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护理措施

2010-04-08 05:36郑维英林桂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6期
关键词:脐带重度新生儿

郑维英 林桂英

新生儿窒息是常见的新生儿危象,如果处理不当可导致智力障碍、行为异常等后遗症,甚至会发生新生儿死亡。尤其新生儿重度窒息是新生儿出生后 24 h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窒息新生儿死亡率为无窒息儿的 45倍[1]。因此及时抢救新生儿窒息是降低新生儿死亡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目前培养掌握新生儿复苏全面技术的工作人员已成为新生儿科医务人员的重要任务。迅速、及时、有效地抢救新生儿窒息,应在熟悉其病因、正确熟练掌握各种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争分夺秒地进行,才能达到有效救治的目的。现将我科对 2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 2007年 1月~2008年 12月收住院的新生儿中有20例重度窒息患儿,即 1min Apgar评分 0~3分,为重度窒息也称苍白窒息,新生儿处于休克状态,外周血液循环障碍。其特征是:皮肤苍白厥冷;仅指、趾端及口唇为发绀;脐带已结扎;心音缓慢而弱,心律不规则;肌张力消失、体软、头颈四肢无力,关节松弛;皮肤黏膜反射消失,刺激无反应;呼吸中枢麻痹而无呼吸[2],或仅有浅表或不规则的无效呼吸。20例患儿中男 13例,女 7例。胎龄为 28~43周,出生时体重为 1 000~4 100 g。分娩方法:3例采用钳产术,3例为臂位牵引,有 2例采取吸引技术,余均为自然分娩。其中有 3例脐带绕颈 2周,2例脐带绕颈 1周。

2 抢救及护理

熟练、成功地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与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新生儿的抢救配套设备是分不开的。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关键在于严格按规范的现代化复苏技术及复苏方案,即按 A、B、C、D、E五步骤进行。新生儿复苏方案:A(Airway,气道)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B(Breating,呼吸)建立并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C(Circulation,循环)维持有效的血循环;D(Drugs,药物)药物治疗;E(Evaluation,评价)。其中 A是根本,B是关键,复苏过程中和复苏后,均应对新生儿进行评价和监护工作。

2.1 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儿入院时立即进行新生儿评估,若 Apgar评分 0~3分,立即置于远红外线开放式辐射台上,肩部底下置颈托高 2~3 cm(我们科室用布类自做的呈弓形状,对于抢救新生儿窒息效果佳),呈微伸仰位,患儿处于 15°~30°头低足高仰卧位,以利于气道开放和分泌物流出。尤其对于早产儿或枕部水肿的患儿更为合适;如发现患儿有大量分泌物从口腔、咽部流出时,应立即将患儿头部转向侧位,以促进口内分泌物的收集和吸引,防止和减少其吸入气道内[3]。立即将预先准备好的吸引器接上吸痰器插入新生儿咽部,吸尽黏液及羊水,若羊水粘稠或有胎粪堵塞时,可采用气管插管在喉镜直视下用一次性吸痰管吸出,注意准确暴露声门是插管成功的关键,看清声门,以免误入食管,注意在吸痰过程中动作须轻柔,避免损伤咽部黏膜,吸引时间不宜超过 10 s,吸引管的负压应不超过13.3 kPa(100mmHg)的压力[4]。如患儿经上述处理后仍无呼吸,可采用拍打或弹足底 2次和摩擦患儿背部来促进呼吸。此过程应迅速、准确,要求在20 s内完成。在确定痰液吸净后轻弹患儿足底,使其啼哭。在此过程中,有 6例患儿哭声响亮,但面色苍白。触觉刺激的注意事项:刺激不能超过 2次,如果经过2次触觉刺激或 30 s后,患儿仍不能出现有效的自主呼吸,可能为继发性呼吸暂停,应立即用面罩或气囊进行正压通气[3]。

2.2 人工呼吸

新生儿刺激后仍无反应,面色依然苍白,给予气囊面罩吸氧。氧浓度应在 80%以上,待出现自主呼吸,皮肤转红后,停止加压继以面罩给氧,此时应逐渐降低吸氧浓度。需长时间加压呼吸者(>1h),吸入氧含量不应高于40%,以免引起肺、脑全身器官的病变及新生儿日后发生眼球晶体后纤维增殖,影响视力。吸入氧必须经过湿化装置。

2.3 体外心脏按压

当心率<60次/m in时,应立即予以胸外心脏按压,维持心率 100~120次/min,每压 3次,间隔正压通气 1次,有效时可触及股动脉搏动。

2.4 复苏药物的应用

为促进自主呼吸和心跳的恢复,在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同时遵医嘱及时、准确地应用复苏药物,如静脉注射 0.01%肾上腺素 0.1~0.3ml/kg,或气管内注入 5%碳酸氢钠 3~5 ml加等量 5%葡萄糖液后缓慢注射纠酸、呼吸兴奋剂、增加组织灌注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治疗。

2.5 及时 Apgar评分

复苏过程中和复苏后,对新生儿进行评估和监护工作的同时注意保暖。

3 结 果

通过对 2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除 1例家属放弃治疗外,其余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新生儿经抢救后根据病情给予综合治疗,吸氧、保暖、抗感染、纠酸、防治脑水肿等。 15例新生儿经过治疗后,呼吸平稳,进食好,无黄疸,出院后的第 3次随访,新生儿的健康情况良好。其余 4例患儿治疗后进食好,呼吸平稳,但出现黄疸,出院后随访 3次均有轻微症状再次入院治疗。

3 讨 论

3.1 新生儿重度窒息原因

新生儿重度窒息原因与产妇因素、分娩时情况及胎儿因素三方面有密切关系。产妇因素:重度窒息患儿在产前有 82.75%的孕妇胎盘功能低下,孕期 37周窒息儿发生率 45.2%,过期产发生率31.9%[5]。窒息与分娩方式关系:窒息发生率占胎头吸引术的 12.6%,臂位剖宫产术 12.2%;脐带因素致窒息发生率高达 82.1%;体重 2500g,发生率 56.7%;重度窒息儿 73.23%由胎儿窘迫引起[6]。

3.2 抢救成功条件

NICU病室应长期准备抢救物品,无论新生儿出生是否正常,都应备好吸痰器、氧气、气管插管、新生儿喉镜及急救药品,辐射台预热及温箱的准备。临床护理人员应具备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快速评估,并能正确熟练掌握各种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争分夺秒地进行,才能达到有效的目的。如评估有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者,随时协助医师进行积极抢救。

[1] 赵 华,吕宏梅,王素琴.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及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7,19(17):182-183.

[2] 郎南霞.郑冬燕;新生儿窒息 69例的抢救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0(4):60-61.

[3] 张家骧,魏克伦,薛辛东等主编.新生儿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5,77.

[4] 高月琴,王维清.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体会[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2):1015-1016.

[5] 王玉芳.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及配合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2):2072-2073.

[6] 李世娟.抢救重度窒息新生儿的体会—附 134例报告[J].天津医药,1994,22(10):609-611.

猜你喜欢
脐带重度新生儿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影响吗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宫斗剧重度中毒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老年重度低血钾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