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需防软壳蟹

2010-04-09 05:38孙贵江张喜贵于剑
黑龙江水产 2010年5期
关键词:养蟹蜕壳蟹黄

孙贵江 张喜贵 于剑

(1.齐齐哈尔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2.讷河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黑龙江 讷河 161300)

随着水产养殖结构的调整,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我市的河蟹养殖面积逐步扩大,池塘养蟹、生态养蟹、河蟹无公害养殖等模式快速发展。随着河蟹品质不断提升,人们对河蟹需求的规格、质量也在提高,大规格优质河蟹备受青睐,价格高,销售快,收益好。然而有的养蟹户因投入不足,且疏于管理,虽然养殖的河蟹规格较大,但品质不佳,常常出现软壳蟹。软壳蟹产量低,销售难,效益差。为了避免出现软壳蟹,养蟹户必须了解和掌握软壳蟹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做好相应工作,以保证河蟹正常生长发育。

一、软壳蟹发生的原因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当深秋来临,河蟹已经经过3—5次蜕壳后,将要大量上市销售之时,常常会出现软壳蟹。软壳蟹顾名思义,就是河蟹的背壳和步足比正常的软,体内及步足不丰满,蟹黄蟹膏积累的不多,肥满度低,体轻肉少,商品质量差,价值低。软壳蟹发生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如饲养管理跟不上,水域环境不适宜,塘中无草,投饵不足,营养匮乏,气候变化无常,水温低,蜕壳时间滞后,水质不良,钙离子缺乏,蜕壳不遂,发生蟹病等等,如有上述现象出现时,均可导致软壳蟹的发生。

二、软壳蟹效益差

我市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受地域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每年9月中下旬,河蟹基本完成最后一次蜕壳,即生殖蜕壳,性腺开始发育,爬上岸边,将要进行降河生殖洄游,此时也是河蟹集中收获,大量上市销售的时候。此时的软壳蟹如果上市销售,虽然外观上与正常的河蟹差别不大,但是河蟹个体重相对减轻,含肉量少、品质差、价格大打折扣,在同等投入的情况下,其产量低、收入低、效益差。如果此时的软壳蟹不出池,随着天气变冷,气温下降,气温低于10℃时,河蟹便潜入池底淤泥中,很难捕出,如果在池中越冬,会被冻死,损失更大。

三、软壳蟹的预防

1、调节水质水体是水生动物生活、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良好的水域环境可促进河蟹健康生长发育。河蟹对水质要求相对较高,喜欢水质清新、氧量充足的水域环境。池水透明度以50—60cm为宜,要求池水“春浅、夏满、秋适量”,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注排水方便。因此蟹池要定期换水,保持合理水深。每10天注入新水一次,每次注水20cm,排出池底污物,保持水质鲜活、嫩爽,促使河蟹快速生长。

2、科学投喂 河蟹养殖投喂饲料,要严格按照“两头精,中间青,精青结合,荤素搭配”的投饲原则才能养出高品质,大规格的优质河蟹。进入九月份,要加强饲养,应以精料为主,投喂豆类、玉米、小麦、高粱等熟化饲料,以及人工配合饲料。同时辅以青料,青料包括塘中栽种或移植的各种水草,有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以及人工种植的各种廉价的菜类。还要合理投喂肉食性饵料,有螺蛳、小杂鱼、虾类、动物内脏及废弃牛血等。投饵要保证河蟹吃饱吃好,每天投喂两次,早晚各一次,早上投喂日粮的1/3,晚上投喂2/3。要保证饲料新鲜可口,不投霉变腐烂饲料,确保河蟹营养需求。同时也可在饲料中添加蜕壳素、维生素、抗菌药物等,保证河蟹正常蜕壳,不得病,健康生长,促进蟹黄、蟹膏迅速积累。蟹黄、蟹膏积累的越多,河蟹品质越好,质量越佳。肉多体重,肥满度高,肉质鲜美,膏脂丰满,才不会出现软壳蟹。

3、泼洒生石灰在养殖季节要经常泼洒生石灰,一般每月泼洒一次,每亩水面水深一米,每次用生石灰10—15kg,化浆全池泼洒。生石灰不但可以杀灭各种细菌和病原体,使河蟹少得病或不得病,还可以净化和澄清水质,保持水清氧足,保证河蟹健康生长。生石灰还能调节池水的酸碱度,使其pH值控制在7.5—8.5之间,同时可以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保证河蟹所需钙质的供求,有利于河蟹蜕壳生长,促使河蟹顺利蜕壳,早蜕壳,避免出现软壳蟹。

4、预防蟹病河蟹一旦患病,就不能顺利蜕壳生长。对于蟹病应以预防为主。一是要彻底清塘,消灭病原体。二是不投腐败变质饲料,对残饵剩料要及时清除,保持池塘清洁。三是定期泼洒药物和生石灰,杀死病原生物,净化水质。四是发现死蟹应及时捞出深埋,不能使其在塘中成为蟹病的传染源。五是发现蟹病应及时检查,及时用药,对症治疗,确保河蟹健康生长。

5、成蟹暂养暂养也称囤养,是将养殖水体捕起的商品蟹转入人工控制条件下的小面积场地,经过短期饲养后再作为商品出售的一种养殖形式。商品蟹暂养具有时间短、收益大的特点。其好处是便于集中运输,进行远距离销售,提高成活率。通过暂养,可以育肥增重,使其肌肉结实,膏脂丰满,提高商品蟹的品质。通过暂养,可以待价而沽,充分利用市场上的季节差价,提高商品蟹的经济效益。

因为我市养殖河蟹的捕捞开始时间是9月中下旬,这时的河蟹正值生殖蜕壳的尾期,所捕的河蟹中一部分已完成了生殖蜕壳,一部分正准备生殖蜕壳,另有一部分刚刚蜕壳尚在软壳阶段。从整体上看,这时捕起的河蟹,蟹肉不充实,蟹黄不饱满,水分较多,商品价值低。在经过短期暂养后,通过强化饲养,河蟹体内性腺发育成熟,肌肉饱满充实,膏肥黄多,水分减少,商品价值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受传统食蟹习惯的影响,河蟹在十月中旬后才在市场上出现较高的价格。北方这样,南方也是如此。因此,根据价值规律,客观上也要求将捕起的河蟹进行暂养,在提高河蟹质量的同时,将出售的价格大大提高,利用季节差增加收入,一举两得。

总之,河蟹养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放苗到收获,如果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会对河蟹养殖效益造成影响。所以,养蟹户必须尊重科学,提高饲养水平,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增加投饵量、强化营养、保证饲料“精青结合、荤素搭配”,促进河蟹早蜕壳、快生长这才能提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养蟹蜕壳蟹黄
养蟹三部曲
陈鸿波
吃蟹黄瓜子
蜕壳的歌唱家
蜕壳的歌唱家
镇江名点“蟹黄三娇”
螃蟹
蜘蛛蟹:我的蜕壳“苦”旅
蟹黄包
东北地区稻田养蟹遇到的瓶颈及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