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发生繁殖障碍的原因与防治

2010-04-08 11:58周祖雄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0年2期
关键词:体况公猪后备

周祖雄,陶 斌

(1.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动物防疫站 215120;2.苏州市苏牧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215128)

母猪繁殖障碍有传染性疾病引起的,也有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母猪非传染性不孕症主要包括青年母猪初情期迟缓、经产母猪断奶后不发情、配种后不受孕、发情微弱以及卵巢囊肿等。

1 初情期迟缓

生长发育正常的大型后备母猪,若达7月龄后仍未见发情的,即可视为初情期迟缓。

1.1 原因

1.1.1 卵巢发育不全 多发于长期患慢性消化系统病、慢性呼吸系统病、寄生虫病的小母猪。由于卵巢发育不全,使得卵巢内没有大的卵泡发育以致不能分泌足够的激素引起发情。对患猪剖检观察时可发现,卵巢小而没有弹性,表面光滑没有凹凸形状,即使有卵泡发育也形如米粒,发育不到大豆粒大小。也找不到以往曾经发过情、排过卵的痕迹。

1.1.2 异性刺激不够 猪的初情期早晚,除受遗传因素决定外,同时与后备母猪开始接触公猪的时间有关系。有实验证明,当小母猪达160~180日龄时,用性成熟的公猪进行直接刺激,可使初情期提前约30 d。同时证明,公猪与母猪每天接触1~2 h产生的刺激效果与公猪和母猪持续接触产生的效果一样,用不同公猪多次刺激比用同一头公猪多次刺激效果好。

1.1.3 饲养管理不当 后备母猪在培育期间由于营养水平过低或过高,造成母猪体况过瘦或过肥都会影响其性成熟的正常到来。有些猪体况虽为正常,但在前期饲养中,饲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E、生物素等,性腺发育受到抑制,性成熟会延期到来。再者,每圈饲养4~6头为宜,单圈饲养1头对母猪的发情有不利影响。过分拥挤及频繁打斗可导致初情期延迟。

1.1.4 安静发情 个别青年母猪已经达到性成熟年龄,体内卵巢活动及卵泡发育也正常,却迟迟不表现发情症状或在公猪存在时不表现站立反射。这种现象叫安静发情或微弱发情。

1.2 防治

对发情迟缓的母猪,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1.2.1 营养调控 体况瘦弱的母猪应加强营养,短期优饲,补喂优质青绿饲料,使其尽快达到7~8成膘;对过肥母猪实行限饲,多运动少给料,直到恢复种用体况。

1.2.2 管理措施 对母猪进行调圈处理,公猪刺激。过肥母猪进行饥饿处理,比以前饲料减半。

1.2.3 激素诱导 对不发情后备母猪肌注800~1000单位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诱导发情和排卵,再注射500~800单位hCG可在3~5 d内表现发情和卵泡成熟排卵。

1.2.4 考虑遗传因素 采取多种措施,母猪在9~10月龄还不见初情期的,可能为遗传原因或其他原因,应及时淘汰,以免造成更多的损失。

2 母猪断奶后不发情

经产母猪断奶后的再发情。由于季节、天气、哺乳时间、哺乳头数、断奶时母猪的膘情、生殖器官恢复状态等不同,发情早晚也不同。特别是对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

一般规律是:断奶后由于黄体的迅速退化,卵泡开始发育,到第3~5天可见外阴部发红肿大,到第7天便可配种。夏季高温、高湿季节母猪断奶后再发情的时间稍有推迟,一般不超过断奶后第10天大部分猪便可配种。

异常情况:第10天以后仍不发情,考虑改善饲养管理。第15天以后仍不发情,应作不发情猪处理。如果我们不能确定,可以等候一个情期的时间。

2.1 原因

2.1.1 年龄胎次 正常情况下,85%~90%的经产母猪在断奶后7天表现发情,只有60%~70%的后备母猪在首次分娩后第1周发情。这一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后备母猪身体仍在发育中,按体重来讲,没有完全达到体成熟;后备母猪在第1胎哺乳过程中,出现了过度哺育的现象,从而使母猪子宫恢复过程延长。

与这一问题同时产生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这就是二胎母猪产仔数降低。但如果采用激素处理的方法,这一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2.1.2 气温与光照 夏天环境温度达到30℃以上时,卵巢和发情活动受到抑制。7、8、9月份断奶的成年母猪乏情率比其他时间断奶的高,青年母猪尤其明显。这些母猪不发情时间可以超过数十日。季节对舍外和舍内饲养的母猪发情影响都很明显。每日光照超过12 h对发情有抑制作用。

2.1.3 猪群大小 断奶后单独圈养的成年母猪发情率要比成群饲养的母猪高。原因是随着猪群的增大,彼此间相互咬架,增大了肢蹄病和乳腺病的发生,营养吸收效果变差;公猪和人工观察发情效果变差。

2.1.4 营养 引起乏情的最常见因素是能量不足。对母猪来讲,配种时的状况与哺乳期的饲养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哺乳期要使母猪体重损失控制在最低的水平,对后备母猪尤其如此。在哺乳期一周后,母猪应采取自由采食。夏天炎热季节,要保证猪的食欲。成群饲养的母猪,要对个别瘦弱母猪进行特别维护。

2.1.5 管理因素 在管理上,熟悉和掌握母猪的发情鉴定技术,有较好的配种设施。

2.2 预防

加强对母猪的管理。哺乳期的母猪,每天饲料需要量是2.5 kg,可根据其仔猪头数的多少相应增加饲料,每头仔猪增加0.3 kg饲料;或让母猪自由采食。断奶后母猪要根据体况合圈,体况差的合在一起。比较瘦弱母猪要单独饲养。

每天用试情公猪与母猪接触一次,促进母猪发情。在母猪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或喂以青饲料补充维生素,可促进发情。增加母猪运动和光照时间,避免母猪过于肥胖而不发情。

2.3 治疗

原则:根据正确的诊断结果,合理使用药物治疗。

对初产母猪,断奶后当天肌肉注射孕马血清1 000~1 500单位。经产母猪,经15天仍不发情母猪,注意观察发情,在第21~23天仍看不见发情,根据膘情状况、体形大小,再行肌注孕马血清1000~1500单位,同时注射hCG500单位。

3 多次配种后不受胎

母猪多次发情,配种超过3次,仍然不怀孕,即称屡配不妊母猪。其发生率随母猪群体的增大而升高。这类猪占猪场淘汰母猪的8%~10%。

3.1 原因

引起母猪屡配不妊的原因,根据母猪交配后或人工授精后再发情的时间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1)交配后21天前后再发情的母猪,属于正常性周期天数范围内的再发情,说明其卵巢功能正常。在这种情况下,发生配种后不受胎的原因有3种:①受精发生障碍。如因子宫炎或子宫内分泌物阻碍精子的运动和生存,精子达不到受精部位;输卵管炎或水肿,蓄脓症以及卵巢粘连等,均可引起输卵管闭锁,不能受精。②受精卵死亡:或因发情早期或晚期授精,以及使用了保存时间长的精液;或因公猪热应激体温升高以后配种,导致受精卵早期死亡;③胚胎在交配后12天内死亡。即在子宫内游浮的胚胎着床前,常因子宫乳组成的异常或遭受高温、咬架、转栏、运输和采食过量浓度饲料或霉变饲料等应激作用,影响了胚胎的着床而迅速死亡。 (2)配种25天以后再发情的母猪,由于交配时或产后生殖器官感染,胚胎发生死亡并被吸收,子宫内胚胎全部消失。母猪可再发情。若是胎儿骨骼形成后死亡,可引起干尸化,长期停滞在子宫内,可引起母猪不发情。

引起母猪配种后不受胎的原因,除注意母猪方面的细菌感染、激素分泌失调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外,在公猪方面应作精液检查,特别是在炎热夏季精液质量会出现暂时性的降低,而受胎率受到严重的影响。

3.2 防治

黄体酮40~50 mg或雌激素6~8 mg,配种当日肌肉注射;或用25%葡萄糖溶液30~50 mL,加入氯霉素750 mg,于最后一次配种(授精)后3~4 h注入子宫内,可使受胎率达到74%~80%。对预防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的母猪配种后不受胎有效。

猜你喜欢
体况公猪后备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中国荷斯坦奶牛体况评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母猪体况卡尺的开发
藏母羊妊娠后期补饲时间对其体况和羔羊初生重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