。药剂科为了用药安全,把所有该批号药品让供货方退换了。但11月18日,又有另一批号的两支注射液在彩虹医院发生了类似事件。我们立刻停用了此药,并联系了厂方,厂方回复:产品留样符合规定。笔者针对此情况,作了如下分析:

该药是阿莫西林钠和克拉维酸钾的复方制剂,克拉维酸钾仅有微弱的抗菌活性,但它能与多数β-内酰胺酶牢固结合,使阿莫西林增效130倍,故合用。两种药均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阿莫西林母核是由β-内酰胺环和氢化噻唑环并合而成,二个环的张力都比较大,易受到亲核性或亲电性试剂的进攻,且其侧链中游离的氨基具有亲核性,也可直接进攻β-内酰胺环的羰基,而使β-内酰胺开环发生聚合反应;克拉维酸钾的母核是由β-内酰胺环和氢化异恶唑并合而成,其张力比青霉素还要大,更易受亲核基团进攻。由此可见,二者的化学性质均不稳定,储藏条件和使用方法对其稳定性影响很大。

1 光线因素

安富荣等[1]将阿莫西林钠和克拉维酸钾置于光照(2500LX)条件下 10 d,于 1 d,3 d,5 d,10 d 时取样考察其稳定性,试验结果:光照考察10 d,样品出现黄色斑点,有关物质稍有增加,阿莫西林钠含量下降至原始含量的90.3%,克拉维酸钾含量下降至原始含量的36.1%。同样吴小玉等[2]的光照稳定性考察也得到相似的结果。说明本品在光照下不稳定。因此本品应在暗处保存、溶解、稀释和输注。我院药房工作人员有时为了发药方便,提前把药品包装打开,使其见光,而导致溶解后变黄。

2 温度因素

温度是影响药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1]:温度对阿莫西林钠和克拉维酸钾的稳定性影响均较大。40℃放置10 d,制剂外观色泽明显变黄,有关物质增加,阿莫西林钠含量下降至原始含量的81%,克拉维酸钾含量下降至原始含量的45%;而室温放置10 d,制剂外观色泽无变化,阿莫西林钠含量下降至原始含量的95%,克拉维酸钾含量下降至原始含量的80%。因此本品应在凉暗处(避光不超过20℃)保存、溶解、稀释和输注。当时正值冬天,暖气开放,护理部有些经验不足的实习护士在溶药时,将其置于暖气上以求易于溶解而变黄。

3 溶媒及PH值因素

溶媒及溶媒PH不适,能导致药物β-内酰胺环开环水解,使其含量下降并产生变色。研究表明[3]:本品在含葡萄糖的注射液中极不稳定,并且葡萄糖含量越高,其含量下降越快,尤以克拉维酸钾明显。克拉维酸钾在10%GS中3 h时克拉维酸钾含量只相当于原来的12.31%,阿莫西林钠也只有71.75%。本品在NS中相对稳定,在3 h时克拉维酸钾含量只下降10%,阿莫西林钠含量下降了6.5%,即使在配液后12 h仍保留了67%的克拉维酸钾和78%的阿莫西林钠。因此本品应选择NS(PH值6.5-7.0)为溶媒。我院选用溶媒正确。但有个别护士加药不规范,一个针管加很多种药,有可能改变药物PH值而使其溶解变黄。

4 浓度因素

浓度与溶液的体积相关,溶媒的体积对输液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张靖贤等[4]在不同温度下比较了本品与NS配伍不同浓度溶液的稳定性,结果37℃条件下放置浓度为2.4 g/100 ml的配伍液变色较快,3 h阿莫西林钠相对含量为97.63%,克拉维酸钾相对含量为45.52%;25℃条件下放置浓度为1.2 g/100 ml的配伍液变色较慢,3 h阿莫西林钠相对含量为98.98%,克拉维酸钾相对含量为49.56%。说明本品溶解稀释浓度越高分解越快。因此浓度应选择1.2 g/100 ml。我院护士溶药时,加NS量过少,致使其溶解变黄的可能性加大。

5 时间因素

药物保存的时间、药物溶解稀释的时间、药物输注的时间与药物的稳定性有密切关系,必须选择一个合理的时间段。祝璇等[3]按照临床实际配制粉针输液方法,取本品1.2 g加入NS 10 ml,振摇使其溶解,考察放置时间对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含量的影响,结果克拉维酸钾含量在0.5 h已下降了15%左右,阿莫西林钠含量也下降了10%。用NS稀释配制成静脉滴注的溶液时,克拉维酸钾含量下降10%约2.5 h,而阿莫西林钠含量下降稍缓,3 h时平均下降8%左右。因此本品在用NS溶解后,应立即稀释。从药液配制到完成滴注,全过程最好不超过2 h。我院护士配制青霉素类药品,都是现用现配,并立即稀释。故此因素不予考虑。

综上所述,由于该药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储藏条件和使用方法对其稳定性影响很大,尤以光线、温度、溶媒及PH值、配制浓度是其变黄的重要因素。故对该药要严格按规定储藏,不要提前开启包装,以减少光照时间;溶药操作要规范,可多加些溶媒到西林瓶中,溶解后,应尽快加入输液中,以保证其合适的浓度。

[1] 安富荣,熊全美,陈庆华,等.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混悬剂稳定性影响因素的考察[J].中国药学杂志,2003,35(2)∶105.

[2] 吴小玉,常学军,李嘉宇,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1)干混悬剂工艺及稳定性研究[J].中国药师,2006,9(5)∶394.

[3] 祝 璇,黄喆裕.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配液稳定性研究[J].中国药业,2006,15(2)∶43.

[4] 张靖贤,林自中,黄鲜娇.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房,2003,14(12)∶750.

R944.1

A

1003—6350(2010)09—112—02

张 勇(1973—),男,陕西省咸阳市人,副主任药师。

2009-12-17)

·综 述·

猜你喜欢
维酸钾内酰胺溶媒
附带溶媒药品有效期的风险防控管理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难治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儿童支气管肺炎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喜炎平治疗的效果研究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
静配中心抗肿瘤药物常见溶媒错误分析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分析的新型荧光检测物》图版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FeCl3 Catalyzed Carbon-Carbon Bond Formation by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of Hydroxy Groups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轻度小儿肺炎的效果观察
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溶媒选择的合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