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的自觉

2010-04-10 11:41王世枚
关键词:现代化民族传统

王世枚

(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湖北恩施 445000)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的自觉

王世枚

(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湖北恩施 445000)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随着社会的渐变和转型时期的到来,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逐渐被忽略,教育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逐渐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影响下不再自觉。教育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本体,应该担负起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

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传承

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其文化发展史,文化集中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经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延续本民族的历史,并在历史延续的过程中形成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它包括这个民族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礼仪习惯及各种物质载体和符号系统。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既包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媒介。

一、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命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更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之所以作为民族而存在,就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不管是建筑和服饰,还是文学和艺术,抑或体育活动,都凝聚着文明的精华,延续着消失的历史,传承着生活的智慧,集中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它既是沟通民族全体成员心灵的纽带,是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的载体,也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更是一个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发达兴盛,是这个民族生命力旺盛、凝聚力强盛的具体表现,必然推动她走向繁荣昌盛。而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削弱、萎缩甚至衰落,则会加大成员的离心力,损耗人们的自信心,消蚀大家的幸福感,阻碍这个民族的健康持续科学发展。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其文化发展史,民族文化的彻底摧毁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消亡。

20世纪90年代,我国有一位民族文化研究专家到北美去访问,回来后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踏上北美印第安人的领土,眼前全然见不到过去西方影片所渲染的印第安人那简陋的茅屋木房和头戴鸟翎,赤膊裸背地在马背上尖厉呼号着狂风般突进的印第安人,他们如今都住着和白人民居差不多的洋房,大多数年轻人穿着洋装,说着英语,很多人都有汽车。过去开部落大会时,他们是一袭轻骑赴会,如今则从四面八方驾着小车来到部落议事厅,乍一看,似乎印第安人已在享受着西方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生活,陶然自得。而一旦你深入地与他们交往,就会发现有一种苍凉而铭心刻骨的痛苦在啮咬着这个民族的心灵,这是一种深入神髓,地老天荒般的精神痛苦。”1993年,有这些部落酋长所组成的一个代表团到我国访问,当他们在云南丽江看到满街讲着纳西语的民众,随处可见的纳西风情民俗,看到操着母语的纳西少女,那么自豪地向客人展示自己的民族服装时,这些豪爽的汉子竟悲戚不已,有的竟至潸然泪下,说是想起了自己饱经苦难,满目疮痍的“母亲文化”。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面丧失给印第安人带来了永难磨灭的心灵创伤,愈来愈多的印第安人痛切地感到,仅仅过上白人式的“现代化”生活并不意味着自己民族的振兴和幸福,本民族传统文化、语言的全面丧失将使当代和后世的部落民众留下永恒的精神痛苦。

“现代化的进程对民族传统文化是一大挑战、一大冲击。简单地说,现代化要选择传统文化。有一部分传统文化最终要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被淡化、消失或改造。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也要选择现代化。如果现代化的道路完全违背了民族传统文化,那么现代化也有可能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面前碰得粉碎。”[1]558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对民族文化实行保护。我们认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抢救是非常必要的,但抢救和保护下来的文化不在于少数人把玩欣赏,更重要的是将其精髓在更大的空间和更长的时间里得以传扬,再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没有传承下去,也只有“标本”的意义,尽管“源远”,却不能“流长”。

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在亚洲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产生过甚至仍然在产生重要影响。古代苏美尔人、埃及人和印度人的文化曾对邻近地区发生影响,但他们之中没有一种文化曾经像古代中国文化那样给予邻近的国家和民族以如此巨大深刻的影响。在我国历史上,政治统治权也曾经在各民族间有过更替。一些在生产力和文化教育发展上较为后进的民族,也曾经是军事上的胜利者,却同时是文化上的臣服者。今天,我们有理由认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优秀的,当然也有糟粕。但我们也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从“西学东渐”开始,特别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再经历十年“文革”,还有“改革开放”,中国是逐渐去中国文化的,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严重缺位,使得现代青年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断层。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全球化时代,一些青少年对我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表现出不应有的叛逆与背弃,这是我国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民族传统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我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在民间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它是一个族群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起来并作为体现民族性特征和生存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一个族群形成并得以发展的重要根基,与现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特征之一就是其民族性。

几乎所有的文化定义都注意把文化与人类的活动及其结果联系起来,都承认文化是独立于各种遗传素质和机体的生物特征之外的。即文化不可能通过遗传或其他生物和机械的方法获得。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根据文化的定义,教育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决定了它在社会文化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教育几乎与文化体内所有部分都发生直接联系,任何一种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如果不借助于教育的传递和深化,都将影响它存在的质量或缩短它存在的历史长度[2]。以帕森斯为代表的教育社会学的功能主义学派,始终以积极的社会功能为基轴来探讨教育现象,认为人的社会化必须依靠教育[3]。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传承、传播、交流、融合和发展文化等方面。首先,教育可以保存、维持文化。教育对文化的保存与维持,主要是通过选择、整理和传递文化来实现的。我们可以这样说,教育选择什么文化,什么文化就可以得到传承与弘扬,而不被选择的文化,则意味着该文化的中断甚至是消失。其次,教育可以传播外来文化,孕育、创造新文化。传播在文化变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传播离不开一定的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教育可以选择整理传播内容,教育过程中可以随时接受反馈,修正传播内容、渠道,避免所传文化的失真。创新是文化变迁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教育在传递、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从来就不是简单地复制文化,它或因社会变革、受教育者不同的身心状况及教育价值观的差异,赋予已有文化以新的文化意义;或因融合、汇总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而衍生出新的文化。其三,教育可以整合、融合文化,增强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促进文化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就是自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文化一直被教育所传承,而各少数民族文化虽然被不断儒化,但在比较封闭漫长的封建社会仍然得以保存与传承。随着清末“西学东渐”、辛亥革命后小学开始废除“读经”、“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化革命”以及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社会渐变,加之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又有人认为现代化建设依靠科学技术,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耕文化,又是一种封建的政治伦理文化而缺乏科学精神不被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较长时间被忽视,导致了国人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的疏离和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萎缩甚至消失。进入21世纪,当韩国将“江陵端午祭”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时,国内舆论才一片哗然。这也从反面说明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与传承的作用。

传统文化制约教育活动的形式,文化流变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过程。不同的教育反映着不同文化背景,体现着迥异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规范、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它大体可以分为四个组成部分:价值体系、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语言符号。这四个方面彼此相依,融合于教育活动之中,制约着教育的方方面面,体现着教育的民族性。中国教育是与传统文化相伴生的,以上四个方面都渗透于我们整个教育活动体系之中。比如在教育价值观上,我们历来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立国立民之本,视教育为民族生存、国家安定的命脉。《学记》开宗明义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如欲化民成俗,必其由学乎”。这种教育价值观一直影响到今天,教育兴国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的梦想,中国老百姓也一直重视子女的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读书,能出人头地,改变自己甚至是家庭的命运。再就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儒家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今天我们仍然把德育放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首位。知识经验、语言符号是文化传播、延续所必须的条件和工具,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内容。但文化不是静态地固守其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会产生变迁,教育也因此会发生变化,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化已成为文化的中心议题。文化的现代化,构建新的文化观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教育的现代化也势在必然。即使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我们也应切记:现代化不是要全盘“西化”,不是要全面抛弃民族传统文化。一个民族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如果丢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那将承受“地老天荒”般的心灵的痛苦。

三、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路径选择

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我国学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认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传递本国主流文化的功能,而且同时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对象不仅包括少数民族成员,也包括主流民族成员。多元民族文化整合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主流民族文化的内容也包括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1]7。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还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合理化与全面性,我们既要选择人类共通的文化,也义不容辞地要选择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教育还必须选择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统计局1976年编定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其中认为:“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并表述“知识”这一基本概念的界说是指人的行为、见闻、学识、理解力和态度、技能以及人的能力中任何一种可以长久保持(而并不是先天或遗传产生)的东西。可见,其中所谓“知识”实际指的是文化[4]。因此,文化知识是教育得以进行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得以实现。教育就其发生的场景而言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2006年9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第30条中明确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提出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代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文化普及活动[5]。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一些学校积极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有的学校开展“读经”活动,民族学校大多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常识进校园活动,以弘扬民族精神,让青少年了解民族常识,掌握一定的民族传统文化。就目前而言,尚处于摸索阶段。究竟选择哪些民族传统文化合理?不同区域不同层级的学校如何选择?学校以怎样的机制进行?学校的课程文化、校园文化如何建设?师资、设施如何配套?与现有课程如何融合?如何考核教师与学生?等等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实验研究,使之不流于一时形式之需,而逐步固化为学校教育的自觉行为,从而使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的传承与传播下得以制度化与规范化。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对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的传承与传播进行深入的探讨。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媒介,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具有启蒙性和终身性。在学校尚未产生以前,民族文化就是在家庭和社会活动中以口传的方式传承的。学校出现以后,家庭和社会作为人生成长的起始,依然是个体接受本民族文化、形成民族文化品格的始发站;另一方面,由于血缘关系和民族共同特点,个体对在家庭和社会中所受到的文化启蒙还会形成终身影响。

个体即使在接受了正规的有组织有系统的学校教育后,家庭与社会教育的民族文化熏陶也会无时不在。虽然这种影响和熏陶是随机的松散的和低效的,不如学校教育的影响力大,但仍然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在今天的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以及社会许多行业系统中都要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与行动。也就是说,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在社会中形成全民意识与全民行动。我们要通过舆论宣传,让国民重拾文化自信,社会在渐变,民族文化也在变迁,教育也在进行微调,惟一不变的是深入骨髓的表达民族的DNA的优秀传统文化。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84-386.

[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1.

[4]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93-194.

[5]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G].2006.

责任编辑:胡 晓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onal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Educational Awareness

WANG Shi-mei
(Research Center for Southern Ethnic Minorities,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Enshi 445000,China)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root for a nation,whose values is gradually being ignored along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social changes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 in eduaction has lost its awarenes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As both a component and an ontology of culture,education is required to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inheriting its best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education;inheritance

G75

A

1004-941(2010)03-0037-04

2010-05-28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恩施自治州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09y099)。

王世枚(1964-),女,湖北建始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与教育。

猜你喜欢
现代化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边疆治理现代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